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0篇
  免费   44篇
  国内免费   104篇
林业   1篇
农学   115篇
基础科学   29篇
  52篇
综合类   526篇
农作物   210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59篇
园艺   6篇
植物保护   28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49篇
  2022年   52篇
  2021年   53篇
  2020年   48篇
  2019年   72篇
  2018年   48篇
  2017年   49篇
  2016年   48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60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55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青稞属禾本科大麦属,裸大麦,是我国的原产作物之一,具有耐旱、耐瘠薄、生育期短、适应性强、产量稳定、易栽培等优异种性,是青藏高原最具特色的作物之一。青稞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饲料作物和食品加工原料。在西藏藏族自治区、青海省、甘肃省的甘南藏族自治州、四川省的甘孜藏族自治州和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以及云南省的迪庆藏族自治州等青藏高原藏民族聚居区(以下简称藏区),青稞是面积最大的粮食作物,该区也是我国青稞的主要产区。种植面积33.3万hm^2,占该地区耕地面积的1/4,占本区域粮食播种面积的38.4%;青稞总产量89.2万t,占粮食总产量的34%。  相似文献   
62.
对8种青稞品种在低氮培养条件下苗期叶和根中的相关生理指标进行测定和分析,旨在明确适合耐低氮青稞筛选的重要生理指标,并对各青稞品种耐低氮能力进行了排序。结果表明:与正常培养条件相比,低氮条件下青稞各项生理指标出现了显著性差异。8种青稞中叶和根总氮、总蛋白、NR酶活性和叶绿素SPAD都出现下降,叶和根中脯氨酸、MDA、SOD、POD、GS酶活性出现上升,但不同品种中各项生理指标变化幅度不同。通过对各生理指标进行分析,发现根GS酶活性可以作为青稞耐低氮资源快速筛选的初级指标,渗透调节物和抗氧化酶活性在青稞耐低氮性中起着主要作用,可以作为耐低氮青稞筛选的重要指标。多指标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各品种耐低氮能力排序分别为‘黄青1号’>‘肚里黄’>‘昆仑15’>‘二道眉白青稞’>‘特 邬’>‘洛隆宗’>‘昆仑18’>‘康青3号’。本研究为进一步开展耐低氮青稞资源大规模筛选和品种选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3.
64.
初步试验表明 ,在降水较少的青海环湖区播种当年无灌溉条件下 ,青稞与中华羊茅混播 ,青稞播量宜低于其单播量 ,建议采用 1 40 kg/hm2 ;中华羊茅播量以 37.5 kg/hm2 为宜。由于高山干草原区降水的年变率较大 ,生产中采用青稞作为保护作物时 ,应适当灌水以保证多年生牧草的播种成功 ,同时应控制灌水量以避免保护作物生长过于繁茂。以燕麦作为保护作物 ,燕麦刈割时间对牧草密度无显著影响。但燕麦早刈时 ,当年牧草的高度明显低于燕麦晚刈 ,而牧草单株的分蘖枝条数和产草量早刈均显著高于晚刈。综合考虑燕麦刈割期对燕麦收获量以及第二年牧草生长状况的影响 ,燕麦的收割期可采用当地不同利用目的的燕麦正常收割时间  相似文献   
65.
66.
67.
 成熟胚培养是转基因的关键技术之一,研究品种基因型和2,4 D浓度对成熟胚培养的影响,有利于提高青稞转基因的效率。本文采用加入20g/L麦芽糖的MS培养基[m(麦芽糖):m(蔗糖)=1∶2]和完全随机设计,分析了5种2,4-D浓度对5个青稞品种成熟胚出愈率的影响,比较了14个青稞品种的成熟胚出愈率。结果表明,2,4-D浓度和品种基因型均极显著地影响青稞成熟胚出愈率,两者之间具有显著的互作效应;青稞成熟胚出愈率随2,4-D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并在4mg/L处理中出愈率达到最高,随后出愈率随2,4-D浓度的增加而降低;对照(0mg/L)的出愈率极显著地低于其他处理的出愈率,但其他4个2,4-D浓度处理的出愈率之间没有显著差异;14个青稞品种的成熟胚出愈率之间具有极显著差异,其中ZJ45等7个品种的出愈率达到了(90.00 ±7.07)%,显著高于D-5等6个品种的成熟胚出愈率。ZJ-45等7个品种可用于成熟胚培养;用PEG和双蒸水先后浸种3h和19h,将成熟胚置于加入20g/L麦芽糖和4mg/L 2,4-D的MS培养基[m(麦芽糖):m(蔗糖)=1∶2]上培养是ZJ-45等7个青稞品种成熟胚培养的适宜方法。  相似文献   
68.
不同播种量和肥料用量对青稞子粒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有霖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8):1536-1539
利用四因素五水平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研究青稞播种量、钾肥、磷肥和氮肥施用量与青稞子粒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青稞不同播种量、氯、磷、钾肥施用量对青稞子粒产量的影响为氮肥>磷肥>钾肥>播种量.青稞播种量、钾肥、磷肥、氮肥施用量过高时,产量下降的程度为钾肥>播种量>磷肥>氮肥.在一定范围内,钾肥低施用量在低播种量的情况下,青稞子粒的产量低,钾肥高施用量在高播种量的情况下,青稞子粒的产量高.在氮肥、磷肥、钾肥施用量和播种量单因素情况下,随着青稞播种量、氮肥、磷肥、钾肥施用量的增加,青稞产量逐渐增加,当增加到一定值后,又逐渐下降,过低、过高的青稞播种量、氮肥、磷肥、钾肥的施用量均可降低青稞产量.青稞子粒产量最高时的最优组合为播种量350 kg/hm2,施纯N 75.0 kg/hm2、P2O560.0 kg/hm2、K2O 22.5 kg/hm2,此时青稞子粒最高理论产量为3817.73 kg/hm2.  相似文献   
69.
为了解LTP蛋白基因bltl4.2在青稞中的功能,以青稞品种“昆仑12号”为实验材料,克隆得到编码该基因的eDNA序列全长470bp,其中包括249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82个氨基酸残基,相对分子质量7709.8,理论p16.52,不稳定系数27.36,是一个稳定的蛋白质。LTP蛋白有2个跨膜区,1-19位置的是从膜内到膜外,57-76位置的是从膜外到膜内,总平均亲水性0.522,是一个高度亲水的小分子蛋白质。序列比对显示编码该蛋白的基因与大麦bltl4.2基因具有较高的同源性(98.9%)。通过RealtimePCR检测得到blH4.2基因在4℃下处理48、24和12h的表达量分别是0h的14.6、13.6和8.3倍,SPSS分析显示bltl4.2基因在不同低温胁迫时间下表达差异显著,说明该基因对青稞的耐寒性起到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70.
2010年以来,门源县积极转变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大胆尝试青稞、小油菜免耕技术推广,探索出了破解种植业弱化、减少劳动作业强度、实现种植业增产增效的新模式。1基本情况门源县辖区总面积6902.26平方公里,辖4镇8乡、109个行政村。是一个以农为主、农牧结合的县份,辖区耕地总面积4万公顷,其中县属3万公顷,农作物以油菜、青稞为主,兼有豌豆、小麦、马铃薯、蔬菜等,油菜年产量达6000万千克,是全省最大的商品油料基地和藏区青稞制种基地。2010年门源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