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4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41篇
林业   5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1篇
  1篇
综合类   244篇
农作物   7篇
水产渔业   14篇
畜牧兽医   366篇
园艺   9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50篇
  2011年   88篇
  2010年   51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This study was designed to determine if the activity of paraoxonase (PON1), an antioxidant enzyme that works as a negative acute phase reactant, is a better predictor for the clinical recovery of leishmaniotic dogs receiving standard treatments compared with inflammatory markers such as C reactive protein (CRP) and electrophoretic fractions. For this purpose we tested 20 healthy dogs (controls) and 39 leishmaniotic dogs classified as sick (group A, n = 23) or severely sick (group B, n = 16) and tested at admission and after 3, 7, 14, 21, 28, 35 and 42 days.At admission, CRP and electrophoresis were altered in both groups, while PON1 activity was abnormal only in group B. There were no differences related to the outcome (mortality, complications or time of recovery). PON1 activity normalized in about 2 weeks in dogs that had abnormal values at admission and a final positive outcome; CRP normalized in 4–6 weeks and electrophoretic fractions were still altered after 6 weeks. The results show that, at admission, inflammatory markers did not predict the outcome of leishmaniasis. PON1 activity decreased only in some dogs with systemic inflammation but not in those with mild leishmaniasis: when decreased, PON1 normalized earlier than other markers in dogs that responded to treatment. This finding most likely depends on the rapid decrease in oxidative phenomena. PON1 activity should therefore be tested on admission: if low values are recorded, severe inflammation may be suspected and PON1 measurement may be repeated during treatment to early identify responsive dogs.  相似文献   
42.
在广泛文献检索基础上,对黄水枝属的成分、药理、临床应用及注意事项等进行了概述,为其深入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科学资料。  相似文献   
43.
在广泛文献检索基础上,对大花金挖耳的种属、历史、应用情况、成分、药理和临床应用等进行综述,为其进一步开发和利用提供资料。  相似文献   
44.
谢怀根 《安徽农业科学》2014,(28):9790-9793,9799
2013年3月,我国首次出现了人感染H7N9的禽流感疫情,给我国卫生、动物疫病防治与经济健康发展带来了严峻挑战.基于近年来禽流感等流感病毒造成的严重危害,从流感病毒的病原学、分类命名、致病性、变异特性、培养特性、临床诊断、疫苗和药物防治研究进展等方面进行了综述,以期为流感病毒的深入研究和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5.
尹立伟  杨春成 《安徽农业科学》2014,(26):9241-9242,9245
为了促进实验教学质量的提高,对《普通植物病理学》实验教学进行改革.结合安徽安庆植物病害的特点和实地教学情况,针对植物病害的普遍性和地域性,着重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前提下,结合现代化教学手段,调整实验教学内容,提出新的实验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46.
从病因、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措施5个方面对母猪子宫内膜炎进行了阐述,并总结了相应的防治措施,旨在为该病的防治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47.
对近3年<兽医临床诊断学>教学改革的效果进行了分析,具体包括教学方法改革效果、实践教学改革效果、考核方式改革效果以及其他方面的改革效果,旨在为兽医临床诊断学及其他课程教学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48.
禽副粘病毒2型(PMV-2)致病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7日龄SPF鸡经滴鼻、点眼感染PMV-2,可引起轻微的呼吸道症状,病理组织学观察可见气管粘液分泌亢进和少量的淋巴细胞浸润。PMV-2与传染性支气管炎(IBV)或鸡毒支原体(MG)协同感染比单纯感染这三种病原的任何一种均呈现更严重的呼吸道症状,病理组织变化呈气管纤毛部分或全部脱落,气管粘膜上皮细胞不同程度的变性、脱落。固有层和粘膜下层严重水肿,有大量淋巴细胞、巨噬细胞和异嗜细胞浸润。SPF雏鸡感染PMV-2后的不同时间检查病毒在鸡体内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PMV-2在法氏囊中大量分布;气管、肺、胸腺中有较多病毒;大脑、脾和肾脏只有少量病毒存在。上述实验结果揭示PMV-2感染SPF雏鸡致病性较弱,PMV-2在鸡呼吸道综合征中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49.
根据笔者在上海首次在奶牛、仔猪和犬中发现附红细胞体病的病原体及参考其他文献,本文综述了该病的病原体、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诊断和防治等生物学特征。对该病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也作了一一论述。  相似文献   
50.
将猪亚利桑那菌培养后离心、冷冻,以小白鼠为试验动物进行细菌毒素鉴定,结果确定猪亚利桑那菌仅有内毒素;用鲎试剂测得其细菌内毒素含量大约为0.125 EU/mL。取10只健康小白鼠观察猪亚利桑那菌对动物的致病性。小白鼠临床症状明显,眼内有脓性分泌物;病理组织切片结果发现,肝细胞界限不清,胞核大小差异较大;脾脏内有大面积出血区;肾小管上皮细胞肿胀,部分胞核消失;心肌纤维肿胀、断裂;由此可见猪亚利桑那菌对小白鼠有很强的致病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