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13篇
  免费   172篇
  国内免费   300篇
林业   294篇
农学   432篇
基础科学   41篇
  112篇
综合类   1323篇
农作物   484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33篇
园艺   194篇
植物保护   771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67篇
  2022年   111篇
  2021年   98篇
  2020年   91篇
  2019年   104篇
  2018年   77篇
  2017年   76篇
  2016年   139篇
  2015年   130篇
  2014年   156篇
  2013年   162篇
  2012年   171篇
  2011年   202篇
  2010年   162篇
  2009年   165篇
  2008年   164篇
  2007年   158篇
  2006年   150篇
  2005年   133篇
  2004年   131篇
  2003年   116篇
  2002年   96篇
  2001年   136篇
  2000年   95篇
  1999年   75篇
  1998年   74篇
  1997年   56篇
  1996年   52篇
  1995年   62篇
  1994年   34篇
  1993年   43篇
  1992年   29篇
  1991年   45篇
  1990年   28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25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3篇
  1978年   2篇
  1976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21.
板粟插穗愈伤组织及不定根的细胞组织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板栗扦插不易生根,用HL—43生根剂处理扦插板栗嫩枝,进行愈伤组织及不定根形成的细胞组织学研究,结果证明:其插穗愈伤组织及不定根的形成,需经过诱导起动,分裂分化及器官形成三个阶段。不定根的形成可以产生在插入苗床的枝段各个部位,以基部1—3节最多,主要由维管形成层细胞或韧皮部薄壁细胞分裂产生。愈伤组织只在剪口处发生,并停留在此阶段,仅有少数愈伤组织形成不定根。  相似文献   
122.
中国东部11省(市)栗疫病的发生条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相似文献   
123.
在1978~1981年云南全省森林病虫害普查的基础上,1992~1995年又专门对全省的板栗病虫害进行了调查。经整理分析,云南板栗的害虫,分属6个目32个科计97种,本文按目分科记录了97种害虫的名称,为害部位和分布情况,并对其中5种主要害虫作了简述。  相似文献   
124.
对广东省近年新发现的一种板栗叶部病害进行了病原鉴定,结果为胶孢炭疽菌,但该病症状与板栗炭疽病显著不同,将其命名为角斑病。10种杀菌剂对该菌的毒力测定结果表明宝宁、扑菌清和多菌灵效果最佳,其次为叶斑净和世高。  相似文献   
125.
本研究通过对板栗种质资源丰富的泰山的实生板栗大树进行良种选育,在对优系生长结果,栗实品质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初选、实地调查、专家复选,确定23个优系在3种不同立地条件下建优系对比园。通过各优系的生物学特性、早实丰产性、栗实品质进行对比分析,采用最大隶属度原则进行排序,筛选出综合品质前4位的5号、8号1、6和20号。筛选出的4个优系在不同立地条件上表现丰产稳产,4 a生株产在2.0kg以上,比对照石丰株产高70%~190%,平均投影面积产量在0.5 kg以上。栗实综合品质优良,单粒重在8.0g以上,红褐色或紫褐色,茸毛少或较少,富光泽,栗实整齐均匀,含糖量在18.0%以上,栗肉细、味香、糯性强,栗实品质优于石丰。  相似文献   
126.
2005~2006年在广西隆安县的屏山、古潭、那桐3个乡镇设置标准地,对嫁接3~4年龄板栗林分别施用不同施肥量的含稀土有机无机复混肥(以下简称:稀土有机复混肥)及不含稀土有机复混肥(对照).结果表明:(1)施用稀土有机复混肥的年均板栗果实产量为1 442.2~4 918.3 kg/hm2,平均比对照提高42.77%;(2)施用稀土有机复混肥的板栗果实淀粉、总糖及蛋白质平均含量依次为33.99%,6.84%,3.80%,分别比对照提高2.17%,1.67%,2.42%;(3)板栗叶片叶绿素平均总含量为7.91 g/cm2,比对照6.47 g/cm2平均提高22.26%;(4)施用稀土有机复混肥的年均板栗收入为11 790.5元/hm2,比对照7 705.6元/hm2增加经济收入60.73%;(5)除抽枝生长和结果状况外,所试验项目均以1 125 kg/hm2稀土有机复混肥施肥量的各项指标为最佳.试验也表明:栗园土壤施用稀土有机复混肥能明显提高板栗对病害的抵抗力,增强板栗树势,其中以施用1 687.5 kg/hm2稀土有机复混肥施肥量的植株抗病害能力最强.  相似文献   
127.
在前期进行低丘栗园板栗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开发研究基础上,2002年将研制的“板栗防病虫增产”高效新配方药剂在仪征低丘栗园进行大面积示范推广,取得显著效果。推广示范区平均病虫减退率达78.74%,比对照增加57%;单位面积产量比对照增加75.98%-331.3%。平均增产1.6倍,推广示范区单位面积平均产值达10208.25元/hm^2。比对照增加6021.45元/hm^2;投入产出比达1:(7.35-46.91),平均投入产出比达1:20.1。对提高低丘开发效益,促进林农增收产生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8.
Fusarium head blight (FHB) is a cereal disease of major importance responsible for yield losses and mycotoxin contaminations in grains. Here, we introduce a new measurement approach to quantify FHB severity on grains based on the evaluation of the whitened kernel surface (WKS) using digital image analysis. The applicability of WKS was assessed on two bread wheat and one triticale grain sample sets (265 samples). Pearson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 between Fusarium‐damaged kernels (FDK) and WKS range from r = 0.77 to r = 0.81 and from r = 0.61 to r = 0.86 for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deoxynivalenol (DON) content and WKS. This new scoring method facilitates fast and reliable assessment of the resistance to kernel infection and shows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with mycotoxin content. WKS can be automated and does not suffer from the “human factor” inherent to visual scorings. As a low‐cost and fast approach, this method appears particularly attractive for breeding and genetic analysis of FHB resistance where typically large numbers of experimental lines need to be evaluated, and for which WKS is suggested as an alternative to visual FDK scorings.  相似文献   
129.
为得到对番茄晚疫病原菌有更好抑制作用的生物药剂,对15种中药进行筛选,并进行配伍抑菌研究,得出最佳三配伍抑菌组合为青蒿∶五味子∶乌梅=1∶4∶1,抑菌圈直径达到了56 mm,最佳配伍液的最小抑菌浓度(MIC)为7.82 mg/mL,最小杀菌浓度(MBC)为31.25 mg/mL,对生长曲线的抑制作用明显。将该中药配伍液稀释500~1 000倍时,其抑菌率明显高于典型化学抑菌剂。  相似文献   
130.
复合增强脉冲强光保鲜鲜切荸荠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脉冲强光法处理鲜切荸荠,通过控制脉冲强光处理时间,对其进行不同梯度的处理,检测不同处理对荸荠营养价值成分的影响与改变,检测其失重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硬度、苯丙氨酸酶活性及过氧化酶活性、细菌总数、色泽度LAB值等主要指标变化情况,确定最佳的处理方案,以达到最好的保鲜效果。试验结果表明,脉冲强光处理10 min和脉冲强光处理15 min复合30%乙醇处理的保鲜效果较优,其中脉冲强光处理10 min的后期保鲜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