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370篇
  免费   212篇
  国内免费   212篇
林业   89篇
农学   999篇
基础科学   258篇
  258篇
综合类   8154篇
农作物   232篇
水产渔业   13篇
畜牧兽医   207篇
园艺   4927篇
植物保护   657篇
  2024年   95篇
  2023年   387篇
  2022年   375篇
  2021年   361篇
  2020年   361篇
  2019年   396篇
  2018年   217篇
  2017年   365篇
  2016年   388篇
  2015年   473篇
  2014年   812篇
  2013年   694篇
  2012年   958篇
  2011年   985篇
  2010年   917篇
  2009年   1018篇
  2008年   1040篇
  2007年   781篇
  2006年   655篇
  2005年   714篇
  2004年   553篇
  2003年   572篇
  2002年   407篇
  2001年   360篇
  2000年   233篇
  1999年   195篇
  1998年   178篇
  1997年   220篇
  1996年   157篇
  1995年   149篇
  1994年   155篇
  1993年   131篇
  1992年   130篇
  1991年   119篇
  1990年   101篇
  1989年   85篇
  1988年   2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6篇
  1965年   1篇
  1957年   2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82.
A蛋白酶联法检测苹果褪绿叶斑病毒和茎沟病毒的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正> 苹果褪绿叶斑病毒(CLSV)和茎沟病毒(SGV)是苹果的两种主要潜隐病毒,严重影响苹果的产量和质量。检测苹果潜隐病毒的传统方法是木本指示植物二重芽接鉴定法,但这种方法耗工费时。由于两种病毒不稳定和在苹果树中含量低,用经典的血清学方法不能直接检测苹果植株粗汁液中的病毒。近几年国外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  相似文献   
83.
84.
85.
徐淮地区地处亚热带与暖温带分界线上 ,主体属淮河流域 ,通称黄泛区 ,此地区早春辣椒栽培技术与其它地区有所不同 ,现根据“九五”期间的生产实践将其要点作一总结。1 品种选择与育苗我地多选用苏椒 5号作为主栽品种 ,有少部分人使用早丰一号辣椒。1.1 播前准备 应选择地势高燥 ,背风向阳 ,土壤松软肥沃 ,不酸不碱 ,未种过茄果类作物 ,排水良好的地方做苗床。每 15~ 2 0m2 苗床 ,施腐熟的畜禽粪 30 0~ 4 0 0kg ,磷、钾化肥各 2kg ,于施肥的同时进行土壤消毒。施肥、药后 ,精细整地 ,为便于管理 ,床宽 1 2m、长 15m。苗床根据地…  相似文献   
86.
用 r 射线(剂量分别为10、20、30和40KR)处理辣椒“Sindhur”和“Aparna”有生活力的休眠干种子各100粒.在 M_4植株中,从“Sindhur”选得“NUB_1”,从“Aparna”获得“NUB2”。这些突变体株高56~57厘米,开展度60~62厘米,与其亲本相似(高58~59厘米,开展度80~81  相似文献   
87.
干辣椒是我省人民生活不可缺少的调味蔬菜之一,又是重要的食品工业原料和出口换汇产品。我省各地虽然长期种植,但单产低而不稳.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在干辣椒全生产过程中推行了五改三防技术措施,显著提高了干辣椒单位面积产量和质量。现将这一技术总结如下;一改老品种为新品种。过去二金条、小羊角椒是本地区习惯的当家品种。由于长期使用,种性严  相似文献   
88.
茄门甜椒是上海地方品种,已有50余年的栽培历史。茄门椒果大、整齐,肉厚味甜,产量高且有“恋秋”特性,全国各地均有栽培。茄门椒也是目前国内生产上应用的一代杂种的主要亲本材料。但茄门椒在长期栽培过程中,由于选留种的目标和选种方法的不  相似文献   
89.
辣椒规模制种及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七五”期间,我所相继育成了湘研系列辣椒组合10个,为了尽快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自1985年以来开辟了陇海线大棚、北方山区、天然温室海南岛三大辣椒制种基地。6年累计制种5万公斤,平均亩产种量35~40公斤,亩最高产种90公斤。现将我们研究的主要内容简介如下: 一、制种技术研究  相似文献   
90.
本文对我市香蕉生产上发生普遍,为害重,对产量影响大的香蕉褐缘灰斑病进行为期三年的观察及综防技术实地调查,结果表明:1、香蕉褐缘灰斑病的发病程度与气温雨量密发相关;1-4月属轻度发病,5月病情回升,6-7月进入发病盛期,8-10月达到发病高峰期,2现有栽培的当家品种-台湾蕉和天宝蕉均属易感品种,3防治上需采取农业栽培措施与药剂防治相治相结合的综合治理技术,以提高香蕉的产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