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77篇
  免费   155篇
  国内免费   86篇
林业   85篇
农学   98篇
基础科学   6篇
  55篇
综合类   563篇
农作物   83篇
水产渔业   121篇
畜牧兽医   424篇
园艺   48篇
植物保护   535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45篇
  2022年   76篇
  2021年   77篇
  2020年   80篇
  2019年   90篇
  2018年   68篇
  2017年   85篇
  2016年   74篇
  2015年   79篇
  2014年   92篇
  2013年   86篇
  2012年   134篇
  2011年   126篇
  2010年   94篇
  2009年   111篇
  2008年   90篇
  2007年   87篇
  2006年   86篇
  2005年   52篇
  2004年   63篇
  2003年   42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81.
 2000年从云南省楚雄市采到水稻细菌性基腐病标本,经病害症状观察,细菌分离培养,革兰氏染色,鞭毛染色,致病性测定及致死温度测定的结果,基本上与前人[1]报道的相符,其病原菌初步鉴定为菊欧氏杆菌(Erwinia chrysanthemi)。  相似文献   
82.
六十年代以来,国外林木抗病育种研究,通过种源选择、家系选择、无性系选择,引入抗性基因,杂交育种,以及相关性选择的途径,取得了显著成绩。最突出的欧洲落叶松日本落叶松杂交获得杂种优势;从欧美杨中选育出杨树优良品种I—214;荷兰榆树抗病品种也已育成,这些都已在生产上推广应用,湿地松、火炬松抗梭锈病育种也获较显著成果。抗病育种是一种安全、经济、有效的防护措施,但是林木抗病遗传机理研究尚未取得到确切结果,林木的抗病性是变化的,病原也会产生变异,至今能提供给生产上的抗病品种为数不多,致使此项工作进展缓慢。  相似文献   
83.
本文报道了海南养殖虎纹蛙白内障病病原及其免疫学防治方法。对该典型患病个体进行病原分离并鉴定表明,被分离出的病原为脑膜炎败血黄杆菌。在所实验的20种抗菌药物中,该菌只对万古霉素敏感,对头孢哌酮中度敏感,而对其他18种药物均不敏感。通过筛选该病原强毒株制备甲醛灭活疫苗,对健康虎纹蛙进行免疫接种后,可明显提高其对该病的抵抗能力,表明在生产上用免疫学方法防治该病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84.
鸽新城疫病原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应用SPF鸡胚从送检发病鸽的脑、脾脏组织分离到 6株病毒 ,结合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解剖变化、病原分离、鸡胚病变特征、病毒含量测定、分离病毒回归鸽试验、分离病毒电子显微镜形态学观察和HA与HI血清学试验证明近年来新疆鸽群中广泛流行的疫病为鸽新城疫 ,其病原为鸽新城疫病毒。  相似文献   
85.
采用组织分离法,对樟树(Cinnamomum camphora)、冬青卫矛(Euonymus japonicus)、柑橘(Citrus reticulata)3个树种炭疽病进行病原分离,经纯化培养,在此基础上进行寄主接种试验。结果表明,3种炭疽病的病原均为炭疽菌属的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sporioides)。3个炭疽菌的分生孢子萌发、附着孢的形态学特征以及纯化培养的菌落均存在一定的差异。致病性测定结果显示,3个菌种分别对同一寄主的致病性存在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86.
16种抗菌药物对大肠杆菌的体外抑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试管二倍稀释法,测定了16种常用抗菌药物对大肠杆菌O78的最小抑菌浓度。结果表明,大肠杆菌标准株对司帕沙星最敏感,MIC为0 .0 0 6 2 5μg·m L- 1 ;其次是环丙沙星,MIC为0 .0 12 5μg·m L- 1 ;大肠杆菌分离株对链霉素最敏感,MIC为4μg·m L- 1 ,对阿米卡星、环丙沙星和司帕沙星较敏感,MIC为8μg·m L- 1 。  相似文献   
87.
1982—1985年对棉花黄萎病菌 Verticillium dahliae 在8科31种栽培植物及31科87种杂草中的寄主范围进行了鉴定试验。查明在31种栽培植物中5种高度感病,8种表现中度或轻微症状,此13种为寄主。水稻未表现症状但分离到病原菌,回接棉花具有致病力。31种中非寄主12种,还有5种须重复鉴定。在87种杂草中,肯定的寄主48种,可疑寄主6种,无症状带菌体5种,非寄主23种,其余5种未定。本项研究首次查明禾本科植物水稻及野燕麦为Verticillium dahliae 的无症状带菌体。  相似文献   
88.
杧果皮不同萃取物抑菌活性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95%乙醇或95%甲醇粗提,乙酸乙酯或二氯甲烷再提,以抑制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杧果皮萃取物对水稻纹枯病菌、小麦纹枯病菌和小麦赤霉病菌等10种病原菌的生物活性。结果表明:95%甲醇提取的萃取物比95%乙醇提取的萃取物对病菌的抑制率高,二氯甲烷萃取物又比乙酸乙酯萃取物的抑制率高;丙酮做溶媒比用无菌水做溶媒对病菌的抑制率高,但其本身对某些菌种的生长有一定程度的影响;95%甲醇提取的二氯甲烷萃取物对小麦赤霉病菌的毒力最强,EC50值为0.005741g/mL,95%乙醇提取的乙酸乙酯萃取物对水稻纹枯的毒力最低,EC50值为0.046160g/mL。  相似文献   
89.
赵香汝  李寸欣  张煜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3):7176-7178
[目的]探索奶牛乳腺炎病因及其防制措施。[方法]分析奶牛乳腺的免疫学机制,总结乳腺炎发病的原因,并提出奶牛乳腺炎的综合防制措施。[结果]奶牛乳腺存在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免疫学机制。其发病原因主要是病原微生物的感染。可采取加强卫生管理、实行干奶期治疗、疫苗免疫、选育高抗乳腺炎病的奶牛品种等方法进行防治。[结论]该研究为预防奶牛乳腺炎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0.
对唐山花卉市场的绿宝石炭疽病进行了症状描述、病原菌分离和纯培养,发现在PDA培养基上,菌丝有隔,分生孢子产生于分生孢子盘内或在菌落上直接产生橘红色黏孢子团。分生孢子盘有时可见褐色刚毛,分生孢子梗无色,集生于分生孢子盘内,栅栏式排列,顶生分生孢子。分生孢子一般长椭圆形,两端钝圆,有时一端稍尖,单胞,无色,内含2个油球,大小为5.0~7.5μm×15.0~20.0μm。该病菌初步被鉴定为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Penz),属于真菌门(Eumycota),半知菌亚门(Deuteromycotina),腔孢纲(Coelomycetes),黑盘孢目(Melanconiales),黑盘孢科(Melanconiaceae),炭疽菌属(Colletotrichum)。对该病菌进行了活体返接试验,发现可以在绿宝石叶片上产生典型病斑,并可重新分离到该病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