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34篇
  免费   144篇
  国内免费   271篇
林业   561篇
农学   325篇
基础科学   141篇
  421篇
综合类   1152篇
农作物   152篇
水产渔业   33篇
畜牧兽医   137篇
园艺   184篇
植物保护   243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40篇
  2022年   88篇
  2021年   89篇
  2020年   113篇
  2019年   137篇
  2018年   100篇
  2017年   118篇
  2016年   144篇
  2015年   117篇
  2014年   143篇
  2013年   191篇
  2012年   220篇
  2011年   213篇
  2010年   159篇
  2009年   165篇
  2008年   150篇
  2007年   139篇
  2006年   134篇
  2005年   96篇
  2004年   103篇
  2003年   83篇
  2002年   62篇
  2001年   77篇
  2000年   62篇
  1999年   46篇
  1998年   35篇
  1997年   44篇
  1996年   46篇
  1995年   33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34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5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沟灌夏玉米棵间土壤蒸发规律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7,自引:11,他引:17  
棵间土壤蒸发是农田土壤耗水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文采用两种规格的微型棵间蒸发皿(Micro-Lysimeter)分别测定沟灌夏玉米田沟、垄土面蒸发量,并对沟灌条件下夏玉米棵间土壤蒸发与作物蒸腾变化规律进行了试验研究,分析了相对棵间土壤蒸发强度与土壤含水率的关系以及棵间土壤蒸发强度与作物叶面积指数的关系。结果表明,沟灌条件下夏玉米棵间土壤蒸发量占全生育总耗水量的33.06%~34.35%,棵间土壤相对蒸发强度与表层土壤含水率和作物叶面积指数之间均呈现良好的指数函数关系,灌溉或降雨后2~3 d内土壤蒸发强度较大,受大气蒸发力影响明显。因此,在不影响作物蒸腾的条件下减少表层土壤的湿润面积和湿润次数是减少棵间土壤蒸发、提高作物水分利用效率的主要技术途径与措施。  相似文献   
72.
Recent increases in diesel price and decreases in glyphosate [N-(phosphonomethyl) glycine] price should favor the profitability and farmer acceptance of herbicide-intensive conservation tillage systems versus fuel-intensive traditional tillage (TT) systems. Profitability results from a long-term field experiment that compared TT, minimum tillage (MT), and delayed minimum tillage (DMT) systems for winter wheat–(Triticum aestivum L.)summer fallow in eastern Washington, USA were calculated using both 1998 and 2005 input prices. Net returns for the MT and DMT systems increased by US$ 6.37 and 6.30 (rotational ha)−1, respectively, and net returns to the TT system decreased by US$ 2.36 (rotational ha)−1 when 2005 versus 1998 prices were used. Here, rotational ha equals 0.5 ha fallow and 0.5 ha wheat. Focusing on the dominant crop of soft white winter wheat (SWWW), the 2005 price hikes pushed diesel costs up for all systems, from US$ 6.81 (rotational ha)−1 for DMT to US$ 9.00 (rotational ha)−1 for TT. The cost of diesel for the conservation tillage systems, relative to the cost for TT, decreased by US$ 1.50–2.20 (rotational ha)−1. The conservation tillage systems accrue greater savings from the price reduction in glyphosate because they consume more of this herbicide. An unanticipated result was that relative cost savings from price changes in N fertilizer rivaled those from diesel and glyphosate because anhydrous NH3–N was exclusively used in the experiment for TT and aqueous NH3–N for MT and DMT. The price of anhydrous NH3–N increased from US$ 0.55 kg−1 in 1998 to 0.85 kg−1 in 2005, a 56% increase. Aqueous NH3–N only increased from $0.75 kg−1 in 1998 to 0.85 kg−1 in 2005, a 15% increase. The greater price increase for anhydrous NH3–N penalized the TT system because of its use of this fertilizer. If the same source of N fertilizer were used on all three tillage systems, this fertilizer cost effect would disappear. Nonetheless, the conservation tillage systems still retained a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rofitability advantage over TT even if the same fertilizer was used throughout. The sharp price increase for diesel and the concurrent price decrease for glyphosate herbicide favored the conservation tillage systems over TT in this study. Results provide strong evidence for the superior profitability of conservation tillage winter wheat–summer fallow under current economic conditions.  相似文献   
73.
柿叶片不定芽再生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柿组培苗叶片为外植体,通过L9(34)正交试验,研究了基础培养基、激素种类及浓度对不定芽再生的影响.同时,对叶片的着生节位、切块大小及接种方式的影响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ZT浓度对叶片不定芽再生的影响作用最大,基础培养基次之,但IAA对愈伤组织形成的作用高于ZT和基础培养基;将组培苗顶端前2节位伸展叶片切成4mm×4mm左右的切块正放接种,可以获得最高的再生效率.组培苗切片在MS(1/2N) ZT4.0mg·L-1培养基中直接光照下,分化率可达到76.76%,平均不定芽数为1.26个.  相似文献   
74.
抗逆、丰产夏谷新品种沧谷3号的选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沧谷3号是以鲁谷10号为母本,引F3(日朝谷×80056)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沧谷3号根系发达,茎秆粗壮,抗倒伏、抗旱、抗病能力强,穗大金黄色,叶片功能期长,绿叶成熟,高产、稳产。2001-2002年参加华北地区夏谷区域试验,平均产量4 972.5 kg/hm2,比对照豫谷5号增产0.6%;2002年参加华北地区夏谷区域试验生产试验,平均产量4 812.0 kg/hm2,比对照增产10.1%。2002—2004年在河北省累计推广种植面积达5.5万hm2。  相似文献   
75.
为了探明夏梢对沃柑落果及抑制日灼的效果,本研究于5月-7月对沃柑结果枝进行不同留夏梢数量和时间处理,以不留夏梢作对照。通过观测日灼发生率、落果率、果实品质等来比较防控沃柑日灼的最佳留夏梢时间和数量。结果表明,6月下旬留3根夏梢的结果枝果实日灼发病率(9.63%)和落果率(11.83%)均是最低;对照的日灼发病率为74.93%,落果率为9.80%。6月下旬留3根夏梢的沃柑果实可溶性糖、维生素C和出汁率均显著并高于对照。综上,6月下旬留3根夏梢抑制沃柑日灼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76.
建立葡萄脱毒技术并繁育和推广葡萄良种脱毒苗木,对于广西葡萄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极为重要。本研究团队在广西最先开展了葡萄脱毒技术研究。目前已建立了10种葡萄主要病毒的RT-PCR检测方法,并建立了热处理结合茎尖培养的葡萄脱毒技术,且已成功对‘阳光玫瑰’葡萄、‘夏黑’葡萄和‘巨峰’葡萄三个优良品种的带毒单株进行了脱毒。研究成果有助于进一步推动广西葡萄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7.
以圣安德瑞斯、波特拉和蒙特瑞3种四季草莓为材料,在茂县进行夏季栽培比较试验,通过各品种的农艺性状及果实内、外在品质等指标进行分析对比以及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圣安德瑞斯的长势最好;圣安德瑞斯的果实虽然大而重但糖酸比较低,口感较差,风味偏酸,蒙特瑞的固酸比最高,风味最好; 3个品种加权关联度排名依次为蒙特瑞、圣安德瑞斯、波特拉。结论:在茂县及相应高原区域栽培条件下,蒙特瑞的综合适应性最佳。  相似文献   
78.
本试验以嫁接不同矮化中间砧的2年生盆栽金冠苹果树为试材,研究不同矮化砧木对金冠树体及根系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矮化中间砧影响金冠苹果树体及根系的生长发育。中间砧为GM256的金冠苹果,树体高度及新梢生长量最大,除根系直径外,其余根系形态指标也均为最大值,树体矮化效果最差;SH1树体矮化效果最好;SH6矮化中间砧木与接穗亲和性最好,辽砧2号组合的亲和性最差;d≦0.5mm根径级的毛细根为金冠苹果幼树根系中的主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79.
以‘糯米糍’荔枝Litchi chinensis Sonn.空中压条苗为试材,利用根箱栽培研究了周年内3株荔枝幼树根系形态、动态生长以及与地上部枝梢生长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荔枝不同类型的根在形态上差异较大,侧根粗壮发达,生长周期长,可持续生长8~10周;须根纤细茂密,寿命只有2~3周.2株苗的根系周年内有2次大的生长峰和2次小的生长峰,根梢生长表现为交替生长.1株苗在周年内只有1次大的生长峰和4次小的生长峰,根梢生长表现为同步生长.3株幼树根梢比值均在1.0左右,表明地上和地下部等量生长.根系生长峰的出现主要表现为新根数量的增加而非原有根系的延长生长.  相似文献   
80.
为探讨品种更替过程中小麦苗期根冠生物量分配的演变趋势,以历年来黄淮海麦区大面积推广种植的22个冬小麦品种为研究对象,采用砂培的方法进行幼苗培养,分析小麦种子萌发后不同时间根、冠生长及生物量分配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冬小麦种子萌发后第3天幼苗根数在品种间无显著差异,第9天、第15天随着品种更替的进行呈现出显著下降的趋势,现代品种初生根数目显著低于早期品种。在第3天、第9天、第15天,小麦苗期幼苗生长随品种更替呈现不同的变化趋势,芽长显著下降,但根长无显著差异。可见,冬小麦苗期芽干质量在品种改良过程中未发生明显变化,而根干质量和根冠比呈现出显著下降的趋势,冬小麦苗期现代品种地上部分分配到更多的生物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