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87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54篇
林业   231篇
农学   269篇
基础科学   25篇
  60篇
综合类   1000篇
农作物   22篇
水产渔业   18篇
畜牧兽医   46篇
园艺   461篇
植物保护   28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45篇
  2021年   43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43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45篇
  2014年   70篇
  2013年   100篇
  2012年   124篇
  2011年   175篇
  2010年   137篇
  2009年   136篇
  2008年   128篇
  2007年   141篇
  2006年   118篇
  2005年   103篇
  2004年   63篇
  2003年   66篇
  2002年   65篇
  2001年   64篇
  2000年   44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33篇
  1997年   43篇
  1996年   38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28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地被菊花幼苗耐旱性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选用地被菊品种White Snow 10叶龄扦插生根幼苗进行自然失水胁迫和PEG胁迫处理。划分了不同处理萎蔫指数,测定了鲜样质量保持率、叶片水势、叶片溶质渗透势、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结果表明,萎蔫指数划分的主要形态特征因胁迫方法而异。自然失水胁迫8 h为幼苗恢复极限;在恢复极限内复水,幼苗鲜样质量保持率、叶片水势、MDA含量和SOD以及CAT活性的变化规律显著。20%PEG胁迫4 h为恢复极限;复水期间的鲜样质量保持率、叶片溶质渗透势、MDA含量和SOD活性的变化规律显著。综合上述,这2种方法都可以用于地被菊花幼苗耐旱性快速评价;不同的胁迫处理方式可利用的水分状况和生理指标存在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72.
针对目前海口地区菊花栽培规模不断扩大的现象,提出提高菊花栽培技术,让菊花在春节开花的措施。  相似文献   
73.
影响夏菊花品种成花诱导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相似文献   
74.
菊花的微观形态结构与抗蚜虫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导了黄菊(Dendranthema morifolfum)和白菊(Dendranthema indicum)两个品种的菊花对小管长蚜(Macroaiphoniella sanborni[Gillette])又名菊姖长管蚜抗虫性的研究,发现白菊对该蚜虫较有抗性,而较喜欢吸吃黄菊产生为害。两种菊花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中发现白菊花叶片的表皮毛、腺体较多,其叶片上的腊质也较厚,这对抗蚜虫的为害均有利。  相似文献   
75.
菊花幼嫩花瓣愈伤组织的诱导和植株再生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菊花幼嫩花瓣作为供体材料,MS作为基本培养基,在激素组合为6BA1~3mg/L+NAA1mg/L或2,4 D1~3mg/L+KT1mg/L的范围内均能诱导出愈伤组织,但以MS附加6BA2mg/L和NAA1mg/L的诱导率最高,可达100%。将愈伤组织转移到MS+6BA2mg/L+NAA02mg/L的培养基上,分化芽的频率为778%。将3cm左右的茎段转移到不含激素的MS培养基或MS+NAA01mg/L的培养基上,生根率可达95%以上。  相似文献   
76.
菊属7个种的人工种间杂交试验   总被引:27,自引:4,他引:27  
该文选择菊属(Dendranthema(DC)DesMoul.)7个野生种进行了正交设计的人工种间杂交试验,对各种间杂交结实率及杂种F1植株的形态变异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染色体倍性相同或相近的种间杂交结实率较高;毛华菊(D.vestitum)与野菊(D.indicum)种间杂交较易成功,且能获得较多具明显形态变异的F1植株,而以紫花野菊(D.zawadskii)为亲本的杂交组合结实率低且仅有较少具变异形态的杂种苗,此外,还对种间杂交在菊属植物进化中的作用进行了讨论,旨在为探讨菊花起源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7.
福建省菊花病毒病的初步调查与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78.
在自然条件下,秋菊很难实现有性繁殖,通过用白莲、粉十八、意大利红作为亲本进行人工杂交试验,定向培育秋菊新品种。经过3a的杂交、栽培、选育,培育出4个性状稳定、花型奇特、花色多变,具有较高观赏价值的复色托桂型秋菊新品种。  相似文献   
79.
以切花菊‘神马’(Dendranthema grandiflora‘Jinba’)为材料,利用同源基因克隆法结合RACE技术克隆了侧枝相关重要基因BRANCHED1类似基因,命名为DgBRC1b。该基因开放阅读框有1 008bp,可编码335个氨基酸。蛋白对比发现,DgBRC1b所推测的氨基酸序列包含TCP家族转录因子的2个基本结构域。通过系统遗传进化树分析进一步表明DgBRC1b属于TB1亚家族。洋葱表皮亚细胞定位结果表明该基因定位于细胞核,进一步证明该基因可能为转录因子。  相似文献   
80.
对洛阳市栾川县引种栽培的6个药用菊花栽培类型的生长势和生理抗性指标变化及其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6个栽培类型可溶性蛋白质含量、SOD活性、CAT活性和部分栽培类型POD活性均呈现先增高、后降低的动态变化趋势,并在09-25达到最高值;生长势变化均呈"S"型增长,并在10-25达到最大值;大洋菊、贡菊在生长势和生理抗性上均表现出优势,适宜洛阳市栾川县引种栽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