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90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26篇
林业   137篇
农学   61篇
基础科学   26篇
  16篇
综合类   958篇
农作物   21篇
水产渔业   38篇
畜牧兽医   598篇
园艺   283篇
植物保护   111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50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52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49篇
  2016年   65篇
  2015年   67篇
  2014年   101篇
  2013年   76篇
  2012年   128篇
  2011年   143篇
  2010年   130篇
  2009年   146篇
  2008年   153篇
  2007年   101篇
  2006年   107篇
  2005年   97篇
  2004年   62篇
  2003年   73篇
  2002年   65篇
  2001年   67篇
  2000年   41篇
  1999年   44篇
  1998年   45篇
  1997年   40篇
  1996年   32篇
  1995年   33篇
  1994年   32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28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5篇
  1956年   4篇
  1955年   1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为了对传统的烘茧煮茧缫丝工艺进行改进,提高制丝生产效益及蚕蛹的利用价值,对干冰杀蛹及NaOH低温短时间煮茧工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用1g干冰处理1.5g蚕茧30min,鲜茧的杀蛹率可达70%以上;煮茧的工艺条件为质量浓度0.1%的NaOH在温度45℃条件下对干冰冻茧浸渍处理10 ̄15min,茧层丝胶溶失率为3 ̄5%,达到制丝生产对丝胶溶失率的要求。  相似文献   
42.
<正>玉米螟俗称玉米钻心虫,属鳞翅目螟蛾科,主要为害玉米,也为害高粱、谷子、棉、麻、豆类、甘薯、甜菜、番茄、辣椒、小麦等多种植物。近些年,由于小麦、玉米秸秆完全还田,玉米螟越冬基数逐年增加,致使玉米螟为害面积和造成的产量损失逐年上升,一般减产10%左右,严重的减产30%以上。部分受害的玉米粒商品价值也降低。为更有效地控制玉米螟的危害,笔者根据当地生产实际情况和  相似文献   
43.
通过测定河南一化性柞蚕蛹虫草的有效成分,并与野生的冬虫夏草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所测得的有效成分中,河南一化性柞蚕蛹虫草氨基酸(除异亮氨酸)、虫草素、虫草多糖均高于野生冬虫夏草,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含量也很高,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铅、砷和汞含量符合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44.
研究蛹虫草栽培中真菌性病原菌,为蛹虫草的病害预防提供依据。利用ITS序列分析方法,结合真菌形态特征,研究蛹虫草栽培过程中导致病害的3种真菌。病原菌株F1与Fungal sp.YX-2,F2与Calcarisporium sp.LB2012-1,F3与Gibberella intermedia AB92的进化距离较小,同源性较高,初步明确分别为同种。真菌性病原菌是影响蛹虫草生长发育、子座产量及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5.
以引进西藏的6株蛹虫草为试材,对比研究了其菌丝生长速率、出草产出及长势,筛选优良的蛹虫草菌株,并通过正交实验筛选对蛹虫草大米培养基营养成分的最优水平组合。结果表明:蛹虫草"TAAAS1"的菌丝生长速率虽不是最快的,但出草整齐均匀,出草产出高于其它菌株,表明"TAAAS1"菌株是适宜在高寒地区栽培生产的好品种;蛹虫草大米培养基的最优水平组合为蛹粉4g/L,葡萄糖20g/L,硫酸镁2g/L,磷酸二氢钾1.5g/L。  相似文献   
46.
文章报道了以甘蓝叶、白菜叶、灰菜叶、大豆粉、菜豆粉、玉米粉、麦麸为主要原料配制的5种人工饲料对甘蓝夜蛾的饲养效果。结果表明,以甘蓝叶和大豆粉为主要原料配制的配方—人工饲料对甘蓝夜蛾饲养效果最好,甘蓝夜蛾不仅能正常生长发育,而且在产卵量、蛹重、幼虫存活率方面均优于天然饲料,用该人工饲料连续饲养4代甘蓝夜蛾,未发现饲养后代生命力减退现象,表明该人工饲料可用来室内大量连续饲养甘蓝夜蛾。  相似文献   
47.
为明确青葙(Celosia argentea Linn.)提取物对槟榔红脉穗螟(Tirathaba rufivena Walker)化蛹和羽化的影响,采用室内生物测定法研究了青葙甲醇和乙醇提取物,对红脉穗螟蛹发育、化蛹率及成虫羽化的干扰作用。结果表明,青葙提取物对红脉穗螟的幼虫化蛹具有一定抑制作用,其中经甲醇提取物处理后7天,化蛹率仅为66.3%,显著低于对照处理(91.70%);红脉穗螟老龄(5龄)幼虫取食经青葙提取物处理后的叶片,蛹重减轻,蛹长缩短;经青葙提取物处理预蛹后,红脉穗螟成虫羽化率降低,羽化时间明显延长,而且能诱导产生畸形个体。青葙提取物具有开发成红脉穗螟防控药剂的潜力。  相似文献   
48.
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黄粉虫、小麦胚芽对初产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蛋黄和血清抗氧化指标的影响.选用20周龄产蛋率基本一致且健康的京红蛋鸡560只,随机分为7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鸡;采用双因子试验设计,3个黄粉虫水平(0.5%、1.0%、2.0%)×2个小麦胚芽水平(1%、2%).试验期为8周,其中预试期1周...  相似文献   
49.
梨黄粉虫,又名黄粉蚜,是梨树的重要害虫之一,被害果肉组织逐渐腐烂,严重时全果脱落,严重影响果品质量。1发生规律虫以卵在树皮缝、伤口或枝干的残附物内越冬。翌年梨树开花时(4月上中旬)卵孵化,羽化成虫在原处继续产卵,6月中旬前后,虫口猛增,7月中旬群集果实萼洼处繁殖,8~9月出现有性蚜,交尾后越冬。2为害状况梨树开花时孵化后若虫在翘皮下刺吸汁液,6月中旬前后开始陆续向果上转移。7月上旬多群集果实萼洼处为害,继而扩散到果面上,此时果面上的成虫、卵堆及初孵若虫似黄粉,8月中旬梨果接近成熟时,为害最严重,套袋梨果更易受害,常导致梨果大…  相似文献   
50.
选用大米和桑蚕蛹基质栽培蛹虫草,比较子实体生长情况并分别测定子实体和基质部分的虫草素、腺苷及多糖含量。结果表明,桑蚕蛹基质蛹虫草子实体色泽金黄、密度大,生物转化率高,达95.72%,其子实体虫草素、腺苷和多糖含量分别为223.41 mg/100 g、294.78 mg/100 g和254.91 mg/100 g;大米基质蛹虫草子实体呈浅黄色、分散,生物转化率为22.78%,其子实体虫草素、腺苷和多糖含量分别为246.73 mg/100 g、118.43 mg/100g和999.55 mg/100 g;栽培后桑蚕蛹基质的虫草多糖、虫草素和腺苷含量分别为3 785.27 mg/100 g、446.19 mg/100g和120.52 mg/100 g;栽培后大米基质的多糖含量高达8 852.23 mg/kg,虫草素、腺苷含量低。建议对基质中的高含量有效成分进行针对性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