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01篇
  免费   104篇
  国内免费   85篇
林业   820篇
农学   83篇
基础科学   23篇
  32篇
综合类   729篇
农作物   89篇
水产渔业   54篇
畜牧兽医   208篇
园艺   120篇
植物保护   3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38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44篇
  2016年   58篇
  2015年   54篇
  2014年   96篇
  2013年   81篇
  2012年   161篇
  2011年   156篇
  2010年   152篇
  2009年   103篇
  2008年   97篇
  2007年   133篇
  2006年   137篇
  2005年   101篇
  2004年   110篇
  2003年   94篇
  2002年   64篇
  2001年   49篇
  2000年   57篇
  1999年   42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37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西藏林芝地区木本园林植物引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藏林芝地区地理环境特殊,以往绿化中园林苗木应用种类少。结合“福建公园”绿化工程,从内地引种59种木本园林植物,对其成活率及长势进行了4年的观察研究。从引种苗木的长势、观赏特性保持度来看,本次引种生长表现良好的植物有紫叶李、四照花等32种,生长表现一般的植物有水杉、白玉兰等8种,生长表现不佳的植物有银杏、桂花等14种,全部死亡的有合欢、木芙蓉等5种。并对影响西藏林芝地区木本园林植物引种的关键因子进行了探讨,其关键因子主要为风害和低温。  相似文献   
992.
松突圆蚧花角蚜小蜂的引种与利用   总被引:17,自引:4,他引:17  
松突圆蚧HemiberlesiapitysophilaTakagi是一种危险的森林检疫性害虫,严重影响松树的生长.松突圆蚧花角蚜小蜂CoccobiusazumaiTachikawa是有效防治松突圆蚧的重要寄生性天敌.我们在借鉴广东省20世纪80年代引进花角蚜小蜂防治松突圆蚧的经验基础上,于2002年5月再从日本引进花角蚜小蜂,共收到花角蚜小蜂种蜂5718只,经过1年多的林间释放和扩繁,已成功定殖,为松突圆蚧的生物防治奠定了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993.
2002年和2005年对WL232、苜蓿王、全能苜蓿、费纳尔、阿尔冈金、苜蓿王、新牧1号进行引种试验,并做了品种比较,筛选适合该地生产的优质、高产的苜蓿品种。结果表明:两年平均产量最高的是阿尔冈金,鲜草产量为27033.13 kg/hm2(干:7009.08 kg/hm2),最低的是WL232,为23770.4 kg/hm2(6004.99 kg/hm2)。鲜干比最小的是全能苜蓿3.83∶1,最高的是霍普兰德4.05∶1。陇东苜蓿、霍普兰德、新牧1号、宁夏苜蓿易感病;综合考虑产草量、鲜干比、茎叶比,阿尔冈金、新牧1号、全能苜蓿较好,但新牧1号抗病性较差。  相似文献   
994.
以当地苜蓿品种盛世做对照,对引自美国、加拿大、法国的5个苜蓿品种WL-323HQ、WL-525HQ、WL-414、阿尔金刚、猎人河进行了连续两年的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引进的5个苜蓿品种在产量、越夏能力、再生速度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较对照品种均具有较好的丰产性,试验初步筛选出适合武汉地区种植的苜蓿品种是WL-414、WL-323HQ和WL-525HQ.  相似文献   
995.
菏泽牡丹引种温州光合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菏泽地区的6个品种牡丹进行了引种,对其在不同栽培方式下的光合指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盆栽还是地栽,‘大棕紫’均表现出较高的净光合速率。‘鲁荷红’、‘大棕紫’、‘迎日红’、‘胜葛巾紫’4个品种盆栽牡丹净光合速率均低于地栽牡丹净光合速率,‘肉芙蓉’、‘十八号’2个品种盆栽牡丹净光合速率却均高于地栽牡丹净光合速率。通过对各光合指标综合分析,‘大棕紫’在引种栽培中表现最好。  相似文献   
996.
在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县西北部山区较高海拔山地以巨尾桉、巨桉、巨赤桉为对照,开展了邓恩桉的引种造林试验。结果表明:邓恩桉在该地区有较好的生长量和抗寒能力,在海拔高度500 m以上的区域邓恩桉基本能适应,2~3年生时,年平均树高、胸径和林分蓄积生长量分别达2.6~3.3 m、3.5~4.0 cm和8.2~23.6 m3/hm2,均超过福建省巨尾桉、尾巨桉短周期工业原料林生长量指标。初步认为,邓恩桉适合在该区海拔不超过700 m、立地等级为Ⅱ类或Ⅱ类以上的立地上造林。  相似文献   
997.
酒竹的个体生长发育规律及其相关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酒竹钩梢带篼移植后枝叶数量分布和酒竹笋个体生长发育的可塑性规律进行了研究,探讨了基于个体生长的经验模型参数的特征。结果表明:去除顶端优势并经过1 a多恢复生长的酒竹,其各枝盘的枝叶数量分别与枝盘号存在着乘幂关系;钩梢后的酒竹植株自身具备补偿作用,这种补偿作用对酒竹适应我国半干旱区生境十分关键,钩梢后剩余留枝盘数与累积枝叶数量占完整植株枝叶数量比例的关系可用二次函数表达;枝叶数量的密度分布函数可直接运用Weibull和Gamma概率密度函数进行拟合,拟合效果较好。可以利用胸径参数进行酒竹地上部分各构件生物量的预测,但1年生竹秆和2年生竹枝没有达到相关。酒竹出笋量动态和高生长曲线呈"S"形,根据Logistic动态方程的一阶、二阶导数将出笋时间划分为初期、盛期和末期,进而得到笋-幼竹的高生长方程的3个阶段渐增期、快增期、缓增期;酒竹出笋期约为150 d左右,基本与移植当地的雨季重叠,笋期的第48 51天完成初期,盛期出现在第69 72天,此时出笋速度达到最高峰,末期则出现在第90 93天。在不同的出笋期,酒竹高生长表现出对雨量的可塑性响应:出笋初期以前,酒竹笋发育比较迟缓,特别是渐增期需要25 26 d,而缓增期只需12 d就可完成;盛期酒竹笋的高生长几乎没有渐增期的准备,直接进入直线的快速生长期,且缓增期历时也短,仅为9 10 d;末期酒竹笋表现则与初期的酒竹笋截然相反,其缓增期的明显延长说明受到环境的胁迫。  相似文献   
998.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是农业生物技术中最早实现产业化并取得显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领域,在理论研究和生产实践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通过对国内外组培技术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和发展趋势的分析,指出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优点和我国在该技术领域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99.
针对俄罗斯、蒙古国沙棘品质好、果粒大、产量高的特性,新疆与上述两国毗邻,有着气候相似的地缘优势,经引种试验,在戈壁滩上种植均获得理想效果,说明在新疆引种俄罗斯、蒙古国沙棘品种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000.
在秦岭北坡沣峪林场海拔1850米处引种了8种落叶松,12年的试验表明:日本落叶松表现最好,朝鲜和华北落叶松次之,在发展它们时应注意风折和病虫危害。兴安、西北利亚、波氏和欧洲落叶松引种前途不大,长白落叶松待提高造林成活率后也可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