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篇
  免费   0篇
林业   1篇
农学   9篇
综合类   53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35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水培豆瓣菜净化猪场沼液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沼液在豆瓣菜水培中的有效利用及豆瓣菜净化沼液达标排放的可行性,采用豆瓣菜浮床栽植在不同浓度的沼液中,分析沼液氨氮、TN、TP、TK、COD的含量变化和豆瓣菜植株相关生长指标及营养指标。结果表明,豆瓣菜水培能明显降低沼液中氨氮、TN、TP、TK、COD含量,对沼液中氨氮、TN、TP、TK和COD去除率最高的处理组分别是D4、D4、D4、D3和D4,去除率依次为42.45%、38.91%、33.41%、28.79%和87.61%,可见在一定范围内豆瓣菜对低浓度沼液中的氨氮、TN、TP、COD去除率更高,尤其对COD有很强的去除效果。D2处理水培豆瓣菜21 d后氨氮达到我国规定的集约化畜禽养殖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是净化效益最佳处理组。D3有利于豆瓣菜株高和根部生长,在21 d时植株生长最旺盛,42 d时鲜质量达4.11 kg/m~2,和D2差异不显著。高浓度沼液会降低豆瓣菜中可溶性糖含量;D3中可溶性蛋白含量最高,达3.97 mg/g,极显著高于CK1;D2中维生素C含量显著大于其他沼液处理组,达到256.49 mg/kg;各处理组的豆瓣菜硝酸盐含量和亚硝酸盐含量都符合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72.
不同次数嫁接对豆瓣菜扦插苗生理特性和硒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盆栽试验,在土壤硒含量为10 mg/kg条件下,以西兰花为砧木,豆瓣菜为接穗,研究一次嫁接、二次嫁接以及三次嫁接后扦插对豆瓣菜生理特性和硒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多次嫁接有利于豆瓣菜扦插苗生物量及可溶性糖质量分数的提高,在三次嫁接处理下,豆瓣菜根系、茎秆以及叶片的生物量分别较对照提高266.84%、256.49%、174.03%。与豆瓣菜自根苗相比,不同次数嫁接在显著提高豆瓣菜扦插苗叶绿素a、叶绿素b以及类胡萝卜素质量分数的同时,降低其叶绿素a/b值。此外,豆瓣菜扦插苗的CAT活性随嫁接次数的增加呈上升趋势,而SOD活性、POD活性以及丙二醛(MDA)含量则均呈下降趋势。豆瓣菜扦插苗对硒的吸收特性,一、二、三次嫁接显著提高豆瓣菜根系的硒含量,并分别较对照提高7.05%、6.84%和6.47%,但其地上部分的硒含量及转运系数均随嫁接次数的增加呈下降趋势,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硒向地上部分的转移。尽管如此,由于嫁接显著促进豆瓣菜干物质的积累,这导致豆瓣菜扦插苗各部位的硒积累量均显著高于对照,并随嫁接次数的增加呈上升趋势。其中,三次嫁接使豆瓣菜扦插苗根系及地上部分的硒积累量达到最大值,分别较对照提高290.44%和110.08%,有利于豆瓣菜扦插苗对硒的积累。  相似文献   
73.
连少博  王霞  吕莹  金静  秦曙 《农药学学报》2020,22(3):504-509
为评价啶酰菌胺在豆瓣菜生产上应用的安全性,采用QuEChERS方法进行样品前处理,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LC-MS/MS) 进行定量分析,检测了豆瓣菜中啶酰菌胺的最终残留量,对2种膳食食谱下的长期摄入风险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在添加水平范围内,在豆瓣菜空 白样品中添加啶酰菌胺的平均回收率为89%~100%,相对标准偏差为5%~12%。GAP条件下,最终残留量为0.16~37.1 mg/kg。普通人群啶酰菌胺的国家估计每日摄入量 (NEDI) 为1.215 1 mg/(kg bw),风险商为48.2%,表明其对一般人群健康产生的风险是可接受的,同时,使用WHO提供的单独每种农产品膳食量进行计算,啶酰菌胺每日摄入量为0.083 0 mg/ (kg bw),风险商为3.3%。经过对比分析,推荐使用WHO提供的膳食食谱数据进行长期膳食风险评估。  相似文献   
74.
对旱地设施栽培的豆瓣菜进季了品种比较试验、密度试验和肥料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豆瓣菜旱地设施栽培应选江西豆瓣菜,以行距10 cm、穴距10 cm种植,每667 m2施基肥25 kg方可获得较高产量。  相似文献   
75.
豆瓣菜又名西洋菜,以其鲜嫩的茎叶供食用,清香可口,营养丰富,采收上市期正值冬春绿叶菜供应偏少的季节,市场销路较好。长江中下游地区一般于9月至翌年3月设施栽培供应市场,前茬种植番茄等旱生蔬菜,通过水旱轮作达到洗盐压盐、有效治理大棚设施连作障碍的目的,是一种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并重的高效设施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76.
使用微波消解-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豆瓣菜中铬(Cr)、铅(Pb)、镉(Cd),前处理方法采用硝酸+过氧化氢作消解试剂,并进行赶酸处理。结果表明,Cr的方法检出限为0.001 30 mg/kg,在基体改进剂NH_4H_2PO_4存在下,Pb、Cd的方法检出限分别为0.003 80、0.000 22 mg/kg,线性相关系数分别为1.000、0.999、0.999;选取GSB-6菠菜(GBW10015)和GSB-26芹菜(GBW10048)成分分析标准物质进行质控测量,3种元素的测定值均在标准值所在范围,且相对标准偏差<5.0%。该方法前处理操作简单,无需高氯酸的介入且检测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77.
张凤银 《长江蔬菜》2013,(18):77-80
在蕹菜和豆瓣菜种子萌发期间,用7种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胁迫处理,分析不同浓度盐胁迫下种子萌发指标和幼苗生长指标的变化,比较蕹菜和豆瓣菜对盐胁迫的响应。试验结果表明,随NaCl浓度增加,蕹菜和豆瓣菜的种子萌发指标均呈下降趋势。蕹菜在1.5%NaCl胁迫下,仍有24%的萌发率,而豆瓣菜在0.9%以上的NaCl胁迫下,种子完全不能萌发:低浓度NaCl促进豆瓣菜幼苗根和芽的生长,而对蕹菜幼苗的影响不显著,'-3NaCl浓度超过0.6%时.显著抑制蕹菜幼苗生长:NaCl浓度超过013%,显著抑制豆瓣菜幼苗的生长。随盐胁迫程度的增加,降低蕹菜和豆瓣菜种子萌发力.抑制幼苗生长.且豆瓣菜的耐盐性能较蕹菜低。  相似文献   
78.
李婷婷 《长江蔬菜》2013,(18):120-123
豆瓣菜为试验材料,采用叶面喷施硒肥方式,研究了不同浓度硒对豆瓣菜生长、营养品质以及硒积累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硒对豆瓣菜SPAD值、DPPH.清除率及类胡萝卜紊、可溶性糖含量生理指标有一定的促进效应.但对可溶性蛋白、硝酸盐、粗纤维、总黄酮和总酚含量具有抑制作用。豆瓣菜中总硒含量随硒处理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同一浓度硒肥处理下,第二茬总硒含量高于第一茬。本试验中,以0.2mL/L硒处理为最佳叶面喷施浓度。  相似文献   
79.
西洋菜俗称豆瓣菜,属稀有特菜品种,具有质地脆嫩,风味独特,富含营养等特点.栽培容易,生长迅速,产量高,经济效益好,很有发展前途.  相似文献   
80.
西洋菜     
品种介绍西洋菜又名豆瓣菜,原产于欧洲;刚被列入2008年北京“奥运会特供蔬菜确定品种”。其营养比较全面,富含维生素、蛋白质、纤维素、钙、磷、铁,还含有多种氨基酸。其性甘、味凉,有清热润燥的作用,被认为是能润肺止咳、益脑健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