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9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44篇
林业   63篇
农学   34篇
基础科学   5篇
  383篇
综合类   219篇
农作物   59篇
水产渔业   24篇
畜牧兽医   77篇
园艺   58篇
植物保护   25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43篇
  2016年   44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73篇
  2012年   56篇
  2011年   54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63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68篇
  2006年   54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61.
为探究利用CRISPR/Cas13a系统获得抗马铃薯X病毒(potato virus X,PVX)马铃薯的可行性,通过设计靶向PVX中TGBp1基因的小向导RNA(small guide RNA,sgRNA),构建CRISPR/Cas13a基因编辑载体,以马铃薯栽培种Désirée为受体材料进行稳定遗传转化,并通过机械摩擦接种法鉴定转基因植株对PVX的抗性。结果显示,成功构建了靶向PVX的PVX-Cas13a载体,并获得了表达Cas13a的转基因马铃薯植株,对其中3个高表达Cas13a的株系进行PVX抗性鉴定,发现在接种PVX 10~20 d后,转基因植株系统叶上无明显发病症状,且PVX积累量均显著低于未接种PVX对照。表明靶向PVX的CRISPR/Cas13a系统能够有效抑制该病毒的积累,这为马铃薯抗PVX育种提供了一条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862.
猪生殖和呼吸综合征中国分离株ORF7基因的克隆及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利用对应于ATCCVR-2332及LVORF7基因保守序列的1对均为28个碱基的引物10011PCS、1010PCR对PRRSV中国分离株B13进行RT-PCR,结果扩增出了1条包括完整ORF7基因的510bp的DNA片段。纯化此扩增产物,并对其进行EcoRI/PstI双酶切,与用EcoRI、PstI双酶切及碱性磷酸酶处理的PUC18载体连接。转化大肠杆菌。结果得到了1个B13ORF7基因与PUC18载体的重组质粒PUC18B13ORF710。通过EcoRI/PstI及PCR证明此重组质粒即为B13ORF7基因与PUC18载体的重组质粒。从而为ORF7基因及所表达的核衣壳蛋白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63.
基于海口市动物基因工程重点实验室获得的牛乳状瘤病毒13型(BPV-13)基因组序列信息(GenBank登录号:KM258443.2),以基因组为模板,扩增E5基因片段,将其连入pEGFP-N1质粒,构建重组质粒pEGFP-E5-N1,测序正确后瞬时转染HEK293细胞,应用荧光显微镜、流式细胞仪、Western blotting 鉴定融合蛋白的表达。结果显示,E5片段大小为135 bp;重组质粒pEGFP-E5-N1构建正确;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转染重组质粒pEGFP-E5-N1的HEK293细胞,可见明亮的绿色荧光;流式细胞术分析结果显示,转染重组质粒pEGFP-E5-N1 48 h后,约55.59% 的细胞表达绿色荧光蛋白;Western blotting结果表明,表达的融合蛋白大小约为32 ku。本试验结果为下一步研究E5基因的作用机理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64.
‘陇薯13号’是以K299-4为母本,L0202-2为父本杂交,经系统定向选育而成。该品种晚熟,生育期120 d左右。薯形圆,淡黄皮淡黄肉,薯皮有网纹,芽眼浅,大中薯率93%。薯块含干物质21.74%,淀粉含量16.27%,粗蛋白含量2.26%,维生素C含量19.76 mg/100 g,还原糖含量0.37%。‘陇薯13号’块茎产量1 371 kg/667m2左右,适宜在甘肃省半干旱地区及高寒阴湿、二阴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865.
苹果部分种质资源分子身份证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以国家果树种质兴城梨、苹果圃保存的131份苹果地方品种、育成品种及其野生近缘种为试材,利用TP-M13-SSR标记构建苹果种质分子身份证。【方法】基于TP-M13-SSR指纹图谱,筛选可以将苹果种质区分的引物组合,并对其等位基因进行编码建立种质分子身份证。【结果】(1)从131份材料中随机选取两份材料,对第一次PCR条件进行优化和引物筛选,从32对合成引物中筛选出16对稳定性高和重复性好的TP-M13-SSR引物用于131份苹果属植物指纹图谱构建。(2)16对SSR引物在供试种质间共检测出等位基因326个,每对引物平均检测到等位基因数为20.3个。CH05d04对种质扩增的等位基因数最多为49个,位点期望杂合度最高为0.878;其次是CH01f07a为48个。利用PopGen32软件计算引物的多态性信息含量,16对引物的平均多态性信息含量为0.7558。16对SSR引物可区分供试苹果种质资源数量从11份到71份不等,平均每对SSR引物可区分49份苹果种质,区分率为8.09%-52.21%。其中对苹果种质区分率最高的是CH01f07a,最低的为BGT23b。(3)根据引物扩增的多态性信息含量和对苹果种质的区分率,将两者均较高的引物CH05d04、CH01f07a、CH03d07、CH04e03、CH04h02和CH04g07两两组合,CH04h02和CH01f07a引物组合分辨率最高,可以区分120份苹果种质。继续增加组合中引物数量,在增加到3对引物时,即可将全部苹果种质区分开来。(4)把可以将全部供试苹果种质资源材料全部区分的3对核心引物CH04h02、CH05d04和CH01f07a获得等位基因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并用阿拉伯数字从01开始赋值;将每份材料在3个位点获得的等位基因按照赋值数字编码获得每份供试材料独有的字符串,利用条码技术将每对引物的分子身份证转化成可被机器快速扫描的条码分子身份证。【结论】依据引物扩增的多态性信息含量和对苹果种质的区分率,筛选核心引物组合,区分全部供试苹果地方品种、育成品种及其野生近缘种质资源,并基于指纹图谱构建其可被机器快速识别的分子身份证,使每份种质具有可辨的分子身份证,达到利用最少、最特异引物区分最多苹果种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866.
为了评价橡胶树新品系湛试327-13抗寒性和产胶能力,对建立在广东省新时代农场的湛试327-13生产性系比试验区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湛试327-13在2007~2008年度冬春低温寒害级别为2.10级,与93-114抗寒性相等;对2009~2014年产量分析,湛试327-13株次产是93-114的186%~324%,干胶含量比93-114高10%以上。综合分析,湛试327-13是抗寒性强和产量较高的优良新品系。  相似文献   
867.
试验旨在对环江香猪仔猪腹泻抗性/易感的黏附素13基因(MUC13)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单倍型与仔猪腹泻的相关性进行分析。试验采用高分辨率熔解曲线(high resolution melting,HRM)技术对93头环江香猪腹泻仔猪和95头健康对照仔猪进行基因分型,结合DNA测序对HRM检测结果进行验证,并通过SHEsis在线平台确定其单倍型。结果显示,环江香猪MUC13基因的G224A位等位基因分布频率在腹泻组和对照组间差异显著(P < 0.05),GG、GA和GG+GA基因型分别与AA基因型相比差异均显著(P < 0.05)。A112G、T170C和G164C位点各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在腹泻组和对照组之间差异均不显著(P > 0.05),腹泻组与对照组E位点均为野生纯合基因型。单倍型Ⅹ(GTAC)在腹泻组的分布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1)。因此,MUC13基因G224A位点和单倍型Ⅹ(GTAC)与环江香猪仔猪断奶前腹泻相关。  相似文献   
868.
Root-derived rhizodeposits of recent photosynthetic carbon (C) are the foremost source of energy for microbial growth and development in rhizosphere soil. A substantial amount of photosynthesized C by the plants is translocated to belowground and is released as root exudates that influence the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soil microbial communities with potential inference in nutrient and C cycling in the ecosystem. We applied the 13C pulse chase labeling technique to evaluate the incorporation of rhizodeposit-C into the phospholipid fatty acids (PLFAs) in the bulk and rhizosphere soils of switchgrass (Panicum virgatum L.). Soil samples of bulk and rhizosphere were taken at 1, 5, 10 and 20 days after labeling and analyzed for 13C enrichment in the microbial PLFAs. Temporal differences of 13C enrichment in PLFAs were more prominent than spatial differences. Among the microbial PLFA biomarkers, fungi and Gram-negative (GM-ve) bacterial PLFAs showed rapid enrichment with 13C compared to Gram-positive (GM+ve) and actinomycetes in rhizosphere soil. The 13C enrichment of actinomycetes biomarker PLFA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along with sampling time in both soils. PLFAs indicative to fungi, GM-ve and GM+ve showed a significant decrease in 13C enrichment over sampling time in the rhizosphere, but a decrease was also observed in GM-ve (16:1ω5c) and fungal biomarker PLFAs in the bulk soil. The relative 13C concentration in fungal PLFA decreased on day 10, whereas those of GM-ve increased on day 5 and GM+ve remained constant in the rhizosphere soil. However, the relative 13C concentrations of GM-ve and GM+ve increased on days 5 and 10, respectively, and those of fungal remain constant in the bulk soil. The present study demonstrates the usefulness of 13C pulse chase labeling together with PLFA analysis to evaluate the active involvement of microbial community groups for utilizing rhizodeposit-C.  相似文献   
869.
以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为例,阐述了其"十二五"农业科技工作主要成效,分析了新形势下农业科技工作面临的机遇与挑战,针对性地提出了加强学科建设,构建完备的学科体系;加强人才培养,打造优秀科技创新团队;加强平台建设,着力提升平台条件水平;加强合作交流,营造浓郁的学术氛围;加强科技成果转化,提升科技服务能力等促进"十三五"农业科技工作的对策。  相似文献   
870.
为研究有机无机配施对冬小麦不同时期光合同化物转运分配及产量的影响,以石麦15(SM15)为供试品种,牛粪为有机肥,采用~(13)CO_2标记的方法,设置不施氮肥(CK)、单施尿素(U)、单施牛粪(M)和有机无机配施(U+M)4种施肥方式进行试验。结果表明,~(13)C同化物在挑旗期、开花期主要向茎秆和叶鞘分配,灌浆期则主要向籽粒分配;成熟期约有87.5%的灌浆期同化产物分配到籽粒中,约75.4%的开花期同化产物分配到籽粒中,而仅15.2%的挑旗期同化产物分配向籽粒,灌浆期同化产物对籽粒重的贡献最大。成熟期不同施肥处理间相比,挑旗期及开花期的~(13)C同化物均是不施氮与配施处理向籽粒的分配较多,单施尿素处理滞留于茎鞘中较多;灌浆期13C同化物以单施有机肥与配施处理向籽粒的分配较多,最终配施处理向籽粒分配的挑旗期、开花期、灌浆期的同化产物均较多。单施有机肥处理千粒重较高,单施尿素处理穗数较高,配施处理产量结构更平衡且产量最高。由此可知,有机无机肥配施能促进各时期同化产物向籽粒的分配并有利于产量的提高。本研究结果为有机肥的合理施用及籽粒产量的提高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