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1篇
  免费   65篇
  国内免费   27篇
林业   1篇
农学   15篇
基础科学   3篇
  9篇
综合类   138篇
农作物   7篇
水产渔业   144篇
畜牧兽医   343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45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58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56篇
  2011年   63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2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31 毫秒
631.
本试验旨在研究添加复合益生菌对全混合日粮(total mixed ration,TMR)发酵品质的影响。试验设3组:对照组,TMR;试验1组,TMR+0.5%复合益生菌1(乳酸菌、枯草芽孢杆菌、蜡样芽孢杆菌和酵母菌复合物);试验2组,TMR+0.5%复合益生菌2(乳酸菌、枯草芽孢杆菌、蜡样芽孢杆菌和纤维分解菌复合物)。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2个贮存罐,调整TMR含水量为50%,密闭发酵,试验期30 d。分别在发酵第0、3、5、7、15和30天测定TMR中霉菌毒素、pH、铵态氮、有氧稳定性及养分含量。结果表明:①不同处理TMR中霉菌毒素含量随发酵时间延长而呈上升趋势,发酵第30天时,对照组黄曲霉毒素B1和赭曲霉毒素A含量超过国家标准。整个试验期内,试验1、2组TMR各时间点3种霉菌毒素含量均未超标;②各组TMR有氧稳定性随发酵时间延长而升高,在发酵第3、5、7、15、30天,试验1组有氧稳定性优于对照组和试验2组;③随着贮存时间延长,各试验组pH呈下降趋势,各处理TMR的铵态氮含量呈上升趋势。在发酵第7~30天,试验1组pH、铵态氮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④在发酵第30天,两试验组干物质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发酵第7~30天,试验1、2组TMR的CP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各试验组的NDF和ADF含量随发酵时间延长而呈降低趋势,发酵第7~30天时,试验组NDF和ADF含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综上所述,添加复合益生菌发酵有利于延长TMR贮存时间,强化全混合日粮有氧稳定性并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营养损失。由乳酸菌、枯草芽孢杆菌、蜡样芽孢杆菌和酵母菌组成的复合益生菌处理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632.
为了解益生菌对生物絮团养殖系统中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幼参生长、消化酶和免疫反应的影响,选择体质量为(10.77±0.07)g的健康幼参,随机分配到6个盛有20 L沙滤海水的聚乙烯养殖箱中,每箱放30头幼参,试验设对照组和益生菌组(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硝化菌),每组设3个平行,对照组每天投喂1次基础饵料(约为幼参体质量的4%)并添加蔗糖(基础饵料的70%),益生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每3 d向水体中添加枯草芽孢杆菌和硝化菌制剂各1.8 g,养殖试验共进行60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养殖30、60 d时,益生菌组幼参的特定生长率均显著提高(P0.05);益生菌组幼参肠道淀粉酶和脂肪酶活力均显著增强(P0.05),但胰蛋白酶活力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益生菌组幼参的体腔细胞吞噬活力、体腔液和体腔细胞裂解液溶菌酶活力均显著增强(P0.05)。研究表明,生物絮团养殖系统中添加益生菌可促进幼参生长,提高消化酶活力和增强免疫反应。  相似文献   
633.
为探讨中药马齿苋与益生菌联合应用对动物腹泻的预防作用,以马齿苋、益生菌为试验对象,将144只雄性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9组,包括不同剂量马齿苋(1.0、2.5、5.0 g·kg-1feed)组、不同剂量马齿苋(1.0、2.5、5.0 g·kg-1 feed)+益生菌组(2×106 cfu·g-1BW·d-1)、益生菌组(2×106 cfu·g-1BW·d-1)、模型组和空白组。模型组和空白组小鼠喂饲普通饲料,空白组不造模;其他各组小鼠或喂饲含药饲料或/和灌胃益生菌10 d后,采用灌服干姜水提液结合腹腔注射产肠毒素大肠埃希菌(ETEC)的方法构建小鼠腹泻模型。攻菌后密切观察小鼠腹泻发生情况;试验结束时,采集小鼠血液进行生化检查,采集肠道组织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及TNF-αIL-1βIL-6、IL-10、TGF-β1、IFN-γ等炎症因子表达检测。结果表明:(1)模型组小鼠在攻菌后24 h的腹泻率高达87.5%,高剂量马齿苋+益生菌组小鼠的腹泻率仅为12.5%;(2)模型组肠道组织中TNF-αIL-1βIL-10、IL-6、TGF-β1、IFN-γ mRNA表达量较空白组均显著升高(P<0.05),而高剂量马齿苋+益生菌组上述炎症因子的表达量较模型组均显著降低(P<0.05);(3)模型组小鼠小肠绒毛断裂、部分坏死脱落,肠腺变形明显,而高剂量马齿苋+益生菌组小鼠肠绒毛基本完整、肠道组织结构趋于正常;(4)模型组小鼠血清中Cl-含量较空白组显著升高(P<0.05)、Ca2+含量则显著降低(P<0.05),而高剂量马齿苋+益生菌组小鼠血清中Cl-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5)、Ca2+含量则显著升高(P<0.05);可见,高剂量马齿苋与益生菌联用能有效预防造模小鼠腹泻的发生,其机制是,通过下调肠道相关炎症因子的表达减轻肠道炎症反应,调节血液Cl-、Ca2+含量恢复其电解质平衡。  相似文献   
634.
试验旨在研究复合益生菌对和牛种公牛血清生化指标及免疫性能的影响,选取30头4岁、体重相近的纯种和牛种公牛,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头牛.试验采用前后自身配对设计以不同喂量饲喂复合益生菌,即试验前每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期3组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50、80、100 g/(头·d)的复合菌制剂(有效成分为枯草芽孢杆菌≥1×10...  相似文献   
635.
为分析贝莱斯芽孢杆菌与戊糖片球菌联合使用对饲喂霉变饲料肉鸡的生产性能与肠道损伤的影响,本研究选取96只1日龄白羽肉鸡公雏,随机平均分为空白组、攻毒组、益生菌组和解毒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鸡,试验周期为21 d。统计并比较分析不同组肉鸡体重、采食量、料重比;利用ELISA检测血清生化指标的变化;应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空肠组织紧密连接蛋白和炎症因子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应用病理组织学观察各组肉鸡肠道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1)与攻毒组相比,解毒组21日龄肉鸡的体重、平均采食量和平均日增重均显著高于攻毒组(P<0.05)。2)与攻毒组相比,解毒组肉鸡的血清SOD活性、GSH-px活性和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T-AOC含量极显著升高(P<0.01),各项血清生化指标均显著回调(P<0.05)。3)与攻毒组相比,解毒组肉鸡空肠绒毛形态显著改善,空肠组织中CIT含量极显著升高(P<0.01),DAO、D-乳酸和IFABP含量均发生极显著降低(P<0.01)。4)与攻毒组相比,解毒组肉鸡空肠紧密连接蛋白相关基因闭锁蛋白1(ZO-1),闭合蛋...  相似文献   
636.
益生菌制剂不仅能够提高奶牛的生产性能,还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产后炎症、环境应激、饲料转换等带来的机体损伤,上述情况常伴随着产奶量下降、免疫机能降低等不良影响.该文综述了益生菌制剂在奶牛子宫内膜炎、热应激、能量负平衡和瘤胃酸中毒中的应用,为益生菌制剂在奶牛生产中的合理使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37.
益生素对肉仔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240只AA肉仔鸡,随机分成4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杆菌肽锌(20mg/kg)、2%和3%的益生素,比较试验鸡的生产性能。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2%和3%的益生素可显著提高肉鸡的日增重、饲料效率、成活率、屠宰率(<0.05);益生素可替代抗生素杆菌肽锌提高肉鸡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638.
通过在饲料中分别添加2×107 CFU/g的芽孢杆菌制剂、中草药芽孢杆菌制剂、复合微生态制剂和中草药复合微生态制剂,研究4种微生态制剂对吉富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生长、肠道菌群及抗病力等的影响。结果显示:(1)饲料中添加4种微生态制剂均可显著提高罗非鱼的增重率(P<0.05),对成活率和饲料利用率也有一定程度的提高(P>0.05),而中草药复合微生态制剂对罗非鱼促进生长效果最佳。(2)饲料中添加4种微生态制剂可以显著提高罗非鱼肠道中的细菌总数、芽孢杆菌、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数量(P<0.05),大肠杆菌数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饲料中添加一定量的4种微生态制均可改善罗非鱼的肠道菌群结构,以中草药复合微生态制剂的改善效果最佳。(3)经人工感染无乳链球菌后,罗非鱼对照组全部死亡,4个实验组只有部分死亡。鉴定发现,吉富罗非鱼的死亡均由感染无乳链球菌所致,试验组罗非鱼的免疫保护率分别为51.42%(B组)、58.62%(C组)、58.62%(D组)和68.93%(E组),以中草药复合微生态制剂组的免疫保护率最高。综上所述,在饲料中添加一定比例的中草药复合微生态制剂可以提高吉富罗非鱼生长指标、改善其肠道菌群结构和增加抗病力。  相似文献   
639.
In an effort to identify potential probionts, four bacterial strains obtained from the intestinal tract of wild-caught Atlantic cod, Gadus morhua , were tested for their antagonistic activity against Vibrio anguillarum and Aeromonas salmonicida , two of the most common bacterial pathogens in cod aquaculture, using a well-diffusion agar assay at two incubation temperatures: 13 and 20 °C. The tested bacteria exhibited dissimilarity in their inhibitory action against the target pathogens – an enhanced activity was particularly observed for strains GP11 and GS11 at the highest incubation temperature. Based on the 16S ribosomal DNA gene sequence analysis, the strains showed high similarity to Psychrobacter sp. (strain GP11), Shewanella sp. (GS11), Photobacterium sp. (GP31) and Vibrio sp. (GV11). The incubation of Atlantic cod head kidney cells with the heat-inactivated probiotic strains resulted in the differential expression of immune-response genes that are related to bacterial defence and inflammation. Thus, the gut-derived bacterial strains have probiotic potential and their possible immunomodulatory capabilities could be determined under in vitro conditions.  相似文献   
640.
接续产酸型活菌制剂对犊牛小肠绒毛形态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将接续产酸型活菌制剂类益生素投喂黑白花乳用初生犊牛,10日龄宰杀,取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段组织样在扫描电镜下观察绒毛形态,并以未饲用益生素发病及未发病的品种同日龄犊牛对照。结果表明,益生素有助于初犊牛小肠绒毛的发育,可以维持其正常形态,结构和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