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5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4篇
林业   12篇
农学   9篇
基础科学   12篇
  17篇
综合类   71篇
农作物   4篇
水产渔业   9篇
畜牧兽医   61篇
园艺   8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5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近几年,零散发生于兽医临床上羊只突然死亡的病例,经笔者深入调查及实验室病原分离,将其确诊为此病是由腐败梭菌和魏氏梭菌所引起。  相似文献   
12.
对信号交叉口的状况进行分析和评价,发达国家通常采用馆和度和停车处误两项指标。在我国,由于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在交叉口处混行严重,现有的评价方法需要进一步发展。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评价方法,采用五个指标全面反映混合交通状况下交叉口的综合性能,运用灰色系统理论对信号交叉口综合质量进行灰色评价。研究表明,灰色聚类用于信号交叉口的综合评价,机理简单,实用性强。  相似文献   
13.
本文作者通过多年的观察与调查之后,摸出了广东种的化性与饲育期光线的关系。这不特在带有广东种血统的蚕种生产上起了很大的作用,同时还对蚕品种化性认识上做了重要的科学补充。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对湘江流域岳麓山地区地表水体进行水化学特征分析及灌溉适宜性评价,为该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及水资源综合管理的科学决策提供理论支持。[方法] 以岳麓山周边地区为研究区,从2020年12月至2021年11月采集降水、山涧溪水和湘江河水水样,利用Piper图、Gibbs图、端元图等方法,分析各水体水化学特征以及影响因素。[结果] 降水主要阴阳离子为Ca2+,K+,SO2-4和NO-3,无明显水化学类型;山涧溪水主要阴阳离子为Ca2+和NO-3,主要水化学类型为Cl-Ca·Mg型和Cl-Ca型;湘江河水主要阴阳离子为Ca2+和HCO-3,主要水化学类型为HCO3-Ca型。山涧溪水主要受大气降水输入和碳酸盐岩风化控制;湘江河水受碳酸盐岩风化作用影响较大。[结论] Na+离子含量,SAR和RSC指标以及其绘制USSL图和Wilcox图分析结果较好,山涧溪水和湘江河水适合用于灌,不易引起盐害或碱害。  相似文献   
15.
DREB1/CBF类转录因子在植物抵抗外界胁迫上起重要作用,利用这些基因改良作物抗逆性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在白菜中分离到一个DREB类转录因子基因BpDREB1 (EF219470)。该基因序列全长647 bp,推测编码蛋白含213个氨基酸,相对分子量为23 kD,理论等电点为5.11,与白菜中该类转录因子序列同源性为94%。进化树表明,BpDREB1属于DREB亚家族中A1亚族。基因的诱导表达模式分析显示,BpDREB1被低温强烈、迅速诱导表达,并对干旱胁迫也有一定程度的响应,但对高盐处理几乎没有响应。过表达BpDREB1的转基因拟南芥经低温诱导后,其体内可溶性糖及脯氨酸含量大幅度提高。以上结果显示BpDREB1转录因子基因具有家族成员基因结构的特征,在低温、干旱应答途径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为比较0.5%印楝素EC、1%印楝素WG、1%印楝素ME、0.3%印楝素SL对花椰菜小菜蛾的防效差异,开展田间随机区组小区试验。结果显示,有效成分用量相同时,0.5%印楝素EC药后3 d、7 d、10 d的虫口减退率和防效最高,虫口减退率分别为52.22%、66.29%、77.98%,防效分别为54.63%、71.55%、83.40%;其次是1%印楝素ME,虫口减退率分别为46.00%、58.55%、69.09%,防效分别为48.73%、65.02%、76.70%。0.5%印楝素EC对小菜蛾的防效显著高于其他3种剂型,最适合用于小菜蛾生物防治。  相似文献   
17.
阐述了制种玉米田间管理中去雄、病虫害防治和父本切除等环节机械化作业的必要性,重点介绍了国内外典型机具的技术特点和应用现状,分析了制约制种玉米田间管理机具发展和推广的因素,探讨了我国制种玉米田间管理机械化的发展趋势,为国内制种玉米田间管理机具的研发、推广应用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感染牛肠道病毒后非结构蛋白3D的抗体消长规律,试验从牛肠道病毒HLJ-3531株中扩增3D基因,将其克隆至表达载体pET-30a并在大肠杆菌Rosetta(DE3)中表达,以Ni-NTA柱亲和层析法纯化得到的重组3D蛋白为抗原制备3D多克隆抗体,随后建立3D-ELISA方法用于检测HLJ-3531毒株感染小鼠后的3D抗体消长规律,同时用RT-PCR方法检测感染时期小鼠体内病毒核酸。结果表明:RT-PCR技术可检测出病毒出现的时间范围与3D抗体存在的时间范围符合性良好。说明3D-ELISA配合核酸检测方法有很高的概率检测出病毒感染活动期动物。  相似文献   
19.
秸秆还田深度对土壤温室气体排放及玉米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秸秆还田是培肥地力、增加土壤有机质和改善土壤结构的重要技术手段,但以往的研究表明秸秆还田会加速土壤温室气体的排放。本研究通过对秸秆不同还田深度下农田土壤温室气体排放特征和产量的研究,明确降低温室气体排放量的最佳还田深度,以期为合理利用秸秆、提高作物产量,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大田微区试验,以玉米为供试作物,设置4个还田深度,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测定整个玉米生长季不同还田深度下温室气体(CO2、CH4、N2O)的排放特征,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试验共设5个处理,还田深度分别为0—10 cm(T1)、10—20 cm(T2)、20—30 cm(T3)和30—40 cm(T4),同时以不还田处理作为对照(CK)。【结果】(1)在整个玉米生长季CO2和N2O均表现为排放,CH4表现为吸收。CO2累积排放量为T3处理最高,较CK显著增加了28.6%,T4处理增加最少,较CK显著增加了17.1%(P<0.05),但T1与T4处理之间差异不显著;而N2O的累积排放量T2处理为最高,与CK相比,累积排放量显著增加111.3%,T4处理增加最少,与CK相比显著增加了12.8%(P<0.05);CH4则表现为吸收,且秸秆还田后降低了农田土壤对CH4的吸收能力,吸收量表现为CK处理>T4处理>T3处理>T1处理>T2处理,且各还田处理与CK之间差异显著(P<0.05)。(2)秸秆不同还田深度下,与对照相比,各处理玉米产量均显著增加,增产在5.6%—20.8%(P<0.05),但各处理之间的穗长、穗粗和行粒数差异不显著。当秸秆还至30—40 cm时,产量最高,较CK增加了20.8%,表明秸秆还田对提升土壤肥力及作物增产有重要作用。(3)从温室气体综合增温潜势(GWP)和温室气体排放强度(GHGI)来看,在100年尺度上,GWP表现为T2处理>T3处理>T1处理>T4处理>CK处理,而GHGI表现为T2处理>T3处理>T1处理>CK处理>T4处理,表明与CK相比,各处理均增加了玉米季温室气体的综合增温潜势,而T4处理则降低了玉米季温室气体排放强度,说明秸秆深还至30—40 cm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全球增温潜势。【结论】秸秆还田会显著增加CO2和N2O排放,降低对CH4的吸收能力;秸秆深还至30—40 cm可相对降低综合增温潜势,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强度,同时显著增加玉米产量。因此,为实现较高的玉米产量和较低的温室气体排放强度,秸秆深还至30—40 cm是较为合理的土壤改良培肥方式。  相似文献   
20.
文章探讨了能量补充对低出生体重仔猪的死亡率、断奶体重、日增重及初乳摄入量的影响。处理组选择22头母猪所产的306头活仔猪,其中极低出生体重(<1 kg)72头,低出生体重(1~1.2 kg)77头,分别于出生时和出生后8~12 h口服能量补充剂。对照组选择24头母猪所产的340头活仔猪,其中极低出生体重81头,低出生体重74头。结果显示:能量补充较对照组显著降低了极低出生重仔猪哺乳3 d的死亡率(P <0.05),有降低低出生重仔猪死亡率的趋势(P=0.07)。总的来说,能量补充剂有降低仔猪哺乳3 d死亡率的趋势(P=0.06)。能量补充较对照组对极低出生重仔猪哺乳7和21 d存活优势率显著提高了4.04和3.59倍(P <0.05)。对照组较处理组显著提高了仔猪的断奶重(P <0.05)。对照组与处理组对仔猪的日增重、初乳摄入量及出生产量的影响均无显著差异(P> 0.05)。处理组母猪初乳产量在数值上比对照组低(P> 0.05),但处理组母猪初乳产量均匀性在数值上较对照组好。综上所述,能量补充通过为极低出生体重仔猪直接提供能量而不是通过提高初乳的摄入量来降低其断奶前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