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1篇
  免费   1篇
林业   50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7篇
  3篇
综合类   79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11.
在森林生态系统中,森林动物存在是非常重要的。森林植物和动物之间的相互关系错综复杂,它们彼此制约或相互依赖的程度各有不同,从寄生到互利,甚至互不可少。森林植物和森林动物之间存在着很有意义的互相依赖关系。直接或间接影响森林植物的动物数量非常大,它们在森林结构中产生很大影响。有些动物有益,有些动物有害。很多啮齿动物尽管能够传播种子,但它们也能毁坏林木,很多森林、动物完全依赖植物而生活,凡是植物的种子或果实供动物食用,生物之间相互作用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12.
在利用年平均温度、年均降水量等16个相关因素的基础上,采用系统聚类分析方法,对河北省太行山区进行了旅游资源区划,把研究区划分为3个旅游区、7个旅游亚区和19个旅游小区;根据遥感图像解译对河北省太行山区土地利用现状判读的基础上,利用7类景观表达指数进行差异性分析,并试图检验分析结果的合理性。结果表明,该旅游区划的结果是比较科学客观的,为本地区生态经济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思路和依据。了解了各旅游区的资源优势,为后期的旅游资源开发利用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在分析Patrick、Simpson、Shannon-Wiener及Pielou均匀度等生物多样性评价指数的基础上,提出了区系次生度(F)和生态次生度(E)等指标,定义区系次生度(F)是生态系统中已进入的外来种及已丧失的原生种的种类的百分比,它只与这些物种的种类变化有关而与它们的植株数量变化无关,即F={[a/(b1+a)+b2/(b1+b2)]÷2}×100%;定义生态次生度(E)由系统中外来种的重要值与系统中现存每个种的重要值之和的比值,以及由系统中已经丧失的原生种的重要值与系统中曾经拥有的原生种的重要值之和的比值构成,即E={[i∑=s 1 Ai/(i∑m=1 B1i+i∑=s 1 Ai)+i∑=n 1 B2i/(i∑m=1 B1i+i∑=n 1 B2i)]÷2}×100%。通过在滇西北研究的实例分析,说明引入区系次生度和生态次生度等新指数的合理性和必要性。采用系统中外来入侵种的种类和数量及原生种的种类和数量的变化,用较为直观和易于获得的指标评价系统的生物多样性质量,为生物多样性评价、保护和管理提供更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皆伐与刀耕火种是对森林生态系统造成严重影响的人为干扰方式。本研究旨在比较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在两种干扰后群落的动态恢复特征并分析其形成机制,以期为森林植被保育和林业生态建设提供参考。方法依托不同干扰后恢复20与40年群落内所设立的98个样地,在径级划分的基础上对群落基本特征采用物种多度格局、物种组成、稀疏化丰富度及多度进行描述,并运用多元统计方法分析上述特征在不同恢复群落间的差异性。结果不同恢复群落的多度与稀疏化丰富度均存在显著差异(P < 0.05)。在中、小径级植被当中,皆伐后恢复20年群落的多样性指数显著高于弃耕地恢复20年群落;不同恢复过程中植被多度的变化趋势不同,弃耕地恢复过程具有更明显的多度变化,且在不同径级中均达到显著水平。虽然不同恢复的20 ~ 40年过程中群落物种组成的变异性均达到极显著(P < 0.001),但小径级植被较能反映这种变异,同时也能反映物种生态对策的转变。此外,弃耕地恢复过程中上述特征更明显。物种多度格局关系显示,弃耕地恢复群落的优势种具有更明显的优势地位,而采伐恢复过程中物种间的多度差异明显减小。结论皆伐后的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能在短期内展现较高的恢复速率,而弃耕地恢复则在短期受阻后才体现出该特点。这可能与干扰对生物与非生物资源的影响程度有关,表明刀耕火种对群落恢复的影响深远。此外,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在经历干扰后物种组成的恢复缓慢,但具有一定的秩序。   相似文献   
15.
目的高时空分辨率的气温分布是准确模拟物种适宜分布区的基础。大熊猫分布区是全球35个生物多样性热点区之一,属于典型山地地形。方法为了有效消除海拔效应在气温空间插值中的误差,本研究基于线性递减率调整法(linear lapse rate adjustment, LLRA)对大熊猫分布区42个气象站点1960—2010年的日最高气温(daily maximum temperature,dTmax)、日最低气温(daily minimum temperature,dTmin)和日平均气温(daily mean temperature,dTmean)进行了空间插值,评估了LLRA插值法的准确度,并分析了近半个世纪大熊猫分布区气候变暖的格局。结果结果表明,使用LLRA法校正误差的局域递减率插值,准确度明显高于全球平均递减率和初步局域递减率;大熊猫分布区将近90%的区域dTmax、dTmin和dTmean同时显著上升,上升最快的地区主要集中在秦岭和岷山西北部;dTmax、dTmin和dTmean显著上升的中位速度分别为每100年上升1.68、2.32和1.77 ℃,超过3/4的区域dTmin上升速度大于dTmax;在气象站点代表的低于3 500 m的海拔范围内,dTmin和dTmean的变化速度随海拔上升表现出显著增加趋势,且dTmin的上升趋势大于dTmean结论本研究证明了LLRA法能有效消除海拔效应在气温空间插值时造成的误差,提高山地气温空间插值的准确度。研究发现,大熊猫分布区近半个世纪经历了显著变暖,由LLRA插值获得的逐日气温分布图可为进一步评估变暖对大熊猫分布区珍稀濒危物种的分布影响、制定相应的保护规划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了解析极小种群植物盐桦叶绿体基因组结构,筛选SSRs分子标记和桦属叶绿体基因组高变区,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完成盐桦叶绿体基因组测序并与其近缘种进行比对分析。【方法】采集盐桦幼叶,使用TIANGEN试剂盒提取DNA并利用HiSeq Xten测序平台进行测序。以欧洲矮桦叶绿体基因组作为参考,使用MITObim v1.8和NOVOplasty软件拼接组装盐桦叶绿体基因组,并利用生物信息学手段进行特征分析。【结果】利用质量控制后的30 000 000条clean data,成功拼接完成序列全长为160 648 bp的盐桦叶绿体基因组,NCBI登录号为MG674393。其中,大单拷贝(LSC)区段长度89 553 bp,GC含量33.7%,小单拷贝(SSC)区段长19 027 bp,GC含量为29.7%,2个反向重复区(IRs)区段均为26 034 bp,GC含量42.5%。成功注释了盐桦叶绿体基因组共114个基因,其中包括79个蛋白编码基因,31个tRNA基因和4个rRNA基因。盐桦叶绿体基因组含有91个SSRs位点,其中33个SSRs均由A或T组成。SSRs主要分布于LSC区,56个SSRs位于LSC区,13个SSRs位于SSC区,而IRs区有22个SSRs。对盐桦和欧洲矮桦叶绿体全基因组进行比对分析,结果显示ndhC-trnV、petA-psbJ、rpl22-rps19区域的核酸变异度(π0.2)显著高于其他区域,高变区的位置都位于LSC区,而IRs区和SSC区内2种植物变异度较小。正选择分析显示ycf1,rpoC1,rpl2与ndhA 4个基因出现正选择信号。盐桦、欧洲矮桦与其他双子叶植物共14条叶绿体全基因组序列通过MP、NJ方法进行聚类分析,MP和NJ树中的11个节点中有9个支持度为100%。支持盐桦和欧洲矮桦亲缘关系最近,桦木属物种与天目铁木在同一分支。【结论】通过高通量测序和生物信息学分析,得到盐桦叶绿体基因组。比对分析表明结构、基因组成和SSRs分布都与欧洲矮桦叶绿体基因组相似,二者在3个片段区域存在较高的核酸多态性,可作为桦属植物叶绿体基因组高分辨率的分子条形码。正选择分析确定有4个基因出现正选择信号(ycf1,rpoC1,rpl2,ndhA)。本研究结果可为极小濒危植物盐桦的保护工作提供重要的遗传背景信息。  相似文献   
17.
18.
为了解热带山地雨林主要树种苗期构筑型特征 ,笔者综合考虑树种在热带山地雨林群落中的重要性、林窗更新进程中的作用及苗圃出苗情况后 ,2 0 0 2年 7— 8月在海南霸王岭自然保护区东二保护站苗圃选择了热带山地雨林中 2 0种主要树木的幼苗 ,分不同苗龄进行了构筑型特征系统观测 .对苗龄≤ 3个月和 3个月 <苗龄≤ 12个月的幼苗 ,采用了不同的指标体系进行研究 .对比了幼苗的构筑型特征 ,并讨论了构筑型与生态对策、群落结构的关系 .结果表明 :大多数热带树木幼苗萌发方式为子叶出土、子叶叶状对生 ;初生叶多为互生 ,其次为对生、轮生 ;分枝角度中 30°和 6 0°居多 ,其次为 4 5°、75°;幼苗枝下高与树高之间符合指数函数关系 ,而树高与基径之间符合幂函数关系 ;Rauh型、Massart型树木通常采取K对策 ,Leeuwenberg型、Attims型树木通常采取r对策 ,Roux型采取r对策或K对策 ,Aubreville型的生态对策在二者之间 .  相似文献   
19.
西藏林芝旅游资源空间特性与区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林芝地区446个旅游资源单体的调查资料,对其旅游资源的区域空间特征和自然生态环境的区域差异性进行了对比研究,形成了一个2级区划体系。第一级有5个资源区;第二级有11个资源区。对5个1级资源区进行定量综合评价后认为:林芝地区应以自然生态环境为依托,以生物多样性和地质景观、人文资源为旅游对象,发展涵盖猎奇、科考、探险、研究为目的的全方位的生态旅游业。  相似文献   
20.
以王朗国家级保护区亚高山针叶林下的缺苞箭竹(Fargesia denudata)为研究对象,比较研究了不同林冠环境下克隆生长特征,及4种林冠环境下克隆繁殖的大小依赖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林冠环境的差异导致了分株平均生物量、基径、高度以及当年生立竹分株密度的显著差异,但对整个无性系种群的分株密度没有影响,缺苞箭竹对不同林冠环境的响应主要体现在分株质量上;间隔子的生物量、直径、分枝强度和比间隔子长等克隆生长特征在各个林冠环境中存在显著差异,间隔子长度只在大林窗环境中显著低于其他林冠环境;缺苞箭竹在4种林冠环境下均表现出克隆繁殖的大小依赖关系,母株大小通过间隔子的作用,对当年生立竹大小有显著影响.缺苞箭竹的克隆生长受到不同林冠环境的影响,在其适宜生境(中等林窗)内种群通过提高分株质量以增强整个种群的生命力,同时克隆生长受到自身母株的制约,林冠环境通过影响母株的质量从而影响克隆繁殖分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