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9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20篇
农学   1篇
  10篇
综合类   78篇
农作物   4篇
畜牧兽医   185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蟛蜞菊组成日粮对合浦鹅养分利用和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蟛蜞菊作为日粮主要成分对鹅生长性能和养分利用率的影响。【方法】将96羽21日龄体重相近的合浦鹅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8羽(4公4母);分别喂4种不同日粮:日粮1为基础精料+鲜象草;日粮2为基础精料+蟛蜞菊鲜草;日粮3为基础精料+10%蟛蜞菊干草粉+蟛蜞菊鲜草;日粮4为基础精料+22%蟛蜞菊干草粉+蟛蜞菊鲜草。试鹅全舍饲,预饲7d后开始进行42d的饲养,期间进行消化代谢跟踪,测定日粮养分的消化代谢率。试验结束后测定试鹅血液生化指标和屠宰性能。【结果】日粮组4的试鹅干物质和能量表观消化率明显低于日粮组1、2和3(P〈0.05);但日粮组2、3和4的纤维物质(酸性洗涤纤维、中性洗涤纤维和半纤维素)消化率明显高于日粮组1(P〈0.05);4组日粮间的养分消化率无显著差异(P〉0.05);日粮组2试鹅的日均增重明显高于日粮组1和3(P〈0.05)以及日粮组4(P〈0.01);但日粮组1和3之间没有显著差异(P〉0.05)。4组试鹅之间的血液生化指标和主要屠宰性能也没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只要利用的形式和比例恰当,蟛蜞菊可作为饲养鹅的良好饲料。  相似文献   
102.
为研究添加不同水平酵母硒对肥肝鹅组织中硒沉积、机体抗氧化功能以及产肝性能的影响,选取13周龄体重相近的朗德鹅10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5只.其中,第1组为对照组,第2、3、4组为试验组,在日粮中分别添加0.00,0.05,0.15.0.25mg·kg~(-1)酵母硒,填饲期35d,试验结束后测定各试验组组织中的硒含量、血液与肝脏的抗氧化指标以及产肝性能.试验结果表明:0.25mg·kg~(-1)添加组肝脏和肌肉中硒的沉积量分别达0.56mg·kg~(-1)和0.53mg·kg~(-1),显著高于0.15mg·kg~(-1)添加组(p<0.05).极显著高于0.05mg·kg~(-1)添加组和对照组(p<0.01),组织中硒的含量随添加量的提高呈梯度增加趋势;各试验组血清和肝脏T-AOC,T-SOD和GSH-Px活性均显著高于或极显著高于对照组,血清和肝脏中MDA和H_2O_2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各试验组平均肝重均高于对照组,且当添加0.15mg·kg~(-1)酵母硒时差异显著(p<0.05).研究表明,肥肝鹅体内硒的沉积量与添加量成正相关:酵母硒能够提高肥肝鹅的抗氧化功能,降低肥肝鹅填饲期间体内的自由基含量,提高肥肝鹅填饲期的抗逆性,提高肥肝鹅产肝性能.  相似文献   
103.
The study was conducted to determine the chemical composition nutritive value of dried citrus pulp (DCP) and its effect as a feed supplement on the performance of geese. The results of Experiment 1 showed that the DM, GE, CP, EE, CF, NDF, ADF, calcium, and total phosphorous of DCP were 90.75%, 3.60 Mcal/kg, 6.17, 3.51, 15.69, 23.37, 21.49, 3.60, and 0.13%, respectively. The content of methionine, lysine, valine, leucine, isoleucine, threonine, phenylalanine, arginine, histidine, glycine, proline, serine, cystine, alanine, glutamate, tyrosine and aspartate, and tryptophan was 0.02, 0.22, 0.24, 0.33, 0.18, 0.20, 0.22, 0.19, 0.10, 0.25, 0.51, 0.21, 0.02, 0.28, 0.54, 0.15, 0.46, and 0.05%, respectively. In Experiment 2, the digestibility of energy and amino acids of DCP were analyzed using an emptying followed by force-feeding method. The AME of DCP was 2.05 Mcal/kg, and the true total tract digestible methionine, lysine, valine, leucine, isoleucine, threonine, phenylalanine, arginine, histidine, glycine, proline, serine, cystine, alanine, glutamate, tyrosine and aspartate, and tryptophan contained in DCP by geese were 0.01, 0.10, 0.12, 0.19, 0.09, 0.12, 0.14, 0.13, 0.06, 0.14%, 0.42, 0.13, 0.01, 0.15, 0.31, 0.08, 0.28, and 0.03%, respectively. In Experiment 3, 210 35-day-old male Sichuan white geese were randomly allocated to 5 treatments, and each treatment group was fed one of 5 experimental diets containing 0, 4, 8, 12, or 16% DCP until 70 d of age. Geese that were fed diets containing 4% DCP exhibited greater ADG compared to the other 4 groups. Geese fed diets supplemented with 16% DCP had increased ADFI (P < 0.05) and a higher FCR (P < 0.05) than those fed the diet containing zero to 12% DCP. Moreover, inclusion of DCP in the diet did not affect the yields of breast meat, leg meat, subcutaneous fat and skin, and abdominal fat across the 5 treatment groups. In conclusion, DCP appears to be a potential feedstuff for geese, and DCP can be included in diets below 12% without negative effects on growth performance and carcass yield in geese.  相似文献   
104.
为研究日粮代谢能水平对6~10周龄扬州鹅增重效率及体脂沉积的影响,试验选用35日龄、体重相近的扬州鹅200只,随机分成4组,日粮代谢能水平分别为10.11、11.19、12.37、13.45 MJ/kg,进行为期35 d的饲养试验。结果表明:代谢能水平对腹脂率、胸腿肌脂肪含量影响显著,随代谢能水平升高而升高;皮下脂肪厚、肌间脂肪宽度、胸腿肌的蛋白和水分含量组间差异都不显著(P0.05)。日采食量随代谢能水平的上升显著下降(P0.05),但日进食代谢能却依次增加。日增重以试验3组最高为54.81 g,显著高于试验1组。代谢能增重比率以试验3组最高,随代谢能水平的增加呈现S型曲线变化。综上代谢能水平对体脂沉积和增重效率有显著的影响,为获得最高的代谢能增重比率,日粮代谢能以12.37 MJ/kg组最佳。  相似文献   
105.
研究旨在通过测定豁眼鹅、皖西白鹅、浙东白鹅肌肉纤维直径、横切面积和肌纤维的密度,探讨不同鹅品种的肌纤维特性差异.结果表明,豁眼鹅胸肌肌纤维直径、横切面积显著大于浙东白鹅、皖西白鹅(P< 0.05),而肌纤维密度表现为相反的趋势.豁眼鹅的腿肌肌纤维直径和横切面积显著大于皖西白鹅(P< 0.05),而豁眼鹅的腿肌肌纤维密度显著小于皖西白鹅(P< 0.05).品种内不同性别之间部分指标也存在显著差异,主要表现在皖西白鹅和浙东白鹅的肌纤维横切面积和直径上.相关性分析表明,肌纤维的直径与肌纤维横切面积呈极显著正相关(P< 0.01),肌纤维直径和横切面积与肌纤维密度呈极显著负相关(P< 0.01).由此可知,不同品种间肌纤维特性存在差异,同品种间不同性别间的肌纤维特性也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06.
限饲对合浦鹅生长性能和养分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48只1日龄合浦鹅预饲28d后随机分为2组,采用相同日粮,对照组自由采食、试验组的投料量为对照组前一天采食量的85.0%,在42d的饲养期间分别测定合浦鹅日增重、料重比和日粮养分表观消化率、血液生化指标和屠宰性能等指标,探讨限饲方式对合浦鹅生长性能和养分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组鹅的实际饲料采食量为对照组的80.5%,其日均增重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但料重比则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鹅的粗脂肪(6周龄)和干物质表观消化代谢率(9周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两者的其他养分表观消化代谢率在两次消化代谢试验中均无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试鹅宰前活重虽高于试验组(P〈0.05),但其屠宰率和半净膛率与试验组无明显差异(P〉0.05);试验组鹅的尿素氮、尿酸、低密度脂蛋白、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和碱性磷酸酶稍高于对照组,其他各项血液生化指标则稍低于对照,但差异不显著(P〉0.05)。由此可见,当合浦鹅限食量达到19.5%时,其日粮养分消化率虽无明显提高,但饲料转化效率较高,说明适当限饲不仅能改善鹅胴体和肌肉品质,而且有可能提高饲料转化效率,降低饲料和饲养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7.
光照对广东灰鹅繁殖季节性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光照对广东灰鹅繁殖季节性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1)春夏季至9月底止缩短光照(11h)的处理组母鹅4~6月发生零星换羽并维持较低的产蛋率(3%~5%),试验期间每只鹅平均产蛋14.5枚,而接受自然光照的对照组每只鹅平均产蛋10.2枚。(2)从6月23日至12月15日缩短光照(11h)的处理组鹅完成3个以上产蛋就巢周期,每只鹅平均产蛋26.9枚;对照组鹅完成不到3个产蛋就巢周期,每只鹅平均产蛋21.63枚。(3)冬季延长光照(18h)和限制性饲喂都使鹅在冬春季停产,而接受自然光照的对照组鹅则于4月初停产;在冬季延长又在春季缩短光照的处理使鹅于春夏季非繁殖季节表现出正常的产蛋水平和种蛋受精率;接受其他光照处理和冬季限制饲喂处理的鹅,在春夏季不同月份都表现出产蛋性能和种蛋受精率降低、换羽发生。说明短光照能促进广东灰鹅的繁殖活动,而长光照则有抑制作用,冬季延长光照之后在其他季节缩短光照可以逆转鹅的繁殖季节。  相似文献   
108.
笔者利用VB6.0编成语言设计了协方差分析计算机程序,用该程序对用玉米秸秆饲喂生长鹅的试验数据进行协方差分析。试验过程是将80只鹅分成5组,在前4组每组分别在常规配合料中加入10%、15%、25%和35%的玉米秸秆粉,观察生长鹅对玉米秸秆的消化利用能力。第5组(处理35%组)除在配合料加入35的玉米秸秆粉外,还加入秸秆分解剂对添加的秸秆进行处理,观察其试验效果(数据见表1)。该程序可以把协方差分析的计算过程、中间数据、计算公式以及各数据、公式之间的关系分步列出,可使数据处理人员,能够全面地了解协方差处理数据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109.
笔者利用VB6.0编成语言设计了协方差分析计算机程序,用该程序对用玉米秸秆饲喂生长鹅的试验数据进行协方差分析.试验过程是将80只鹅分成5组,在前4组每组分别在常规配合料中加入10%、15%、25%和35%的玉米秸秆粉,观察生长鹅对玉米秸秆的消化利用能力.第5组(处理35%组)除在配合料加入35的玉米秸秆粉外,还加入秸秆分解剂对添加的秸秆进行处理,观察其试验效果(数据见表1).该程序可以把协方差分析的计算过程、中间数据、计算公式以及各数据、公式之间的关系分步列出,可使数据处理人员,能够全面地了解协方差处理数据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110.
 选择四川白鹅母鹅600只,公鹅150只进行不同饲养密度的试验,设计Ⅰ、Ⅱ、Ⅲ三个处理,饲养密度分别为4.5、6.0、8.0只/m2,研究饲养密度对鹅舍内环境条件和鹅群繁殖性能的影响。结果发现:随着饲养密度提高,鹅舍内空气中的相对湿度、垫草的含水量、舍内氨气含量均随之升高;处理Ⅰ、处理Ⅱ的产蛋量显著高于处理Ⅲ(P<0.05);3个处理在种蛋受精率和鹅群成活率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