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6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16篇
  3篇
综合类   43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121篇
畜牧兽医   1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分析了乌鳢体表粘液对爱德华氏菌、溶藻弧菌、哈维氏弧菌3种海洋致病菌的抑菌效果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同浓度的提取物对不同致病菌的抑菌活性不同,对爱德华氏菌抑制活性最大,其次是溶藻弧菌,最差的是哈维氏弧菌。此外,温度、紫外线和pH对提取物抑制活性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92.
[目的]研究活饵料对抗原物质的吞噬及存留情况。[方法]以不同浓度的嗜水气单胞菌(活菌)和迟缓爱德华氏菌(灭活细菌)作为饵料定时投喂人工孵化的褶皱臂尾轮虫,破碎轮虫后统计其体内的细菌数;取染色后的细菌投喂轮虫,显微观察轮虫消化道内细菌的存留时间。[结果]6d后活菌组轮虫密度最大为70.3个/ml,灭活组轮虫密度为13.8个/ml;活菌组轮虫的平均抱卵率分别为28.80%、38.02%、33.91%、21.40%、18.78%、15.50%,灭活组轮虫的平均抱卵率分别为56.39%、61.66%、53.54%;轮虫对细菌的消化时间与所处温度呈负相关,但温度过高也会导致消化时间延长;每个轮虫摄食嗜水气单胞菌26785.3cfu,摄食迟缓爱德华氏菌3652.2个。[结论]活体生物可对抗原物质进行有效包囊。  相似文献   
93.
张芹  宋威  陈杰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5):20121-20122
[目的]研究爱德华氏菌的鉴定方法,为爱德华菌病的快速诊断及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患病斑点叉尾鮰的表皮、肝脏和肾脏组织进行细菌分离,对选择性培养基上生长出来的疑似菌株进行革兰氏染色、氧化酶试验、葡萄糖发酵及生化特性试验鉴定菌株。[结果]共分离得到3株形态不同的肠杆科细菌,经过鉴定其中1株为鲇鱼爱德华氏菌。[结论]患病斑点叉尾鮰感染了爱德华氏菌。  相似文献   
94.
95.
鳗源迟缓爱德华氏菌菌蜕的构建及制备条件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菌蜕具有完整细菌表面抗原结构, 可诱导机体的体液和细胞免疫应答, 成为疫苗制备的候选之一,为了探讨鳗鲡迟缓爱德华氏菌菌蜕疫苗的可行性, 实验采用基因重组技术构建了噬菌体PhiX174裂解酶基因(Lysis E)的温控表达载体, 转化迟缓爱德华氏菌, 成功制备其菌蜕, 并对菌蜕形态、溶菌动力学、裂解效率以及制备条件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细菌菌蜕表面形成溶菌孔道, 细胞因内容物流失而发生明显的皱缩; 构建的迟缓爱德华氏菌诱导后1 h开始裂解, 5 h后裂解基本完成, 裂解效率为99.99%, 冷冻干燥后重悬涂布平板, 未检出活菌, 电镜观察表明冻干前后细胞形态未见明显变化; 构建的迟缓爱德华氏菌分别在OD600值为0.4和0.6进行诱导, 其裂解过程和裂解效率没有明显区别; 分别用LB、BHI、NB 3种培养基进行比较研究, 其中LB培养基制备的菌蜕细胞较完整、裂解完全, 是制备迟缓爱德华氏菌菌蜕最优培养基。本研究成功构建了鳗源迟缓爱德华氏菌菌蜕, 并对其制备条件进行了优化, 为鳗鲡爱德华氏菌病疫苗开发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6.
Enteric septicaemia of catfish (ESC) caused by Edwardsiella ictaluri is becoming an increasing problem in aquaculture and has been reported worldwide in a variety of fish species. This study reports ESC in hybrid catfish, Clarias macrocephalus (Günther) × Clarias gariepinus (Burchell), cultured in southern Thailand. The bacteria were identified as E. ictaluri by conventional and rapid identification systems, as well as by genetic and phylogenetic characterization. Analysis of 16S rRNA indicated 100% homology to the 16S rRNA sequence of several E. ictaluri strains in GenBank. Plasmid profiles demonstrated 4.0‐ and 5.6‐kb plasmids, compared with the 4.8‐ and 5.6‐kb plasmids in the US isolates, and representative genes of three of the four known pathogenicity islands of US isolates were present. Serologically, lipopolysaccharide (LPS) purified from the Thai isolates was not recognized by a monoclonal antibody against the LPS of US isolates. Fish experimentally infected with E. ictaluri showed 23–100% mortality within 14 days with a 168‐h LD50 of 6.92 × 107 CFU mL?1 by immersion and a 96‐h LD50 of 1.58 × 106 CFU fish?1 by intraperitoneal injection. Examination of tissue sections obtained from both naturally and experimentally infected fish indicated that infection of hybrid catfish with E. ictaluri produced lesions in several organs including liver, kidney, spleen, heart and brain. Histopathology findings included cellular necrosis, focal haemorrhage, infiltration of lymphocytes and multifocal granulomatous inflammation in the infected organs.  相似文献   
97.
采用鳗鲡源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和迟缓爱德华氏菌(Edwardsiella tarda)外膜蛋白基因二联表达产物免疫日本鳗鲡(Anguilla japonica),检测其对日本鳗鲡免疫功能的影响及其攻毒免疫保护力。将150尾日本鳗鲡平均分为PBS、细菌免疫和外膜蛋白免疫3个组,3组鳗鲡分别以PBS(0.01 mol/L,p H7.4)、嗜水气单胞菌与迟缓爱德华氏菌二联灭活苗(5.0×108 CFU/m L)、嗜水气单胞菌与迟缓爱德华氏菌外膜蛋白二联表达产物(500μg/m L)腹腔注射0.2 m L。于免疫后14、21和28 d麻醉鳗鲡采血并分离抗凝血。测定3个时间点鳗鲡血浆中特异性抗体效价和同时期鳗鲡血浆、体表黏液、肝和肾组织匀浆液中的溶菌酶含量,同时检测3个时间点鳗鲡全血细胞的转化水平。免疫后28 d,嗜水气单胞菌和迟缓爱德华氏菌分别腹腔注射感染3组鳗鲡并测定其相对免疫保护率。结果表明,免疫后14 d和28 d,灭活菌和外膜蛋白免疫组的抗体水平均极显著高于PBS组(P0.01)。溶菌酶检测结果表明,不同处理组不同时间段血清、黏液和肝肾组织悬液的溶菌酶含量存在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差异。免疫后14 d灭活菌组全血细胞转化水平显著高于PBS和外膜蛋白组(P0.05),而21 d两个免疫组则均显著低于PBS组(P0.05)。活菌感染结果表明,灭活菌和外膜蛋白免疫后28 d对两株病原菌的攻毒相对免疫保护率均比PBS组提高了50%(P0.05)。本研究结果表明鳗鲡源嗜水气单胞菌和迟缓爱德华氏菌外膜蛋白二联表达产物免疫日本鳗鲡后可提高鳗鲡的免疫功能及其对这两株菌的抵抗力,从而可能应用于鳗鲡基因工程疫苗的研发。  相似文献   
98.
99.
肠道细菌对宿主肠道营养物质的代谢吸收发挥着重要作用.oα-淀粉是鳗鲡(Anguilla anguilla)配合饲料中的主要组分,为研究鳗鲡肠道细菌对α-淀粉的代谢作用,本研究从健康鳗鲡肠道内分离筛选出高产α-淀粉酶的细菌菌株MJ18,通过形态学观察和16S rRNA序列分析鉴定为迟钝爱德华氏菌9 Edwardsiella tarda).动力学分析结果显示,菌株MJ18所产α-淀粉酶的米氏常数Km=4.64 mg/mL,最大反应速度Vmax=45.45 mg/(min· mL).Biolog碳代谢特征研究结果显示,菌株MJ18对碳源的利用具有选择性,其中对糊精、麦芽三糖和丙酮酸等3种碳源的利用率最高,代谢活性强的碳源类型为核苷类,代谢活性弱的碳源类型为氨基酸类.本研究为揭示鳗鲡肠道细菌在α-淀粉代谢过程中的作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0.
牙鲆抗迟缓爱德华氏菌性状的遗传力和育种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高密度工厂化养殖、海水污染等原因,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养殖产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本研究以历年培育的抗病、速生牙鲆为亲本于2015年建立了57个家系,包括11个F3代和46个F4代家系.选择其中46个家系在146日龄和164日龄分别进行迟缓爱德华氏菌(Edwardsiella tarda)感染实验,配对样本t检验表明,两次实验无显著差异(P>0.05).感染后的存活率分析表明,不同家系在抗迟缓爱德华氏菌的能力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从中鉴定出抗病力强的家系5个(F1551,F1503,F1501,F1550和F1505),其存活率均大于70%.根据46个家系的日增重率确定了4个快速生长家系(F1533,F1551,F1514和F1502),日增重率均大于0.225 0g/d.2015年牙鲆抗迟缓爱德华氏菌的抗病遗传力为0.177士0.020,为低遗传力,抗病性状选育适合家系选育.亲本抗病育种值变化范围为(-1.962士0.646)~(2.110±0.546),父母本育种值均较高的家系为F1551、F1550、F1501和F1505,其中,存活率最高的F1551家系的父母本育种值是所有家系父母本中最高的,表明具有良好抗病性能的F1551家系的父母本具有很好的育种性能.本研究通过家系选育、细菌感染实验及遗传参数和育种值分析,筛选出了抗病性强、生长速度快及父母本育种值高的家系,为培育抗病、生长快速牙鲆新品种提供了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