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9篇
  免费   79篇
  国内免费   120篇
林业   87篇
农学   107篇
基础科学   93篇
  247篇
综合类   394篇
农作物   47篇
水产渔业   78篇
畜牧兽医   67篇
园艺   19篇
植物保护   119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42篇
  2022年   54篇
  2021年   43篇
  2020年   48篇
  2019年   61篇
  2018年   52篇
  2017年   57篇
  2016年   57篇
  2015年   64篇
  2014年   61篇
  2013年   77篇
  2012年   87篇
  2011年   96篇
  2010年   53篇
  2009年   55篇
  2008年   50篇
  2007年   46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5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61.
Maximum germination distance(MGD) i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Striga resistance in sorghum.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as to determine gene action influencing MGD of Striga hermonthica and Striga asiatica among selected sorghum lines treated with a biocontrol agent, Fusarium oxysporum f. sp. strigae(FOS) for effective breeding with Striga resistance, and FOS compatibility. Twelve sorghum genotypes were selected based on their Striga resistance, FOS compatibility, and superior agronomic performance. Selected genotypes were crossed using a bi-parental mating design to generate six families for genetic analysis. Agar-gel assays were used to determine low haustorium initiation factor(LHF) using the 12 parental lines, their F_1 progenies, backcross derivatives, and F_2 segregants in two sets. One set had S. hermonthica seed and the other one had S. asiatica seed. Both were treated with and without FOS. Genotypes were evaluated using a split-plot design with three replications and MGD data were recorded followed by generation mean analysis. FOS reduced MGD by 1cm under both S. hermonthica and S. asiatica infestations. Additive, dominance, and epistatic gene actions were involved in the control of MGD of the two Striga species in the evaluated populations. On average, the relative contribution of additive, additive×additive and dominance×dominance genetic effects on the MGD of S. hermonthica and S. asiatica, with FOS, were 20, 33, and 36%; and 21, 32, and 35%, respectively. Breeding methods exploiting these genetic effects may provide enhanced response to selection for Striga resistance and FOS compatibility in integrated Striga management(ISM) programmes.  相似文献   
62.
农药残留是评价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指标。农药残留限量标准的制定是监督科学生产和保护消费者健康的基本措施,是各国政府实施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手段。随着西番莲果汁在国际市场的需求逐年上升,西番莲种植受到广泛关注。通过对中国、美国、日本、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欧盟和东盟国家的西番莲农药MRLs标准进行比较分析,掌握了各国西番莲农药残留标准动态并对差异性进行了分析研究,为中国完善西番莲农药残留限量标准提出参考建议,为中国西番莲产业健康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3.
利用1961—2010年青州市气温观测资料,采用线性回归、M-K突变检验等方法,分析近50年来该市年、季、月平均气温以及平均最高、最低气温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961—2010年青州市平均气温呈上升趋势,其气候变化倾向率为0.35℃/10 a,近50年年平均气温上升约1.8℃;四季平均气温均呈增温趋势,其中冬季气温增温趋势最为明显,增温率大小依次为冬季、春季、秋季、夏季;年平均气温的突变年是1989年。近50年青州市平均最高气温20世纪60年代为一个高值区,70年代为近50年来最低值,自70年代以来气温逐渐回升,在90年代达到最高值;平均最低气温20世纪60年代为最冷期,自70年代以来气温快速回升,在90年代达到最高值。  相似文献   
64.
新疆机采棉花实现叶片快速脱落需要的温度条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机采棉的快速推进,籽棉含杂率过高导致清理工序过多及纤维不必要的损伤。新疆棉区棉花生长后期的热量资源有限,如何合理喷施脱叶催熟剂是改善原棉品质的关键技术措施。本研究采用分期喷施脱叶催熟剂的方式,探讨了温度变化对棉花叶片脱落率的影响及实现棉花叶片快速脱落需要的温度条件。结果表明,在喷施脱叶催熟剂后(7.0±1.0)d内,棉花叶片脱落率最高,达55%~79%,且与最高温度和每日≥12°C有效积温呈显著的线性关系。若要在喷施脱叶催熟剂后(7.0±1.0)d内实现>55%的叶片脱落率,则应满足该时间段最高温度大于27.2°C、每日≥12°C有效积温大于7.0°C·日的要求。因此,喷施脱叶催熟剂后(7.0±1.0) d内是实现良好脱叶效果的关键时间段,期间的最高温度和每日≥12°C有效积温则是影响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65.
基于日本公告修订食用菌中乙酰甲胺磷和甲胺磷农药残留限量,结合我国食用菌产品输日情况,分析潜在风险并提出建议对策。  相似文献   
66.
为满足快速无损的大米产地确证需求,采集吉林省梅河口市水稻主产区及松原、大安、辉南等其他水稻产区共990个大米样本的高光谱图像(400~1 000 nm)作为研究对象,利用多元散射校正(MSC)处理方法对光谱进行预处理。采用多层感知机(MLP)、极限学习机(ELM)与在线序列极限学习机(OS-ELM)算法,分别基于全波段高光谱数据以及经多维尺度分析(MDS)方法降维后的数据建立产地确证模型。结果表明,基于全波段高光谱数据的OS-ELM模型分类性能最好,准确率达到98.3%。经MDS处理后,输入的数据变量减少了96.6%,MDS-OS-ELM模型准确率稳定在97.4%。对三种模型的训练时间进行对比分析,OS-ELM训练时间明显优于MLP,在分批次获取数据时训练时间优于ELM。为大米产地确证提供了一种高效、准确、稳定的方法。  相似文献   
67.
基于最大熵模型分析西南大西洋阿根廷滑柔鱼栖息地分布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陈芃  陈新军 《水产学报》2016,40(6):893-902
根据2008—2010年中国鱿钓船在西南大西洋海域得到的生产数据及海洋环境数据(海表面温度,sea surface temperature,SST;海面高度sea surface height,SSH;叶绿素-a浓度,chlorophyll-a,chl.a),利用最大熵模型(Max Ent)分析捕捞主渔汛期间(1—4月)阿根廷滑柔鱼的潜在栖息地分布,同时与实际作业位置相比较,结合海洋环境因子分析不同年份分布差异的原因。模型运算结果显示:阿根廷滑柔鱼潜在分布区域的变化与实际作业位置变动基本一致;南北方向上,2008年和2009年的潜在分布区域较为广泛,而2010年的潜在分布区域较为狭窄,且主要分布在45°S以南的区域。Jackknife检验表明,SST是影响阿根廷滑柔鱼分布的首要环境因子,SST等温线分布可用来表征海流的强弱进而影响阿根廷滑柔鱼的分布,其中12°C等温线可以作为寻找渔场的一个指标。SSH等高线分布及其涡的变化也会影响到阿根廷滑柔鱼分布。chl.a只能间接地反映阿根廷滑柔鱼渔场的分布,不能很好地作为表征其分布的环境因子。研究表明,分析阿根廷滑柔鱼栖息地分布及其差异原因应主要观察SST和SSH的变化。  相似文献   
68.
池养脊尾白虾的繁殖、生长及其最大持续轮捕量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李明云 《水产学报》1994,18(2):85-92
池养脊尾白虾经过3个月生长可达性成熟,抱卵亲虾占总虾数比例为3.84%-16.71%,相对抱卵量平均值为512.72粒/克体重。本试验中池养脊尾白虾的体长、体重与月龄关系可用von Bertalanffy生长方程描述。在目前的轮捕条件下,3月龄的个体可供渔具选择,年总死亡率φ=0.6270,轮捕死亡率E=0.2744,自然死亡率D=0.3526。若把首次轮捕月龄从3月龄提高到4月龄,轮捕强度控制在  相似文献   
69.
海洋微生物酶的研究概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琪  王静雪 《水产科学》2005,24(12):41-44
海洋中蕴藏着丰富的微生物资源,海洋微生物对于维持海洋生态平衡发挥着重要作用。尽管海洋中的许多微生物推测是由陆地环境经河水、污水、雨水或尘埃等途径而来的,但特殊的海洋环境赋予海洋微生物以特殊的遗传结构和生活习性。海洋生态环境复杂,高盐度、高压力、低温及特殊的光  相似文献   
70.
体重和温度对草鱼摄食小浮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a)对浮萍的摄食能力及主要影响因素,为合理利用草鱼控制小江回水区浮萍暴发提供依据。草鱼(体重29.7~491.2 g)取自红安县中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渔场,小浮萍种源采自重庆市云阳县高阳镇黄莲坝库湾。在试验室条件下研究了草鱼对小浮萍的最大摄食量、最大摄食率与体重和温度的关系。结果表明,在水温(25.82±0.57)℃条件下,随着体重的增加(40.36~478.17 g),草鱼的最大摄食量增大,但最大摄食率呈减小的趋势,两者与体重的相关关系分别为C_(max)=2.460W~(0.779),FR_(max)=246.0W~(-0.221);水温(16.55~30.50℃)对草鱼的最大摄食量和最大摄食率的影响极显著(P0.01),最大摄食量和最大摄食率与水温的回归方程分别为C_(max)=0.074T~(2.045),FR_(max)=0.164T~(1.940);建立的预测不同温度和体重条件下草鱼对小浮萍最大摄食率的模型为:FR_(max)=0.410T~(1.940)W~(-0.22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