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59篇
  免费   150篇
  国内免费   331篇
林业   188篇
农学   147篇
基础科学   75篇
  310篇
综合类   1617篇
农作物   111篇
水产渔业   74篇
畜牧兽医   1598篇
园艺   55篇
植物保护   65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95篇
  2021年   129篇
  2020年   111篇
  2019年   124篇
  2018年   73篇
  2017年   149篇
  2016年   153篇
  2015年   146篇
  2014年   196篇
  2013年   157篇
  2012年   297篇
  2011年   275篇
  2010年   271篇
  2009年   271篇
  2008年   229篇
  2007年   253篇
  2006年   214篇
  2005年   176篇
  2004年   154篇
  2003年   110篇
  2002年   87篇
  2001年   67篇
  2000年   76篇
  1999年   60篇
  1998年   53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32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29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2篇
  1975年   1篇
  1973年   2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为了有效防止空气中的大肠杆菌附着在食物等表面对人和动物造成腹泻等肠道疾病。以聚四氟乙烯制作的驻极体薄膜为试材,用控制变量法与理论分析和试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测得带负电和带正电的驻极体薄膜对大肠杆菌的影响数据。结果表明:带负电的驻极体薄膜对大肠杆菌的正常生长具有抑制作用,最高抑制率达到70.82%;带正电的驻极体薄膜促进了大肠杆菌的生长,最高促进率达到54.65%。进一步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到在带正电的驻极体薄膜下处理后的大肠杆菌菌落生长密集,带负电的驻极体薄膜处理后的菌落生长稀疏。驻极体薄膜对大肠杆菌生长造成影响的机制主要是静电场影响了大肠杆菌分子的膜电位,进而影响大肠杆菌的生长。带负电的驻极体薄膜对大肠杆菌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可为生产与驻极体灭菌有关的材料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2.
履带式农田作业车由于其优异的通过性与稳定的行驶性能,被广泛使用于南方丘陵地区。针对传统履带底盘采用刚性悬架,无法调节离地高度,行驶时乘坐舒适性较差的问题,设计了一种离地高度可调的减振式履带驱动机构。该机构采用分离式设计,将整个驱动机构分为上层承载架与下层行驶架,通过在上、下层之间设置液压缸与弹性元件,达到在一定区间内调节车辆离地高度与减少车身振动的目的。通过对关键部件进行重点设计,并对其工作过程进行简要分析,该机构在理论上能达到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63.
长期以来,我国的英语教育一直偏重西方文化信息和知识的输入,而中国文化较少涉及或缺失,导致学生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的意识不强,能力不足。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战略背景下,将中国文化融入到英语教学中,不仅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使他们在中外文化交流中更好地弘扬中国文化,讲好中国故事,而且能够拓展和加深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认知和理解,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培育中国精神,增强爱国情怀。  相似文献   
64.
【目的】研究临床分离的大肠杆菌多重耐药株(R)与大肠杆菌标准株ATCC 25922(S)蛋白质差异表达情况,为进一步研究大肠杆菌耐药机理奠定基础。【方法】采用串联质谱标签(tandem mass tag,TMT)法结合平行反应监测(parallel reaction monitoring,PRM)技术,对大肠杆菌R和S株的全菌体蛋白进行定量蛋白质组学研究,筛选大肠杆菌多重耐药株(S)与敏感株(R)之间的差异表达蛋白,并对其生物信息学进行分析。【结果】共筛选出300个差异表达蛋白(Fold change≥1.3,P0.05),其中上调167个,下调133个,涉及的耐药相关通路主要包括细菌趋药性、ABC转运蛋白、β-内酰胺抗性等;PRM成功定量到13个差异蛋白,且PRM验证结果与TMT定量结果一致。【结论】筛选出多个与大肠杆菌耐药性相关的差异表达蛋白和通路。  相似文献   
65.
以哈密瓜汁中的大肠杆菌为研究对象,采用超临界CO_2技术(压力10、20、35 MPa,温度35、45、55℃),以温度、压力、保压时间为自变量,以大肠杆菌存活对数为因变量,对哈密瓜汁中大肠杆菌进行超临界CO_2(SCCO_2)杀菌效果的研究。采用一级反应动力学模型分析超临界CO_2对大肠杆菌的杀菌动力学;采用透射电镜观察超临界CO_2对大肠杆菌超微结构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35~55℃、10~35 MPa的条件下对哈密瓜汁中大肠杆菌进行超临界二氧化碳处理,灭菌速率分为先快后慢两个阶段;随温度和压力的提高,大肠杆菌的灭菌速率均逐步上升;经超临界二氧化碳处理后,大肠杆菌细胞出现明显的缺陷,部分细胞壁消失。  相似文献   
66.
旨在调查2019年湖南省部分地区不同来源的大肠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水平,为养殖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从4个市畜禽养殖场采集猪、鸡和鸭粪便285份,使用麦康凯琼脂培养基和伊红美蓝培养基对大肠杆菌筛选,利用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进行鉴定,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检测16种抗生素对大肠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共分离出20...  相似文献   
67.
农业转移人口子女进入城市后所面临的语码选择、家庭语言规划等语言问题与该群体的城市融合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对合肥两所小学的调查发现,普通话在该群体语言使用和家庭语言规划中具有较高的取向度,而合肥话与该群体的城市融合之间具有更强相关性。语言取向度高的原因在于合肥言语社区中普通话社区的互动人口和设施建设更加完善,而合肥话与城市融合的相关性更强则体现了语言认同在城市融合中的重要作用,也证明了提高城市方言取向度是促进城市融合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8.
BackgroundDiarrheagenic E. coli (DEC) strains are a major cause of diarrheal diseases in both developed and developing countries. Healthy asymptomatic animals may be reservoirs of zoonotic DEC, which may enter the food chain via the weak points in hygiene practices.AimWe investigated the prevalence of DEC along the pig production continuum from farm-to-fork.MethodsA total of 417 samples were collected from specific points along the pig production system, that is, farm, transport, abattoir and food. E. coli was isolated and enumerated using Colilert. Ten isolates from each Quanti-tray were selected randomly and phenotypically identified using eosin methylene blue agar selective media. 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 was used to confirm the species and to classify them into the various diarrheagenic pathotypes. Antimicrobial susceptibility was determined against a panel of 20 antibiotics using the Kirby-Bauer disk diffusion method and EUCAST guideline.ResultsThe final sample size consisted of 1044 isolates, of which 45.40% (474/1044) were DEC and 73% (762/1044) were multidrug-resistant. Enteroinvasive E. coli (EIEC) was the most predominant DEC at all the sampling sites.ConclusionThe presence of DEC in food animal production environments and food of animal origin could serve as reservoirs for transmitting these bacteria to humans, especially in occupationally exposed workers and via food. Adherence to good hygienic practices along the pig production continuum is essential for mitigating the risk of transmission and infection, and ensuring food safety.  相似文献   
69.
吉林省部分地区鸡源大肠杆菌耐药性监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吉林省部分地区临床分离的43株鸡源大肠杆菌为研究对象,采用常规的药敏试验方法,对其耐药性进行监测。结果表明:吉林省部分地区鸡源大肠杆菌普遍耐药,耐药菌株大多数为多重联合耐药。本研究所采用的15种抗生素中,抑菌作用最强的是兽医临床上尚未使用的头孢唑啉和丁胺卡那霉素,其次为头孢哌酮和卡那霉素;大肠杆菌对四环素、氨苄青霉素、青霉素等药物表现出100%的耐药性。  相似文献   
70.
大肠埃希菌Ⅰ类整合子与多重耐药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从粪便中分离并鉴定出的40株鸡源大肠埃希氏菌,用K-B法测定大肠杆菌多重耐药性,通过PCR法扩增Ⅰ类整合子,电泳检测扩增产物。结果表明,40株大肠杆菌对10类18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最高为S,C,SMX,SXT 100%,最低为PB,CTX 0%,多重耐药率(耐3种以上药物)为100%。Ⅰ类整合子阳性菌株35株,阳性率87.5%。Ⅰ类整合子对大肠杆菌多重耐药性的产生和传播起着重要作用,应加强基因水平耐药监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