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43篇
  免费   318篇
  国内免费   398篇
林业   11篇
农学   110篇
基础科学   103篇
  220篇
综合类   1195篇
农作物   69篇
水产渔业   15篇
畜牧兽医   3520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12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98篇
  2022年   222篇
  2021年   281篇
  2020年   179篇
  2019年   228篇
  2018年   148篇
  2017年   192篇
  2016年   234篇
  2015年   167篇
  2014年   243篇
  2013年   353篇
  2012年   345篇
  2011年   370篇
  2010年   296篇
  2009年   255篇
  2008年   237篇
  2007年   258篇
  2006年   204篇
  2005年   143篇
  2004年   106篇
  2003年   87篇
  2002年   76篇
  2001年   72篇
  2000年   48篇
  1999年   54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40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32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25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6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2篇
  1975年   3篇
  1974年   1篇
  1956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围产期奶牛脂类代谢病监测指标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呼和浩特市地区某牛场105头围产期奶牛,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进行了血中葡萄糖、谷草转氨酶、游离脂肪酸、胆红素、谷丙转氨酶、甘油三酯、胆固醇、碱性磷酸酶、总蛋白、白蛋白和尿素氮含量的测定,采用梯度稀释法对乳中酮体进行检测。实验结果表明:脂肪肝的发病率为41.9%,酮病的发病率为18.1%,患隐性脂肪肝奶牛占整个患脂肪肝奶牛的24.4%,围产期患酮病奶牛都有不同程度的肝细胞脂肪浸润。脂肪肝病牛葡萄糖含量极显著低于正常值(p<0.01),谷草转氨酶和游离脂肪酸含量极显著高于正常值(p<0.01),血清中胆红素、谷丙转氨酶和甘油三酯的含量极显著高于正常值(p<0.01),胆固醇、碱性磷酸酶、总蛋白和白蛋白的含量极显著低于正常值(p<0.01),而尿素氮差异不显著。酮病奶牛血中葡萄糖、总蛋白、白蛋白、胆固醇和碱性磷酸酶的含量极显著低于正常值(p<0.01),谷草转氨酶、游离脂肪酸、谷丙转氨酶、胆红素和甘油三酯的含量极显著高于正常值(p<0.01),而尿素氮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992.
为阐明中国荷斯坦奶牛和鲁西黄牛的线粒体DNA多态性及其起源关系.提取了2个品种牛外周血液中的线粒体DNA(mtDNA),用PCR方法将牛mtDNA全长分为4段进行扩增,并用NlaⅢ、HpaⅡ、BglⅡ等16种限制性内切酶进行酶解消化,分析2个品种牛mtDNA的多态性,最终经7种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共归纳出4种主要的单倍型.通过对2个品种牛mtDNAD环全序列的聚类分析表明:鲁西黄牛和中国荷斯坦奶牛可能均为混合母系起源,源于欧洲普通牛和印度瘤牛.该研究结果对提高动物体外受精和体细胞核移植效率等生物技术平台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93.
确定卵巢机能无障碍子宫内膜炎不孕症奶牛子宫内细菌的感染状态.在调查奶牛不孕症的基础上,对临床确诊为卵巢机能无障碍子宫内膜炎不孕症奶牛的子宫内细菌进行分离鉴定.调查的853头奶牛中患不孕症的占11.8%,其中卵巢机能无障碍子宫内膜炎不孕症奶牛占66.3%,其他原因不孕症奶牛33.7%.卵巢机能无障碍子宫内膜炎不孕症奶牛的子宫内容物均被测定有细菌存在,而对照健康奶牛子宫内容物未有分离到细菌.从临床确诊的67例卵巢机能无障碍子宫内膜炎不孕症奶牛的子宫内容物中,分离到细菌菌株119株,其中葡萄球菌36株、链球菌40株、大肠杆菌36株、变形杆菌4株、芽孢杆菌1株、化脓棒状杆菌1株.本研究卵巢机能无障碍子宫内膜炎不孕症奶牛子宫内的致病菌主要是葡萄球菌、链球菌、大肠杆菌,多为2种细菌混合感染.  相似文献   
994.
刘东武  陈志伟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0):4104-4106
综述了奶牛热应激的产生机制和热应激参数,以及热应激对奶牛生理活动、内分泌、血清中电解质和无机离子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5.
功能基因组学与蛋白质组学是在基因组和蛋白质整体水平上分析基因功能,研究技术包括差异显示反转录PCR、表达序列标签、基因表达系列分析、生物芯片、RNA干涉、生物信息学、二维凝胶电泳(2-DE)、质谱(MS)等.综述了功能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及其研究技术在奶牛乳房炎相关的基因表达、抗性候选基因鉴定、病原微生物蛋白质组学、基因治疗、新诊断靶标筛选等的应用研究进展及展望.  相似文献   
996.
设计了一种CF接口的RFID阅读器,硬件由MCU、RFID协议收发芯片、CF接口转换芯片及外围电路组成,软件包括MCU子系统软件和Pocket PC驱动程序。CF接口RFID阅读器与Pocket PC集成,开发运行于Windows Mobile平台的支持移动数据库的Pocket PC软件,构成一套奶牛个体信息采集无线终端,提供奶牛场管理信息系统的移动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997.
奶牛发情周期中生殖激素浓度与卵泡发育对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择从澳大利亚购进的2岁左右发情周期为21 d育成母牛10头,用放射免疫测定法(R IA)测定了发情周期血清中促卵泡素、促黄体素、孕酮、雌二醇17β的浓度,并用B-型超声波诊断仪检测发情周期卵巢卵泡发育变化.结果显示:优势卵泡发育体积和FSH、LH与E2浓度在奶牛发情周期中主要表现出两个波峰,对比分析显示奶牛在发情周期第12天(优势卵泡峰时)不发情与不排卵主要原因可能是体内前列腺素等激素量不足所致.  相似文献   
998.
以活性炭纤维为载体厌氧处理牛粪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活性炭纤维为载体,在10%、7.5%和5%等3个载体填充率水平下,对反应器的容积产气率、COD去除率以及所能达到的最佳效果做了比较试验,并用扫描电镜观察了载体挂膜前后的微观结构.实验结果显示:添加载体的反应器内的物料,经过一段时间的启动运行以后,其内容积产气率逐渐增大,并超过了不加载体的反应器.当进料量为3.2L/d时,7.5%填充率的反应器达到最高产气率1.15m3/m3·d,比空白对照提高了20%,vs产气率为1.5L/g[vs],COD去除率达到70%以上,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999.
 酮病是奶牛的一种重要的营养代谢病。采用酮粉法、尿液分析试纸条、乳汁分析试纸条、试剂盒法分别对乳酮、尿酮和血酮含量进行检测,以血清β-羟丁酸含量1200μmol/L作为健康奶牛和亚临床酮病奶牛的诊断标准。乳汁检测试纸条和尿液分析试纸条的诊断标准分别为200μmol/L和15mg/dl(1470μmol/L)。酮病牛血清β-羟丁酸和葡萄糖的浓度分别为726±43μmol/L、3.42±0.05mmol/L,健康牛血清β-羟丁酸和葡萄糖的浓度分别为2563±238μmol/L、2.78±0.07mmol/L,差异显著(P<0.05)。乳汁分析试纸条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67%和92%,尿液分析试纸条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57%和85%,酮粉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60%和94%。使用乳汁分析试纸条牛旁检测是一种有效的奶牛亚临床酮病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000.
This study examined the quantity of mineral N in soil and nitrate‐N losses to groundwater from grassland‐based dairy production in 2001 and 2002. There were four treatments with different inputs of N, through fertilizers, concentrates and biological fixation, and four associated stocking densities. Nitrogen inputs were 205, 230, 300 and 400 kg ha?1, respectively, and annual stocking densities were 1·75, 2·10, 2·50 and 2·50 cows ha?1. There were 18 cows per treatment. Grazed herbage accounted for 0·64, grass‐silage for 0·26 and concentrates 0·10 of annual DM consumed by the cows. Quantities of mineral N (nitrate‐N and ammonium‐N) in soil were measured, following extraction in 2 M KCl (1:2 w/v) shaken continuously for 2 h, on three occasions between late September and early February each winter. Concentrations of nitrate‐N in groundwater from wells inserted vertically to a depth of 1 m were determined throughout both winters. Quantities of mineral N in the soil increased (P < 0·001) with higher N inputs and declined (P < 0·001) with later sampling date. There were no relationships between nitrate‐N concentrations in groundwater and N inputs, N surpluses, deposition of excreta‐N at the soil surface and soil mineral N during both winters. Low losses of nitrate‐N to groundwater were primarily attributed to high rates of denitrification associated with a heavy soil texture, wet anaerobic soil conditions, relatively high organic carbon contents throughout the soil profile and mild soil temperatures throughout the year. Uptake of N by herbage made an important contribution to low N losses over the winte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