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20篇
  免费   282篇
  国内免费   599篇
林业   47篇
农学   194篇
基础科学   135篇
  1375篇
综合类   1931篇
农作物   127篇
水产渔业   33篇
畜牧兽医   1706篇
园艺   73篇
植物保护   80篇
  2024年   38篇
  2023年   110篇
  2022年   186篇
  2021年   299篇
  2020年   266篇
  2019年   241篇
  2018年   151篇
  2017年   234篇
  2016年   237篇
  2015年   194篇
  2014年   281篇
  2013年   341篇
  2012年   456篇
  2011年   393篇
  2010年   278篇
  2009年   309篇
  2008年   205篇
  2007年   270篇
  2006年   235篇
  2005年   180篇
  2004年   121篇
  2003年   105篇
  2002年   59篇
  2001年   69篇
  2000年   51篇
  1999年   50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35篇
  1996年   32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33篇
  1993年   37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5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5篇
  1977年   3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2篇
  1973年   1篇
  1956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01.
设计套式引物,内套引物含有BamHⅠ/XhoⅡ酶切位点,采用RT-PCR技术扩增猪戊型肝炎病毒(UEV)结构蛋白基因ORF2部分片段,长度为634bp,将其克隆于PGEX-T载体,测序结果表明插入的片段属于戊型肝炎病毒ORF2部分,将该片段插入PproEXHTb表达载体,经酶切鉴定证实获得了重组表达质粒。将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BL21,经1mmol/L IPTG诱导,得到表达,表达蛋白分子量为27Ku,以包涵体形式存在。Western blot分析表明,该蛋白可以与猪戊型肝炎阳性血清反应,表明该蛋白具有良好的反应原性。  相似文献   
102.
从湖南3个高热病发病猪场11头病死猪的病料组织中均分离出了大肠杆菌,经血清学鉴定,鞭毛抗原(K88、K99、987P和F41)全为阴性反应。经过157种菌体抗原血清学检测,血清型为5、6、15、22、32和83型。药物敏感试验结果表明,分离的大肠杆菌对大多数常用药物耐药,对氟喹诺酮和头孢类药物敏感。将其中4头猪原代分离的大肠菌培养物以原倍(2×107个/mL)、104和108稀释的菌液分别感染18~22 g小白鼠,原倍菌液感染的小白鼠12/30在感染后24 h内出现死亡,而104和108稀释菌液感染的小白鼠均健活;将未经除菌的病死猪组织悬液、过滤除菌的组织悬液、大肠杆菌、过滤除菌的组织悬液及大肠杆菌分别感染30日龄左右的健康小猪,除未经除菌的组织悬液感染猪3/3发病,2/3死亡外,其余所有感染猪只出现体温升高,升幅达1~2℃,减食,精神萎靡,但没有死亡;将死亡猪再次分离到的大肠杆菌感染小白鼠和猪,小白鼠12/15出现死亡,感染猪只出现体温升高(超过1℃),没有出现死亡。结果证明:大肠杆菌在高热病的发病过程中只起协同诱发作用,引起猪发病死亡的真正原因可能是病毒感染。  相似文献   
103.
2004~2005年上海和江苏3家猪场发生仔猪急性死亡,用ELISA鉴别试剂盒证明为猪瘟感染。用PK15细胞分离病毒,传代至第3代无细胞病变,RT-PCR扩增E2基因为阳性,扩增片段经纯化后克隆入T载体并进行序列测定。通过DNAStar软件对3株病毒的基因序列进行了比较,同时构建了系统进化树,结果表明,三株病毒分离株均扩增出269bp片段并且核苷酸序列100%同源,这3株与Alfort、Shimen株、兔化弱毒株(HCLV)和Brescia4个标准毒株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均在90%以上,说明在江苏、上海地区分离得到的3株猪瘟病毒与流行毒株在基因序列上没有发生大的变异。  相似文献   
104.
Resource recycling and the proper treatment of animal waste to reduce its environmental impact are currently important issues for the livestock industry. A microbial fuel cell (MFC), a new type of bioreactor, is expected to play roles in both waste‐water purification and energy recovery. However, the generation of electricity from cow waste has not yet been examined. In this study, using an MFC, we examined the possibility of generating electricity from dairy‐cow waste slurry, and analyzed the properties of the treated slurry as liquid manure for resource recycling. The MFC treatment of the slurry generated electricity in a dose‐dependent manner, and the maximum power output by the MFC from a 1 g of chemical oxygen demand/L slurry was 0.34 mW/m2. After the MFC treatment, 84% of the biological oxygen demand in the slurry was removed and three essential fertilizer elements (nitrogen, phosphorus, and potassium) were retained at 84, 70, and 91% levels, respectively. The amount of ammonia nitrogen in the slurry, as an element of fast‐release fertilizer, was increased by 1.9‐fold. Although the treated slurry displayed properties that made it preferable as liquid manure, further studies to improve the electrical power output by the MFC are required for practical use.  相似文献   
105.
9株猪瘟分离毒株的致病特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9株临床表现强、中、低致病特点的猪瘟野毒分离株第3代细胞毒作为种毒,按3mL/头剂量分别注射猪瘟抗原及抗体阴性猪,再用上一代传代猪发病后的血毒作为下一代接毒用种毒接种试验猪1头或2头,或上一代传代猪发病后,同圈放入1头或2头试验猪进行同居感染.如此进行,GDGZ1/95、BJCY1/96和JL1/94传至8代;FJFQ1/99传至7代;HeBHH1/95、HeNBY1/96、BJTX3/96、GXBH1/98和HeNXH2/98传至3代.结果显示:上述分离株传至3~5代过程中均表现出毒力增强的趋势,从3~5代传代到8(7)代的过程中毒力进一步增强并保持稳定,且均超过了标准石门强毒株的发病特点.所有试验猪均出现较典型的猪瘟临床症状,解剖后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病理变化,死后或解剖后的各种脏器经HCFA检查均为强阳性,这种现象进一步证实了猪是猪瘟病毒的敏感动物,各毒株之间毒力没有明显差异.对其中7株分离株传代血毒部分代次E2基因主要区域进行序列分析,结果仅GDGZ1/95株从F1~F8代中的F6代有2个核苷酸的差异,引起1个相应氨基酸的变异,其余毒株的不同代次没有碱基发生变异,初步说明猪瘟病毒基因型表现相对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6.
为防止抗菌药物在动物性食品中的残留,以枯草芽孢杆菌为受试菌,建立一种检测活体动物尿液中抗菌药物残留的快速筛选拭子法,进行宰前活体检疫.添加试验测定猪尿液中5类抗菌药物最低检测限分别为:β-内酰胺类青霉素和氨苄青霉素均为0.05mg/L;氨基糖苷类庆大霉素0.05mg/L、新霉素0.4mg/L;四环素类金霉素0.1mg/L;大环内酯类红霉素0.05mg/L和氟喹诺酮类恩诺沙星0.2mg/L.各抗菌药物添加回收率范围均在64.0%~107.7%,变异系数均小于15%.假阴性结果显示,除青霉素(5%)和氨苄青霉素(4%)出现假阴性外,红霉素、庆大霉素、新霉素、恩诺沙星和金霉素均未出现假阴性.与国外同类试剂盒比较,结果显示两者对10种抗菌药物的检测限一致.  相似文献   
107.
规模化猪场脑心肌炎病毒感染的血清学调查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脑心肌炎病毒(EMCV)可引起猪的脑炎、心肌炎和母猪繁殖障碍,该病已在世界上多个国家暴发和流行。我国对EMCV及其所致疾病的研究工作还处于起步阶段,为了揭示EMCV在我国规模化猪场的感染情况,我们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2005-2006年间采集自全国13个省市46个规模化猪场的3250份血清样本进行了EMCV抗体检测,结果显示,各省阳性率在39.64%~90%之间,平均抗体阳性率为72%,监测的46个猪场都存在EMCV感染,猪场感染阳性率为100%;对不同生长阶段猪群检测结果表明,EMCV抗体阳性率随猪龄的增长而升高,且不同生长阶段猪抗体阳性率差异极显著;成年公猪的抗体阳性率高于成年母猪。本项调查表明,我国规模化猪场已经普遍感染EMCV,这应引起我国养猪业警惕,并做好该病的综合防控。  相似文献   
108.
猪瘟病毒、猪细小病毒、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及猪伪狂犬病病毒均能导致猪繁殖障碍,对养猪生产影响很大。本研究通过设计4对针对这4种病毒的特异引物建立了多重PCR方法,分别对其最佳反应条件、特异性及敏感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其敏感性可达到CSFV 10 TCID50,PPV 10TCID50,PRRSV 1 TCID50,PRV 100 TCID50 CSFV 10TCID50,PPV 10TCID50,PRRSV 1 TCID50,PRV 100 TCID50。同时具有较好的特异性,对猪瘟病毒石门株、猪瘟病毒兔化弱毒株、PRV闽南A株、PPV弱毒疫苗株、PRRSV KY 35株及PRRSV B13株6个毒株均能扩增出相应的片段,而BVDV、BDV均未扩增出相应的片段。本方法的建立对于这4种病毒病的早期快速检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9.
通过细菌内同源重组的方法成功构建了表达H3N2亚型猪流感病毒血凝素的重组腺病毒。首先将血凝素基因亚克隆到穿梭载体质粒pAdeno Vator-CMV5-IRES-GFP上,与腺病毒基因组质粒pAdeno Vator△E1/E3共转化大肠杆菌BJ5183菌株,经细菌内同源重组产生重组腺病毒质粒pAd—HA—GFP。将该重组质粒转染293细胞以包装重组腺病毒。根据报告基因GFP的表达及Western-blot分析,证明获得了可正确表达猪流感病毒血凝素的重组腺病毒rAd—HA—GFP。重组腺病毒经一次性腹腔注射接种昆明鼠,2周后可检测到血凝抑制抗体,并且抗体至少可以持续12周,证实重组腺病毒介导表达的血凝素蛋白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可诱导小鼠产生高滴度的特异性抗体。  相似文献   
110.
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aqMan荧光定量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和猪肌动蛋白的基因序列设计合成了引物和探针,通过对荧光定量RT-PCR反应条件的优化,建立了TaqMan荧光定量RT-PCR检测TGEV的方法。同时对37份现地病料进行检测并与常规RT-PCR方法、TGEV抗原快速检测试剂盒比较。结果,该方法的检测敏感性达到15.3拷贝/μL,且具有很好的特异性和重复性,而常规RT-PCR方法只能检测到1.53×103拷贝/μL。对37份现地病料的检测结果也表明该法(检出17份)比常规RT-PCR方法(检出12份)和TGEV抗原快速检测试剂盒(免疫层析法,检出10份)的敏感性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