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34篇
  免费   286篇
  国内免费   333篇
林业   95篇
农学   262篇
基础科学   12篇
  174篇
综合类   1693篇
农作物   139篇
水产渔业   536篇
畜牧兽医   2070篇
园艺   76篇
植物保护   96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68篇
  2022年   142篇
  2021年   185篇
  2020年   172篇
  2019年   203篇
  2018年   127篇
  2017年   293篇
  2016年   255篇
  2015年   227篇
  2014年   241篇
  2013年   244篇
  2012年   338篇
  2011年   309篇
  2010年   293篇
  2009年   284篇
  2008年   192篇
  2007年   251篇
  2006年   179篇
  2005年   161篇
  2004年   143篇
  2003年   104篇
  2002年   70篇
  2001年   74篇
  2000年   80篇
  1999年   65篇
  1998年   59篇
  1997年   47篇
  1996年   35篇
  1995年   41篇
  1994年   36篇
  1993年   35篇
  1992年   35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6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3篇
  1976年   3篇
  1975年   5篇
  1973年   2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 毫秒
991.
用含有不同质量浓度黄曲霉素B1(AFB1)(0、4、20、25、50μg/kg)的污染饲料连续饲喂各试验组大鼠60d,于7、15、30、60d静脉取血,测定各组大鼠肝功能与肾功能生化指标。每周检测大鼠体质量,试验第60天断头处死大鼠,检测肝肾组织病理学变化并计算各组大鼠的脏体系数。试验期间备组受试动物未发现明显的中毒症状和异常情况,60d内无受试动物死亡。与对照相比,不同剂量组AFB1对大鼠体质量无显著性影响;连续喂饲7d,大鼠血清AST和BuN含量显著升高(P〈0.05);连续喂饲15d,大鼠血清AsT、BUN和ALB含量显著升高(P〈0.05),连续喂饲30d,大鼠血清BUN含量显著升高(P〈0.05),连续喂饲60d,大鼠血清CR和BUN含量显著升高(P〈0.05)。在各测试质量浓度条件下,大鼠虽未发现明显的中毒症状和异常情况,试验期间无动物死亡,但与空白对照相比,各剂量组AFBl对大鼠均产生了显著的肝肾组织病理学损伤,中毒程度与给毒剂量成正相关性。随着毒素暴露时间延长,大鼠肝脏对低剂量AFBl表现出一定的耐受性,而大鼠的肾脏损伤与毒素暴露时间表现出显著的积累效应。  相似文献   
992.
试验旨在研究菊苣酸对放牧牦牛围产期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选择体况良好、体重接近(195~205kg)的围产期牦牛16头,随机分为2组,每组8头,对照组饲喂精料补充料+燕麦青干草,试验组饲喂精料补充料+燕麦青干草+0.15kg/d菊苣酸。试验期60d(从产前30d到产后30d),于产前第15天、产前第7天、分娩当天、产后第7天、产后第15天采集血液,进行相应指标的测定。结果显示:在产后第15天,试验组牦牛血清尿素氮(BUN)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在分娩当天和产后第7天,试验组牦牛血清葡萄糖(GLU)含量、碱性磷酸酶(ALP)活性及总抗氧化能力(T-AOC)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谷草转氨酶(AST)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在分娩当天,试验组牦牛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岐化酶(SOD)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丙二醛(MDA)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综合试验结果,添加菊苣酸能有效缓解围产期放牧牦牛氧化应激状态,提高其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993.
微量元素锌在动物健康及营养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本文从锌对动物免疫、组织细胞结构完整性、生长繁殖能力等方面论述了锌的生理生化功能,并提出了如何在畜牧业生产中应用锌提高动物生产能力。对进一步研究锌在动物体的作用机理,将锌应用于畜牧业生产实际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94.
通过对200日龄产蛋早期的78只高邮鸭血浆总蛋白(TP)、白蛋白(ALB)、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碱性磷酸酶(ALP)、乳酸脱氢酶(LDH)、α-淀粉酶(AMY)、总胆固醇(CHO)、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无机磷(P)共11项生化指标进行测定,研究其与产蛋性状的相关性.结果显示TP(58.25±7.83)g/L,ALB(18.16 4.23)g/L,AST(25.83±9.35)U/L,ALT(55.07±36.25)U/L,ALP(332.2±153.1)U/L,LDH(319.46±99.61)U/L,AMY(554.3±168.8)U/L,HDL-C(1.19 0.65)mmol/L,CHO(3.19±0.83)mmol/L,LDL-C(1.72 0.96)mmol/L,P(0.29 0.12)mg/mL;AST活性与开产体重呈强负相关(P<0.01).  相似文献   
995.
本文旨在探讨饲粮蛋白质水平对育成期母貂生长性能、营养物质消化代谢及血清中与氮代谢相关的生化指标的影响。选择健康(50±3)日龄断奶的雌性水貂 60只,平均体重为(0.577±0.073)kg,随机分成 6组,每组 10个重复,每个重复 1只,单笼饲养。6组水貂分别饲喂蛋白质水平为 28%、30%、32%、34%、36%、38%的试验饲粮。在水貂 65、80、95、110日龄时各进行 1次消化代谢试验,分析各日龄水貂的蛋白质消化率、脂肪消化率、氮沉积、蛋白质生物学价值、饲料转化率及体增重等指标。结果表明:50~65日龄,38%蛋白质组体增重极显著高于28%和 32%蛋白质组(P<0.01),38%蛋白质组饲料转化率极显著优于 28%和 32%蛋白质组(P<0.01);50~110日龄,32%和 34%蛋白质组体增重显著高于 28%蛋白质组(P<0.05)。95日龄时,32%、34%和 38%蛋白质组的蛋白质消化率极显著高于 28%和 30%蛋白质组(P<0.01)。110日龄时,34%蛋白质组蛋白质生物学价值和净蛋白质利用率极显著低于其他试验组(P<0.01)。110日龄时,38%蛋白质组尿素氮含量极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1);34%和36%蛋白质组总氨基酸含量显著高于 28%蛋白质组(P<0.05)。综合试验中的测定指标,建议50~65日龄,水貂饲粮蛋白质水平为 36% ~38%;66~80日龄,水貂饲粮蛋白质水平为 34% ~36%;81~110日龄,水貂饲粮蛋白质水平为 32% ~34%。  相似文献   
996.
本试验旨在研究围产期奶牛饲喂过瘤胃胆碱(RPC)对泌乳性能、血液生化指标及繁殖性能的影响。试验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选用60头年龄、胎次、预产期、上一胎次产奶量相近的健康围产期奶牛,随机分为3组,每组20头。Ⅰ组饲喂基础日粮,Ⅱ组和Ⅲ组在基础日粮上分别添加25 g/d和50 g/d RPC,饲喂期从产前3周至产后3周,共42 d。结果表明:Ⅱ组产奶量在产后1~8周显著高于Ⅰ组和Ⅲ组(P0.05);在产后第2周,Ⅲ组的乳脂率、乳蛋白率显著高于Ⅰ组(P0.05);在整个试验期,Ⅱ组的谷丙转氨酶含量显著低于Ⅰ组(P0.05),Ⅲ组的天门冬氨酸转氨酶显著含量低于Ⅰ组(P0.05);产后第1周和第2周,Ⅱ组的β-羟丁酸、非酯化脂肪酸含量显著低于Ⅰ组(P0.05);Ⅱ组的甘油三酯含量显著高于Ⅰ组和Ⅲ组(P0.05),Ⅲ组的总胆固醇含量显著高于Ⅰ组(P0.05);日粮中添加RPC可以显著提高情期受胎率(P0.05),显著缩减奶牛空怀天数(P0.05),也对产后初次配种时间的缩短和配种次数的降低有影响。日粮中添加RPC可提高围产期奶牛生产性能,对血液生化指标和繁殖性能产生有利影响,本试验条件下RPC最佳添加剂量为每头牛25 g/d。  相似文献   
997.
为了解产蛋鸡对犬瘟热病毒杭原的免疫反应及其血清抗体和卵黄抗体的消长规律及相关性,为制备卵黄抗体提供依据,将犬瘟热病毒接种Vero细胞和DF1细胞进行传代并测定其病毒滴度,选取细胞病变出现早,病毒滴度高的Vero细胞毒作为接种病毒抗原免疫蛋鸡。通过每10d进行蛋鸡免疫一次,四免后每30d加强免疫一次的方法进行免疫。免疫前和免疫后每10d采血分离血清和每5d收集鸡蛋提取卵黄抗体,用琼脂扩散法和间接ELISA法测定其抗体水平。结果显示,血清抗体比卵黄抗体的滴度高,两者间呈正相关性,卵黄抗体出现较血清抗体迟3~5d,卵黄抗体在三免后3~5d就已达到较高水平,此时即可开始收集鸡蛋制备卵黄抗体。  相似文献   
998.
对青海省恰卜恰地区的动物性食品——羊肉(20份)、牛肉(20份)、猪肉(10份)、鸡肉(10份)、牛奶(30份)进行了沙门菌的检验,各样品先用蛋白胨水或灭菌生理盐水增菌,然后在选择性培养基BS、HE培养该菌,经微量生化试验初步鉴定。结果显示,从90份样品中分离出3株沙门菌,总检出率为3.3%。  相似文献   
999.
抗菌脂肽对肉鸡抗氧化能力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不同水平抗菌脂肽对肉鸡抗氧化能力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将1日龄健康AA肉鸡600只,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不含抗菌脂肽及抗生素)、抗生素对照组及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4 000、8 000和12 000 U/kg抗菌脂肽组,试验期为42 d。结果发现:4 000 U/kg抗菌脂肽能显著提高血清T-AOC及肝脏SOD水平,8 000 U/kg抗菌脂肽能显著提高血清SOD水平,同时能显著降低肝脏MDA水平。4 000 U/kg抗菌脂肽能显著提高血清TP及GLOB水平,而12 000 U/kg抗菌脂肽能提高血清GOT及GPT水平,但差异不显著。抗菌脂肽对血清UN及TC含量无明显影响。结果表明适宜的抗菌脂肽添加量(4 000 U/kg)能提高肉鸡抗氧化机能,且能促进蛋白质的代谢。  相似文献   
1000.
绵羊耳成纤维细胞的体外培养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用组织块法和冷消化法对绵羊耳成纤维细胞在含血清培养液(RPMI—1640)中进行原代和传代培养,探讨动物体细胞培养模式,并对正常细胞形态进行观察。结果表明组织块法和冷消化法培养可获得比较均一、稳定的细胞群,细胞呈典型的成纤维形态,并成功进行传代培养,建立了绵羊耳成纤维细胞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