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7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65篇
林业   14篇
农学   12篇
基础科学   1篇
  23篇
综合类   197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565篇
园艺   10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52篇
  2011年   62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59篇
  2008年   61篇
  2007年   57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41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21.
根据GenBank已知的H6N1亚型流感病毒的NA基因序列,设计扩增NA基因的特异性引物,通过RTPCR技术扩增5株H6N1亚型禽流感病毒NA基因序列,并将其克隆到pMD18-T载体后进行了测序分析.同时通过生物学软件对5株禽流感病毒NA基因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5株禽流感病毒NA基因全长1 410 bp,编码47...  相似文献   
22.
禽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分离株理化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禽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河南分离株IBV-HN05对各种理化因素的敏感性。[方法]IBV-HN05经过热、酸碱、胰蛋白酶、乙醚、氯仿、甲醛等理化因素处理后接种10日龄非免疫鸡胚,以EID50或鸡胚矮化为判断指标,确定各种理化因素对IBV-HN05的敏感性。[结果]IBV-HN05在56℃温度条件下45 min可被灭活,耐酸碱,pH值2.5和10.5的环境能存活3 h,对浓度1%胰蛋白酶有一定的耐受性,浓度20%乙醚作用24 h能部分被灭活,浓度5%氯仿和浓度1%甲醛作用30 min即可灭活该病毒。[结论]IBV的理化特性因毒株的不同而异。  相似文献   
23.
禽流感(AI)是由A型禽流感病毒(AIV)引起的一种发生于禽类的病毒性传染病。笔者以杂交瘤技术研制抗AIV共同抗原的特异单克隆抗体,旨在建立一种双抗体夹心ELISA方法快速检测AIV,以便为A型AIV的快速诊断技术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4.
25.
对近年来山东省内鸡沙门氏菌病进行了调查,并对典型的沙门氏菌做了生化鉴定和药物敏感试验。调查表明沙门氏菌病在小规模养殖场的发生呈上升趋势,常与大肠杆菌病、新城疫和鸡球虫病混合感染。对所分离的沙门氏菌株鉴定表明,70%为副伤寒沙门氏菌,也有鸡白痢沙门氏菌的存在。药敏试验结果表明沙门氏菌对传统的防治细菌性药物产生了多重耐药性,这说明细菌耐药性的产生和发展与抗生素长期反复使用和盲目使用有密切的关系。本文为更有效地防控细菌性疫病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6.
为了探讨鸵鸟对H5亚型禽流感灭活疫苗的免疫原性,做好鸵鸟禽流感的防控工作,采用哈尔滨兽医研究所研制的重组H5N1亚型禽流感疫苗,不同剂量免疫鸵鸟,用HI方法检测母源抗体和免疫抗体,根据母源抗体的衰减和免疫抗体的消长规律确定首免和再免日龄.结果表明,雏鸵鸟母源抗体能维持约3周~8周;8周龄时分组首免,C1组产生的免疫反应优于C2组,抗体峰值能达到7.50 log2,维持时间为9周左右;17周龄时C1组以3.0 mL/羽进行二免,2周后抗体达到7.40log2,3周~7周抗体维持在高峰值,最高达8.80log2,以后逐渐下降,有效抗体水平能维持至接种后25周左右.二免后25周进行三免,以5 mL/羽三免后2周抗体可达到9.80log2,2周~4周抗体维持在最高峰,以后缓慢下降,期间抗体时有起伏,但有效抗体水平约可维持1年时间.三免后45周内抗体水平合格率均在70%以上.根据抗体消长规律,初步推荐了鸵鸟的免疫程序.  相似文献   
27.
选择S1基因做为目的基因,运用RT-PCR技术分别扩增12株以非免疫鸡胚繁殖并通过超速离心浓缩的鸡胚尿囊液中的IBV,所用引物为IBVBeaudette株S1基因两侧的对应序列,跨幅为1.72kb。结果6株IBV毒株(SAIB3、F、D41、M41、H52、Holte)扩增出了长约1.7kb的S1基因片段,而另6株IBV毒株虽经4次RT-PCR重复后也显阴性。用HaeⅢ内切酶对6个毒株的RT-PCR产物进行酶切,结果显示M41、H52、D413个IBV毒株的S1基因包含两个HaeⅢ位点,F株与Holte株S1基因包含1个HaeⅢ位点,而SAIB3株S1基因则已丢失HaeⅢ位点。实验结果表明:运用RT-PCR技术检测IBV时,由于S1基因的核酸序列具有较高的变异率,因此S1基因不宜做为目的基因。  相似文献   
28.
近年来禽流感的大范围流行,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并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因此禽流感的研究越来越被人们重视。本文就目前禽流感流行状况、检测方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9.
利用昆虫杆状病毒表达系统制备了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AIV)HA蛋白、类病毒脂质体和病毒样颗粒,分别作为包被抗原,建立了相应的检测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抗体的ELISA方法。特异性试验、敏感性试验、重复性试验和稳定性试验结果表明,利用3种抗原包被所建立的ELISA方法均具有良好的重复性和稳定性,批间和批内变异系数均小于10%,但单独表达的HA蛋白和类病毒脂质体特异性更好,而且类病毒脂质体有更高的免疫反应性,与灭活全病毒相比安全性更高,故在H5N1亚型AIV抗体水平检测方面更具有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0.
《Veterinary microbiology》2015,175(2-4):244-256
The location and number of glycosylation in HA proteins exhibit large variations among H5 subtype avian influenza viruses (AIVs).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glycosylation in the globular head of HA on the pathogenicity and antigenicity of H5N1 AIVs, seven rescued AIVs differing in their glycosylation patterns (144N, 158N and 169N) within the HA globular head of A/Mallard/Huadong/S/2005 were generated using site directed mutagenesis. Results showed that loss of glycosylation 158N was the prerequisite for H5 AIV binding to the α2,6-linked receptor. Only in conjunction with the removal of the 158N glycosylation, the H5 AIVs harboring both 144N and 169N glycosylations obtained an optimal binding preference to the α2,6-linked receptor. Compared with the wild-type virus, growth of viruses lacking glycosylation at either 158N or 169N was significantly reduced both in MDCK and A549 cells, while replication of viruses with additional glycosylation 144N was significantly promoted. Mutant viruses with loss of 158N or 169N glycosylation sites showed increased pathogenicity, systemic spread and pulmonary inflammation in mice compared to the wild-type H5N1 virus. In addition, chicken studies demonstrated that inactivated de-glycosylation 169N mutant induced cross-reaction HI and neutralization antibody against various clades of H5N1 AIVs. Moreover, this type of glycan pattern vaccine virus provided better cross-protection in chickens compared to wild-type vaccine virus. Thus, the glycosylation alteration of HA should be considered in the global surveillance and vaccine design of H5 subtype AIV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