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6篇
林业   1篇
农学   5篇
  1篇
综合类   52篇
畜牧兽医   91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7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疯草-内生真菌共生体的研究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就近年来国外对疯草内生真菌的分离、宿主植物体内生真菌分布、疯草苦马豆素种群分布特征及其与内生真菌的相关性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期更好地利用疯草及内生真菌造福人类。  相似文献   
12.
采用合成的苦马豆素(swainsonine,SW)人工抗原免疫接种家兔,获得高效价的SW抗血清,分离纯化得到的家兔SW多克隆抗体,复制家兔小花棘豆中毒模型,用SW多克隆抗体治疗小花棘豆中毒家兔,通过检测血清生化指标和免疫学指标,评价SW多克隆抗体治疗家兔小花棘豆中毒的效果。将18只家兔随机分为对照组(6只)、攻毒组(6只)和攻毒治疗组(6只),攻毒组和攻毒治疗组按照10g/(kg·d)的剂量饲喂小花棘豆,攻毒组试验兔出现死亡时(第70天)停止攻毒。攻毒第21天,攻毒治疗组试验兔注射SW多克隆抗体,每只兔每天1mL,连续注射4d。以攻毒试验开始为第0天进行首次采血,试验开始后每7d采血1次,进行血清免疫和生化指标测定。结果显示,攻毒第7天时攻毒家兔血清AKP活性和SW质量浓度显著高于对照家兔(P0.05);第14天时攻毒家兔血清AST和LDH活性显著高于对照家兔(P0.05),血清AMA活性和E-玫瑰花环率均显著低于对照家兔(P0.05);第21天时攻毒家兔血清BUN、CRE和GLU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家兔(P0.05)。攻毒治疗组家兔注射SW抗血清后血清AKP、LDH、AST、ALT活性,BUN、CRE、GLU浓度和SW质量浓度较攻毒家兔显著下降,AMA活性和E-玫瑰花环率显著上升。说明,SW多克隆抗体可有效治疗家兔小花棘豆中毒。  相似文献   
13.
萃取法提取甘肃棘豆中的苦马豆素研究初报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将1.5kg甘肃棘豆干粉经水提取,提取液浓缩后用正丁醇萃取,萃取液加入稀硫酸调节pH7.0,回收溶剂,制成浸膏;将浸膏与二氧化硅粉末混匀后用氯仿萃取该浸膏中的小极性杂质。用氨性氯仿萃取,收集氨性氯仿萃取液,挥干后升华得到7.5 mg针状结晶,与苦马豆素标准样品对照进行TLC检测,其Rf值及斑点颜色与苦马豆素标准样品一致;通过熔点和IR、MS、1HNMR、13CNMR等鉴定其化学结构,为苦马豆素,计算甘肃棘豆苦马豆素的产率为5mg/kg。  相似文献   
14.
绵羊实验性变异黄芪和黄花棘豆中毒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饲喂试验比较了变异黄芪和黄花棘豆对绵羊的毒性作用.结果表明,变异黄芪和黄花棘豆的毒性作用极为相似.主要临床症状为沉郁、被毛粗乱、消瘦、体重减轻、僵硬,采食时头部水平震颤,神经机能紊乱及心律不齐.从试验的第18d开始,两组的循环淋巴细胞中出现胞浆空泡,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谷草转氨酶活性及血清尿素氮含量均明显升高.各组的血糖、肌酐、血钙、血钾、总蛋白、谷丙转氨酶均无明显变化.2组E-玫瑰花环形成率均显着降低(P<0.05).2组的特征病理组织学变化均为神经细胞及实质细胞胞浆空泡化.电镜观察表明,空泡是由溶酶体样结构及线粒体肿胀所致.变异黄芪中毒和黄花棘豆中毒的症状、病理变化、临床病理学及细胞免疫功能变化的相似性充分说明,变异黄芪中毒亦可归属于疯草中毒.  相似文献   
15.
冰川棘豆对山羊的毒性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0只杂种奶山羊随机等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羊按每日10g/kg的剂量饲喂冰川棘豆干粉,定期采血,测定血液常规指标和生化指标,进行病理学检验。结果表明,RBC、Hb、PCV、MCH、MCV、MCHC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淋巴细胞出现空泡变性。试验组羊血清碱性磷酸酶(AKP)活性,从试验的第7天起持续升高;从试验的第14天起,血清谷草转氨酶(GOT)、乳酸脱氢酶(LDH)活性,尿素氮(BUN)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在试验的35~49d,血清淀粉酶活性持续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或P〈0.01);从试验的第7天起,血清α-甘露糖苷糖(AMA)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说明冰川棘豆对心、肝、肾、脑等器官有一定的毒害作用,冰川棘豆中含有吲哚兹啶生物碱。病理组织学检查中发现,心、肝、脾、肺、肾、脑、卵巢等组织普遍发生空泡变性。  相似文献   
16.
山羊甘肃棘豆中毒睾丸、附睾的病理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山羊甘肃棘豆中毒睾丸、附睾的病理学研究丁伯良,王建辰,薛登民,贾维真,王淑娥(西北农业大学兽医系,杨陵712100)马远莉(陕西省农科院农业测试中心)摘要对6只10月龄西农莎能奶山羊公羊每日按10g/kg剂量单笼饲喂甘肃棘豆粉,4只同龄公羊作对照。1...  相似文献   
17.
家畜毛瓣棘豆中毒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毛瓣棘豆Oxytropis serioopetala是“疯草”中棘豆属重要的有毒植物之一,主要分布于西藏南部的河滩沙砾地。当地家畜采食后大量中毒,严重的发生死亡,给西藏畜牧业带来很大损失。从毛瓣棘豆的生态分布、危害、毒性成分、中毒诊断和治疗、防除利用、研究展望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8.
小花棘豆总生物碱对小鼠氧自由基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探讨小花棘豆主要有毒成分———总生物碱对动物机体内氧自由基的影响,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分别测定了小白鼠血浆、肝和脑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dismutase,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的活性以及脂质氧化代谢终末产物丙二醛(Malonalde-hyde,MDA)的含量。结果表明,攻毒组肝、脑中SOD、GSH-PX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血浆中GSH-PX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SOD活性与对照组则无显著性差异(P>0.05);攻毒组脑、血浆中MDA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但肝脏中的MDA含量却无显著性差异。表明小花棘豆主要有毒成分能显著降低抗氧化酶的活性和提高MDA的含量,并能诱发机体内氧自由基的产生。  相似文献   
19.
毛瓣棘豆结荚期营养成分及其矿质元素含量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将毛瓣棘豆Oxytropis serioopetala地上部风干、粉碎,分别进行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等营养成分和钙、磷、硫、硒、铁、钴、铜、锌、锰、钼等矿质元素的测定.结果表明,毛瓣棘豆中粗蛋白含量为10.75 %,粗脂肪含量为4.79 %,粗纤维含量为27.65 %,其营养价值总体上与豆科、禾本科牧草相当;毛瓣棘豆中钙、磷、硫、硒、铁、钴、铜、锌、锰、钼等矿质元素含量分别为91.5、80.9、9.5、0.03108、30.4、15.185、3.28、4.59、3.74和0.085 mg/kg,其中钴元素超过我国牛饲养标准和美国国家科学研究委员会(NRC)奶牛、绵羊饲养标准要求的最大耐受剂量.  相似文献   
20.
采用3种不同青贮方法对黄花棘豆进行青贮,并每天按10 g/kg体重剂量给试验羊投服,观察黄花棘豆不同方法青贮后对试验羊的病理组织学影响。结果表明,3种方法青贮黄花棘豆后取得较好效果;试验羊连续投服60 d没有出现中毒症状,仅在试验期间提耳应激时表现为轻度转圈运动;病理组织学观察结果表明,试验羊的肝脏、肾脏、肺脏、小脑、脾脏和心肌等实质性组织均有不同程度的损伤,特别是大脑损伤最为明显,其中黄花棘豆添加酶制剂和"棘防E号"青贮组对试验羊肝脏、肺脏和肾脏的损伤比直接青贮组严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