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561篇
  免费   836篇
  国内免费   1263篇
林业   770篇
农学   1701篇
基础科学   188篇
  860篇
综合类   8978篇
农作物   941篇
水产渔业   678篇
畜牧兽医   4157篇
园艺   1051篇
植物保护   1336篇
  2024年   299篇
  2023年   955篇
  2022年   973篇
  2021年   1023篇
  2020年   794篇
  2019年   961篇
  2018年   481篇
  2017年   649篇
  2016年   791篇
  2015年   696篇
  2014年   910篇
  2013年   852篇
  2012年   1184篇
  2011年   1222篇
  2010年   1083篇
  2009年   1151篇
  2008年   1289篇
  2007年   1004篇
  2006年   812篇
  2005年   718篇
  2004年   503篇
  2003年   409篇
  2002年   329篇
  2001年   280篇
  2000年   201篇
  1999年   164篇
  1998年   145篇
  1997年   94篇
  1996年   114篇
  1995年   96篇
  1994年   75篇
  1993年   63篇
  1992年   70篇
  1991年   92篇
  1990年   64篇
  1989年   67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6篇
  1980年   2篇
  1977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绿色饲料添加剂——壳聚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壳聚糖(Chitosan)又称可溶性甲壳素、甲壳胺,该物质是甲壳素的有效成分之一,是甲壳素脱乙酰后的产物。甲壳素(Chitin)又名甲壳质、几丁质、壳多糖、明角质,于1881年法国学者布拉克诺首次从菌类提取出来,是自然界产量仅次于纤维素的天然产物,广泛存在于低等动物尤其是节肢动物(如真菌、  相似文献   
22.
本试验测定了pH、温度和EDTA对纯化的绵羊的瘤胃微生物胞外蛋白酶活性的影响,并用一已知氨基酸排列顺序的肽段(由15个氨基酸组成)作为底物,进一步测定了蛋白酶的酶切位点。结果表明,(1)纯化蛋白酶的最适pH在6.0~6.5之间,最适温度为40℃左右。(2)不同浓度的EDTA(浓度分别为1,10,25,50,75和100mM)对蛋白酶活性没有影响,因而该酶属于丝氨酸蛋白酶类。(3)纯化蛋白酶是一种内肽酶,其酶切位点在组氨酸—酪氨酸(?)、天冬氨酸—丙氨酸(?)、亮氨酸—赖氨酸(?)和(或)缬氨酸—赖氨酸(?)相连的肽键。(4)胰蛋白酶和纯化的蛋白酶虽同属丝氨酸蛋白酶类,但前者对底物具有高度的专一性,后者对底物的专一性不强,这是瘤胃内饲料蛋白质强烈降解的主要原因之  相似文献   
23.
生物活性添加剂的应用甘肃省饲草饲料研究所刘乾,王勤本世纪以来,生物技术的发展带来了工农业的巨大革命。饲料工业也不例外,如遗传育种学家培育出了高产低毒饲料作物,发酵专家研制了新型蛋白饲料及新型抗生素、维生素等等。最引人注目的是大量生物活性物质做为饲料添...  相似文献   
24.
用分光光度法对耐贮名果瓯柑AAO、POD和PPO活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瓯柑的AAO活性在全熟时最低,PPO活性在全熟时有一峰值。这两种酶活性变化均较缓慢,与其耐贮性有一定的关系。POD活性变化也是瓯柑衰老的一个参数。  相似文献   
25.
合成了14个含有 N-莰-2-基的磷酰胺和硫代磷酰胺类化合物,用红外、核磁及元素分析确定其结构,并探讨了~(31)Pδ值的规律性变化。初步生物试验表明,磷酰胺类化合物对水稻发芽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中化合物Ⅱ1的活性大于对照药剂抗倒胺但低于多效唑。  相似文献   
26.
27.
产毒多杀性巴氏杆菌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产毒多杀性巴氏杆菌 (T Pm)是引起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的主要病原菌。对 T Pm的检出及高效疫苗的研制是根除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的关键。产毒多杀性巴氏杆菌毒素是一种皮肤坏死毒素 ,也是一种活性很强的有丝分裂原 ,单独就可引起细胞 DNA的合成及分裂。基于此毒素的特性 ,已经建立了诸如豚鼠皮肤坏死实验、小鼠致死实验、细胞促生长实验、胎牛肺细胞毒性实验、EL ISA及 PCR等方法来检测产毒多杀性巴氏杆菌。随着人们对产毒多杀性巴氏杆菌毒素活性的研究 ,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的疫苗也逐渐向更安全、有效的毒素疫苗发展。文章主要对 T Pm的检测方法、毒素生物学活性及疫苗的发展进行了概述  相似文献   
28.
29.
30.
从BL21(DE3)E.coli菌株中以PCR的方法扩增得到了与T7RNA多聚酶(T7RNApolymerase,T7pol)基因大小一致的DNA片断。将PCR产物纯化后直接克隆到pGEM—T载体中,经酶切鉴定和DNA序列分析表明克隆得到了正确的T7pol基因。将T7pol基因亚克隆入pET-28b( )中,构建得到原核表达质粒pET28T7。该质粒的BL21(DE3)pLysS转化菌在IPTG的诱导下可表达约98800的蛋白,这与T7pol的相对分子质量一致。将该质粒转化DH5α、JMl09、HBl01、BL21(DE3)和BL21(DE3)pLysS等5种不同的宿主菌,仅有转化T7pol酶活性受到抑制的宿主菌BL21(DE3)pLysS才能得到转化子,而其余4种T7T7pol酶活性不受抑制的E.coli宿主菌不能得到转化子。pET28T7原核表达质粒这种仅能在T7pol酶活性受到抑制的宿主菌中才能存活的现象说明本试验所克隆的T7pol基因能正确表达出具有RNA转录酶活性的蛋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