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15篇
  免费   145篇
  国内免费   204篇
林业   471篇
农学   128篇
基础科学   4篇
  72篇
综合类   800篇
农作物   141篇
水产渔业   97篇
畜牧兽医   489篇
园艺   97篇
植物保护   6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44篇
  2020年   43篇
  2019年   52篇
  2018年   47篇
  2017年   96篇
  2016年   132篇
  2015年   140篇
  2014年   109篇
  2013年   114篇
  2012年   190篇
  2011年   146篇
  2010年   136篇
  2009年   136篇
  2008年   120篇
  2007年   128篇
  2006年   113篇
  2005年   93篇
  2004年   75篇
  2003年   60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43篇
  2000年   44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36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78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该文简要阐述了腈水合酶的结构、分布、酶学性质及其基因克隆和生产中的利用形式。  相似文献   
992.
本文以桉树无性系DH32-29和GL9为试验对象,通过设置不同肥种及用量施肥处理研究其对这2种无性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本文设置的肥料有效养分梯度下,DH32-29胸径生长对肥料有效养分含量高低无显著差异,而GL9胸径生长、DH32-29树高生长和单株材积生长表现出明显的高有效养分促进作用;GL9树高和单株材积前期生长较快,后期生长潜力不足;DH32-29生长量较GL9大。  相似文献   
993.
采用强迫克隆的方法,构建含A.caulinodans 5-7 kb EcoRⅠ酶切片段的质粒库,以B.uaponicum的raup结构基因为探针,经原位杂交,筛选到带有A;caulinodans 6.0kb EcoRⅠ酶切片段的阳性克隆,经三亲本杂交,将阳性克隆转入A.caulinodans Hup^-突变株中,所得转移接合子的吸氢酶和固氮酶活性均未恢复,表明所克隆到的基因虽与B;japonicu  相似文献   
994.
叶面喷施尿素对葡萄氮代谢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研究利用VitisEST数据库中EST序列片段结合RT-PCR方法克隆了与氮代谢相关的硝酸盐还原酶(NR),亚硝酸还原酶(NiR),谷氨酰胺合成酶(GS),谷氨酸脱氢酶(GDH)和天冬酰胺合成酶(AS)的基因,并对它们进行亚细胞定位分析。同时,采用半定量RT-PCR和荧光定量PCR法研究葡萄叶面喷施不同浓度尿素后5个基因的表达变化。结果表明,5个基因在葡萄幼叶中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老叶,说明叶面喷施尿素以喷布到幼叶对5个基因的表达水平影响显著;5个基因在不同时间段的表达水平差异不一致,但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以0.3%和0.5%浓度的尿素对其影响明显;适当提高尿素水平既能提高氮代谢基因的表达水平,又能提高果实大小等果实指标,使其达到同步增加。喷施尿素6 h后,GS的表达量上升幅度明显高于其它基因,而NR在喷施尿素后48 h内一直保持着比较高的表达水平;NiR、AS表达量的变化趋势分别与NR、GS相一致,并且NR﹥NiR,GS﹥AS。  相似文献   
995.
LST8(lethal with SEC13 protein 8)是TOR(target of rapamycin)复合物的重要组成成分,在生物生长和发育的调控中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根据马氏珠母贝转录组数据库中注释为LST8的unigene序列设计引物,采用cDNA末端快速扩增(RACE)技术克隆获得了马氏珠母贝LST8基因cDNA全长序列(pm-LST8);同时利用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技术检测了pm-LST8在马氏珠母贝各个组织中的表达含量。结果表明,pm-LST8基因cDNA全长1 350 bp,其中开放阅读框为948 bp,编码316个氨基酸残基,5'UTR为104 bp,3'UTR为298 bp,含有29 bp polyA。预测其分子量为35.4 kD,等电点为6.11。多序列比对显示pm-LST8与其它物种的LST8有较高的保守性,与牡蛎的同源序列高达82%。蛋白质结构预测显示pm-LST8具有典型的WD40结构域。荧光定量PCR分析表明pm-LST8在马氏珠母贝闭壳肌、鳃、外套膜、肝胰脏、性腺、足、血淋巴七个组织中均有表达,其中在性腺中表达量最高。本研究为进一步阐述LST8在马氏珠母贝生长和发育调控中的作用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96.
为筛选白蜡耐盐速生优良无性系,在滨海盐碱环境胁迫下,以国内收集的42个白蜡种质资源无性系为研究对象,利用相关性和主成分分析法对42个无性系干鲜比、株高、地径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细胞膜透性、叶绿素、过氧化物酶(POD) 、丙二醛(MDA)生理代谢等指标进行遗传变异分析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42个无性系8个指标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其中过氧化物酶(POD)变异系数最大,为64.33%,变异幅度25.00~458.30 U/(g·min);其次为丙二醛(MDA),变异系数为49.52%,变幅为0.50~7.08 umol/kg;再次为叶绿素和地径,变异系数分别为18.92%和18.56%,变幅分别为1.46~4.26 mg/g和1.15~2.78 cm;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滨海盐碱胁迫下苗木干鲜比、株高和地径与各生理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均达显著或极显著相关,说明利用生长指标和生理指标对无性系耐盐性进行综合评价,能反映滨海盐碱胁迫后的响应;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42份白蜡种质资源无性系综合得分及排名得知,各无性系耐盐碱性由强到弱前10位依次为‘盐3’>‘LC13’>‘济20’>‘R7-2’>‘盐2’>‘环翠3号’>‘胶南11’>‘白蜡4-2’>‘白蜡2’>‘DT21’。因此,初步认为上述10个无性系具有显著速生性和耐盐碱性,可作为盐渍立地造林或抗逆育种的重要应用材料。  相似文献   
997.
旨在从生物信息学角度更好地研究酿酒酵母丙酮酸脱羧酶(Pdc6)的结构和功能,克隆酿酒酵母H5的丙酮酸脱羧酶基因pdc6。利用Primer 5.0软件设计1对20 bp引物,以H5基因组DNA为模板克隆获得pdc6,并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对其序列进行验证及分析。该序列长度为1692 bp,无碱基缺失,且该基因具有完整的开放阅读框,该基因编码的Pdc6包含563个氨基酸残基,该蛋白质中酸性氨基酸残基数量和碱性氨基酸残基数量大致相同;Pdc6理论等电点5.8,疏水性最大值为2.32,亚细胞定位预测其位于细胞外基质,属于酸性蛋白质,并预测了空间结构模型。本研究说明该蛋白结构与Pdc1和Pdc5结构类似,对酿酒酵母H5编码丙酮酸脱羧酶(Pdc6)基因序列克隆和生物信息学分析后,可为后续单基因敲除选取基因顺序的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98.
本研究利用一对α-醇溶蛋白基因的特异引物,从小麦近缘植物尾状山羊草Y46中克隆获得5个α-醇溶蛋白基因,与NCBI已提交的α-醇溶蛋白序列进行多重比对分析发现,本研究获得的α-醇溶蛋白基因与已知的小麦及其近缘植物中的α-醇溶蛋白基因序列具有较高的相似性,其编码的氨基酸序列存在一定的多态性;在潜在的致敏性上,在这5个α-醇溶蛋白序列中未发现任何已知的与乳糜泻病相关的抗原表位,这在小麦及其近缘植物中较为罕见;进化分析表明,来自C染色体组中的α-醇溶蛋白与来自M和U染色体组的α-醇溶蛋白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999.
日本落叶松优良家系和无性系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日本落叶松不同优良家系和无性系幼龄林的生长表现,本文以4年(苗龄2年生)优良家系和无性系试验林为研究对象,通过生长量调查和统计分析后,结果表明:日本落叶松优良家系和无性系成活率高,保存良好,成活率和保存率均值达到了89%和81%;日本落叶松优良家系2009SBZ11、2009SBZ20和优良无性系2009SBY1、2009SBY25生长最快,且差异显著。2009SBZ11、2009SBZ20家系立木单株平均树高较最低值75.1 cm(2009SBZ6、2009SBZ34)增长了近19.0%和18.9%;2009SBY1和2009SBY25无性系立木单株平均树高较最低值74.6 cm(2009SBY6)增长了近23.6%和24.9%。  相似文献   
1000.
对5a生楸树杂种无性系的生长性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无性系间胸径、树高、地径生长性状的差异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其胸径最大值为5.09 cm,树高最大值为4.13 m,地径最大值为6.55 cm.胸径、树高、地径生长性状受到中度以上程度的遗传控制.通过综合比较,初步选出3个优良无性系,胸径、树高遗传增益最高值为18.55%,13.45%,入选率13.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