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2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91篇
林业   1篇
农学   11篇
  8篇
综合类   140篇
水产渔业   6篇
畜牧兽医   534篇
园艺   9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51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63篇
  2011年   49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4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为筛选出联合抗生素对肺炎克雷伯氏菌具有协同抗菌作用的天然产物。采用药敏纸片法测定肺炎克雷伯氏菌对8种抗生素的耐药性,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抗生素和3种天然产物的最小抑菌浓度,应用棋盘法分别测定花青素和咖啡酸与抗生素联用对肺炎克雷伯氏菌的抗菌活性,并通过生长曲线评估咖啡酸与抗生素联用的协同抑菌作用。结果表明,肺炎克雷伯氏菌对8种抗生素均耐药,抗生素的MIC值为16->512 μg/mL。花青素和咖啡酸具有较好的抗菌活性,MIC值分别为25 μg/mL和1875 μg/mL,肉桂醛无抗菌作用,MIC>250 μg/mL。花青素与头孢他啶和克林霉素联用对肺炎克雷伯氏菌具有协同抗菌作用,2种抗生素的MIC值降低了4倍,咖啡酸与8种抗生素存在协同作用,抗生素的MIC值降低了8~>4096倍。抗生素与咖啡酸联用的协同抗菌效果优于其与花青素的组合,且咖啡酸与磺胺甲恶唑和氯霉素联合使用能持续抑菌至少24 h。本研究首次报道了咖啡酸与抗生素联用对多重耐药肺炎克雷伯氏菌具有显著协同抗菌作用,表明联合疗法是消减细菌耐药性的一种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32.
我国市场上猪支原体肺炎疫苗现状及应用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市场上猪支原体肺炎疫苗主要为常规的全菌体疫苗,根据我国猪支原体肺炎产品注册情况,本文主要从猪支原体肺炎疫苗的制备技术、免疫程序及免疫效果三个方面对国内报批、销售的猪支原体肺炎疫苗进行比较研究,并简要分析各疫苗产品的特点。  相似文献   
33.
2013年山东滨州市某兔场发生仔兔高病死率、母兔流产的疾病。为了诊断治疗该病,本试验采集病死兔肺脏进行病原的分离,通过病原分离、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试验、溶血试验、药敏试验等试验,证实分离菌为肺炎双球菌。该菌具有α-溶血性,对青霉素、头孢吡肟、阿米卡星等药物敏感;动物回归试验成功复制出兔肺炎双球菌病,症状典型,病理剖检变化明显。根据临床症状和药敏试验结果,用青霉素等药物进行治疗,病情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34.
35.
以试管培养基中连续继代 36 次的鸡败血霉形体 F36 定为疫苗制造的起始代次,将其在人工培养基中再传 4、6、8、10、14 代(简称 F40、 F42、 F44、 F46、 F50),分别制成疫苗,各接种 8 日龄和 30 日龄雏鸡,作免疫原性和病原性测定,观察 F株的稳定性。病原性测定结果表明,各代次疫苗以 2~3 倍的免疫剂量接种感染,不引起鸡的呼吸道症状和气囊炎,对鸡不致病;免疫原性测定结果表明,用各代次疫苗接种鸡都能产生良好的免疫力,能有效地抵抗强毒 R 株的攻击,保护气囊不受损伤。  相似文献   
36.
诊断桑树黄化型萎缩病的新方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本文探讨利用瑞氏染色法和旦尼氏染色法诊断桑树黄化型萎缩病的可能性。试验结果表明,用此方法,在病株枝条或主根的横切面上,韧皮部的病原寄生部位被染成兰色或青色,呈阳性反应,健株组织切片的韧皮部则不着色,呈阴性反应。可作为桑黄化型萎缩病病株的实验诊断手段。  相似文献   
37.
利用绵羊肺炎支原体国际标准株Y-98,制备全细胞抗原,作为包被抗原,建立了一种间接ELISA方法。对4个不同羊场进行了血清学调查,确定了MoP抗体阳性率各为90%、70%、83.3%和73.9%。同间接血凝试验和鼻腔拭子培养结果相比,间接ELISA方法更加特异敏感,检出率更高,从而对该病的诊断和免疫程序的制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8.
鸡毒霉形体HS株pMGA多基因族序列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对鸡毒霉形体(MG)HS株基因文库中经初步估测可能含有的4个鸡毒霉形体粘附蛋白(protein of Mycoplasma gallisepticum adhesin,pMGA)基因的MgW17重组质粒进行了不同组合的酶消化,根据消化片段的大小及酶切位点绘制了7.5kb外源片段的物理图谱;然后根据所得的物理图谱,选用Pst I和EcoR I将MgW17外源片段酶解成1.3、2.0、4.2 kb 3个部分,将它们分别亚克隆到SK(十)质粒上,得到了3个亚克隆子SGp100、SGp200、SGp300.使用核酸外切酶Ⅲ缺失法构建缺失子系列,经序列分析后得到MgW17外源片段的全部序列.序列全长7 434 bp,中间含有2个完整的pMGA基因和另2个不完整的pMGA基因的首部和尾部,分别将它们顺次命名为H-pMGA1.1、H-pMGA1.2、H-pMGA1.3和H pMGA1.4.2个完整的pMGA基因的阅读框长度分别为1 967 bp(1.2)和2039 bp(1.3);H-pMGA1.1首部不完整的阅读框的长度为720 bp,尾部不完整的H-pMGA1.4的长度为1 752 bp.将H-pMGA基因与已报道的MG.S6株、F株的pMGA基因进行了比较,探讨了pMGA基因在不同MG菌株中的相似性、基因启动子结构的差异、间隔区内GAA重复序列对转录调控的影响等.  相似文献   
39.
禽副粘病毒2型(PMV-2)致病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7日龄SPF鸡经滴鼻、点眼感染PMV-2,可引起轻微的呼吸道症状,病理组织学观察可见气管粘液分泌亢进和少量的淋巴细胞浸润。PMV-2与传染性支气管炎(IBV)或鸡毒支原体(MG)协同感染比单纯感染这三种病原的任何一种均呈现更严重的呼吸道症状,病理组织变化呈气管纤毛部分或全部脱落,气管粘膜上皮细胞不同程度的变性、脱落。固有层和粘膜下层严重水肿,有大量淋巴细胞、巨噬细胞和异嗜细胞浸润。SPF雏鸡感染PMV-2后的不同时间检查病毒在鸡体内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PMV-2在法氏囊中大量分布;气管、肺、胸腺中有较多病毒;大脑、脾和肾脏只有少量病毒存在。上述实验结果揭示PMV-2感染SPF雏鸡致病性较弱,PMV-2在鸡呼吸道综合征中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40.
对来自武汉市郊某养鸽专业户及市场食用鸽共70只采集口腔咽部粘膜拭子及其中15只鸽子的气管、气囊和肺等材料进行了支原体的分离鉴定,其中口腔咽部拭子几乎100%能分离到支原体,但均与细菌共存而不易纯化,其他部位均未分离到支原体。对已纯化的34个分离物中的19个进行了鉴定,用鸽支原体MMP1株、鸽口支原体MMP4株及鸽鼻支原体694株作为标准抗原制备抗血清,以代谢抑制试验进行了血清学鉴定。结果表明,所有分离物均能在修改FM-4培养基上生长,在固体培养基表面形成典型的“油煎蛋”状或“脐状”菌落;光镜下和电镜负染后观察,菌体多呈现球状、点状等多形态,经超薄切片后观察,菌体外无细胞壁包绕,仅有由3层单位膜构成的细胞膜结构,所有分离物在无醋酸铊及青霉素的培养基上连续传5代不回复为细菌形态,能在含有猪血清的培养基上生长,其中5株水解精氨酸而不发酵葡萄糖,14株发酵葡萄糖但不水解精氨酸。经抗血清代谢抑制试验鉴定,前者为鸽支原体,后者为鸽口支原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