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4篇
农学   19篇
综合类   72篇
农作物   30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21.
两个水稻改良抗源对纹枯病抗性的遗传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在连续2年的试验中的水稻品种特青和Jasmine85对纹枯病抗性的遗传。对亲本、F1、F2、F3和回交世代的接种结果表明,在与感病亲本Cypress和Maybelle杂交的组合中,2个抗源表现分别具有一对显性抗纹枯病基因。这2个主效基因是不等们县彼此独立的,它们相结合时可能表现一定程度的基因厍性效应。  相似文献   
122.
在江苏农学院实验农场和美国路易斯安娜州兰大学水稻试验站,同时种植源间杂交组合Jasmine 85/特青的F4家系,纹枯病菌的接种试验表明,多数F4家系的病级与抗病亲本相似;少数家系的病级与感病对照Lemont相似;其余家系的抗病水平明显高于它们的抗病亲本。试验进一步证明二抗源分别具有一对非等位显性抗纹枯病基因,二基因彼此独立,相结合时表现一定的加性效应。  相似文献   
123.
广陵香粳 (原名 97- 30 17)系扬州大学水稻研究所育成的优质、高产迟熟中粳新品种 ,2 0 0 2年 2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是国家农业跨越计划项目产业化开发的核心品种 ,在江苏省首届优质稻谷评选中被省农林厅推荐为苏中地区加快产业化开发的新品种。1 广陵香粳的选育经过扬州大学农学院 1993年用武进氵鬲湖育种场的中粳品系K33(后定名为武育粳 4号 )为母本与里下河地区农科所的中粳品系香粳 111杂交获得F1种子 ,1994~ 1997年通过系统选育获得 ,品系定名为97- 30 17。 1998年参加江苏省淮南片中粳联合鉴定 ,1999~ 2 0 0 …  相似文献   
124.
通过利用不同半矮秆材料与南京6号杂交,不同半矮秆材料之间的双列交以近等基因系的比较,研究了不同矮秆基因的遗传特点,它们之间的互作及其遗传效应。结果表明:4个半矮秆基因都表现为隐性单基因,它们之间的互作为积加作用,并且其矮化效应可累加;sd-1控制的株高节间配制较合理,而sd-g控制的植株表现出后期快长性。  相似文献   
125.
从抗源的筛选和改造,抗病品种的选育,抗性机理的研究,抗性的遗传分析和分子生物学研究等多个方面,反映了美国近20多年来抗水稻纹枯病遗传育种研究的进展,分析了取得进展的原因。其中关于主效抗纹枯病基因的发现,主效基因控制部分抗性的遗传假说,以及一些新的育种思路,对我国开展有关研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6.
广陵香糯系江苏农学院水稻育种组育成。经多点试种表现较好的丰产性、稳产性和抗逆性;整精米率高,米色洁白光亮,香味浓郁,品质殊优。1992年荣获中国特种稻金奖。研究表明,广陵香糯产量因素对产量的最佳线性回归方程为=-431.3140+25.0003X_1+3.8275X_2-2.9203X_3+11.0392X_4;穗数与粒数之间存在极显著负相关(r=-0.5277)。壮秧,适宜的密度(2.1×9cm~2,每穴2~3苗),力争早发,确保适宜穗数(270~300万/ha),是高产的重要前提。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品种的大穗(120~130粒/穗)优势,可获得较高产量。  相似文献   
127.
南方稻区主要籼稻良种系谱的遗传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近三十年来,我国南方籼稻在矮化基础上的高产育种研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它一方面改变了过去长期以来籼稻品种高秆易倒,丰产性低于相同熟期粳稻品种的面貌,同时也为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研究奠定了物质基础。 建国以后,南方稻区育成的水稻品种数是十分可观的。据不完全统计,到1975年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