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7篇
林业   2篇
农学   2篇
  5篇
综合类   27篇
水产渔业   3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罗非鱼无乳链球菌C5a肽酶(ScpB)的原核表达及其免疫原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为鱼体样本, 克隆了罗非鱼源无乳链球菌(Streptococcus agalactiae) scpB基因, 构建了原核表达质粒pET32a(+)-scpB, 转入大肠杆菌BL21(DE3), IPTG诱导表达, 表达的重组蛋白经镍离子金属螯合柱纯化及超滤管浓缩后, 进行SDS-PAGEWestern blot分析鉴定。纯化的重组蛋白以不同剂量(1 μg/g3 μg/g5 μg/g) 免疫尼罗罗非鱼后, 每周检测各实验组鱼体血清非特异性免疫指标[溶菌酶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及抗体水平变化情况, 并于免疫4周后以4LD50的剂量对其进行人工攻毒。结果显示, 该重组蛋白在大肠杆菌中以包涵体的形式存在; 对尼罗罗非鱼的相对免疫保护率为69.66%~89.00%, 其中5 μg/g组的相对保护率最高; 受免鱼体血清中溶菌酶活性、SOD活力和抗体水平较对照组有极显著提高(P<0.01), 结果表明, 重组蛋白ScpB具有较强的免疫原性和保护作用。本研究旨在为GBS多肽疫苗的研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2.
[目的]了解莫桑比克罗非鱼ghrelin/GHSR系统的生理功能。[方法]采用RT-PCR和RACE技术分离莫桑比克罗非鱼2个GH-SR全长cDNA序列,并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了莫桑比克罗非鱼ghrelin基因及其受体GHSR-1a mRNA水平的组织表达,以及饥饿对这2个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获得了莫桑比克罗非鱼2个GHSR cDNA全序列(GHSR-1a、GHSR-1b)。GHSR-1a序列全长1 627bp,编码384个氨基酸,具有7个跨膜结构域结构;GHSR-1b序列全长1 858 bp,编码298个氨基酸,只具有前5个TM,在第6个TM的第4个氨基酸处开始缺失。正常生理条件下,2基因在所检测组织中均有表达,但存在明显的组织差异。ghrelin主要由胃中分泌,除性腺外,雌鱼所有被检测组织的表达量均高于雄鱼的表达量,以肌肉中ghrelin基因的表达差异最大,雌鱼是雄鱼的30.4倍。莫桑比克罗非鱼GHSR-1a基因在垂体、肝脏、心脏中表达量较高,且被检测组织中雄鱼的表达量均高于雌鱼的表达量,其中鳃组织的表达差异最大,雄鱼是雌鱼的36.3倍。饥饿28 d后莫桑比克罗非鱼胃中ghrelin基因表达增加,雄鱼ghrelin基因分泌量增加了3.7倍,雌鱼增加了2.6倍;雌雄个体垂体中GHSR-1a的分泌量均略有下降。[结论]ghrelin/GHSR-1a系统可能具有调节莫桑比克罗非鱼能量平衡的作用。  相似文献   
23.
利用一对特异性引物MHC 2b-snp-sf和MHC 2b-snp-sr,从广东省3个不同罗非鱼养殖地区(以下分别称高要群体,茂名群体,惠州群体)采集的137尾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GIFT strain)的个体基因组中扩增出长度为775-796 bp的片段。克隆后测序,序列分析结果显示:775-796 bp的核苷酸序列中共检测出62个简约信息位点,49个单碱基突变位点。112个多态位点中,增添/缺失位点34个,转换位点44个,颠换位点33个,另外一个位点既出现转换(C/T)又出现颠换(A/T)。137尾个体的751个阳性克隆的测序结果分析表明,751条序列分属于4个等位基因。其中,等位基因Orni-DAB*0101在3个群体中所占比例最高(85.2%)。等位基因的分布及群体内遗传多样性参数分析表明:高要、茂名群体遗传多样性较丰富,惠州群体遗传多样性较低。群体间的分化指数(FST值)、平均基因流(Nm)、分子方差分析(AMOVA)和平均K2-P遗传距离均表明3个养殖群体间存在广泛的基因交流,未发生群体间的遗传分化。该研究结果提供了广东地区养殖尼罗罗非鱼MHCⅡB基因的部分遗传信息,为尼罗罗非鱼抗病品系的选育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4.
概述了国内外鳗鱼产业的发展情况,分析了广东鳗鱼产业的发展现状,其产业化发展主要集中于顺德和台山两个区域,产业化发展存在优质鳗苗资源稀缺、鳗鱼养殖风险大、国内市场开拓进展缓慢、传统养殖模式受到极大挑战等问题.进一步分析了2011年广东鳗鱼产业的供需与展望,并提出了根据产业优势,做好鳗业发展战略规划、加强建设完善的鳗鱼产业发展基础体系,加快鳗业产业化服务体系建设、加强产学研合作、引领产业发展等产业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25.
以橙色莫桑比克罗非鱼(Oreochromis mossambicus)和荷那龙罗非鱼(O.hornorum)为基础群体,分别对其进行选育,并对产生的选育系F4代的选育效果进行了评价。经过4代的选育,橙色莫桑比克罗非鱼和荷那龙罗非鱼的日增重率分别比对照系提高了27.96%和36.73%,差异显著(P〈0.05),平均每代选育效应分别为6.99%和9.18%。F4代的体重变异系数分别为23.74%和22.17%,比对照组分别降低了24.83%和36.33%。而且第一次性成熟时这2种罗非鱼的平均体重都比对照系增加2倍以上,其杂交子代的雄性率达到了99.4%。试验结果表明,橙色莫桑比克罗非鱼和荷那龙罗非鱼的选育效果明显,F4代的生长性能有了显著提高,个体之间的生长速度趋于一致;也说明这2种罗非鱼F4代仍具有一定的选育潜力,对其继续进行选育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26.
【目的】分析广东北部地区传统稻田养殖的短圆体型和长体型禾花鲤的形态特征及其形态性状与体质量的相关性,为确定不同体型禾花鲤新品种选育测量的形态性状参考依据。【方法】以广东北部地区传统稻田养殖的禾花鲤为试验材料,按体型将其分为短圆体型和长体型2个群体,并精确测量其10个生长性状。采用通径分析法和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分析6月龄短圆体型和长体型禾花鲤的9个形态性状(全长、体长、头长、体高、尾柄长、尾柄高、尾长、头高、体宽)对体质量的影响。【结果】禾花鲤体质量在短圆体型和长体型群体的变异系数分别为44.51%和43.90%,说明体质量具有较大的选育潜力。短圆体型和长体型群体各生长性状测定结果显示,尾柄高、体宽和体质量性状在两群体间差异不显著(P>0.05),而其他生长性状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在短圆体型群体起主要作用的形态性状有4个(体长、尾柄高、体高和头高),而在长体型群体起主要作用的形态性状有5个(全长、体宽、体高、头长和头高)。短圆体型和长体型群体对体质量起主要作用的形态性状复相关系数(R2)分别为0.951和0.953,说明分析得到的影响体质量的主要形态性状准确性高。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短圆体型和长体型灰色关联系数平均值分别为0.827~0.860和0.760~0.803,从同一形态性状来看,短圆体型群体与体重关联系数的平均值均大于长体型群体。【结论】2种体型群体分别取通径分析保留的形态性状与灰色关联分析关联系数排名前5的形态性状的交集,表明短圆型体型群体与体质量最相关的形态性状为体长、尾柄高、体高和头高,而长体型群体与体质量最相关的形态性状为全长、体宽和体高,两种分析结果一致性较好。  相似文献   
27.
【目的】分析在稻田养殖条件下F_5代禾花鲤形态特征对体质量的影响。【方法】测量稻田养殖的6月龄禾花鲤全长(X_1)、体长(X_2)、体高(X_3)、头高(X_4)、头长(X_5)、尾柄高(X_6)、尾柄长(X_7)、体宽(X_8)和体质量(Y)9个生长性状,并进行通径分析。【结果】F_5代禾花鲤在稻田养殖条件下体质量的变异系数为9.39%。采用逐步多元回归分析筛选对体质量性状起主要作用的形态性状,结果表明体宽(X_8)和体长(X_2)对体质量起主要作用,其体宽的直接通径系数为0.617,间接通径系数为0.264;体长的直接通径系数为0.403,间接通径系数为0.404;判别公式为Y=-231.615+71.416X_8+10.934X_2(R~2=0.868)。【结论】以生长速度和体型为选育指标对禾花鲤连续进行5代选育,其体质量变异系数比未选育时降低,选育后代体型更加一致,决定其体质量的主要形态性状为体宽和体长。研究结果为进一步选育适合稻田养殖的禾花鲤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28.
为了从分子水平评估莫桑比克罗非鱼、荷那龙罗非鱼及其正交子代(莫桑比克罗非鱼♀×荷那龙罗非鱼)和反交♂子代(荷那龙罗非鱼♀×莫桑比克罗非鱼)的耐盐性能,利♂用RT-PCR方法研究了盐胁迫下这4种罗非鱼不同组织中(鳃、肾、垂体和肌肉)热休克蛋白70(HSP70)基因的表达规律。结果表明:在盐度为22条件胁迫下4种罗非鱼各组织中HSP70表达水平总体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规律,24 h时达最大值,48 h时下降至初始水平;盐度提高至35后HSP70的表达无显著变化。但不同种罗非鱼及不同组织之间也存在差异,反交子代鳃中HSP70在整个盐胁迫过程中都未上调表达;在盐度为22条件胁迫下,正反交子代肾中HSP70基因表达量比父母本肾中HSP70更早达到峰值;反交子代垂体中HSP70表达量在0~48 h内持续缓慢增加,48 h时达最大值;莫桑比克罗非鱼肌肉中HSP70基因在盐度22条件胁迫下表达量迅速升高,且维持较高水平直至盐度35条件胁迫之后。结果表明:HSP70表达水平的高低与罗非鱼的耐盐能力和应激程度密切相关,其中盐胁迫下肾中HSP70的表达规律与以上4种罗非鱼的耐盐能力之间相关性较强,可以作为评价这4种罗非鱼耐盐能力的潜在分子指标。  相似文献   
29.
为了对我国当前的食品产业科技创新状况进行系统梳理,促进食品产业科技创新能力提升,从食品全产业链、全创新链的角度阐述了我国食品产业科技创新的重要性,分析了进入新世纪以来食品产业科技发展的现状特别是呈现出的新特征,按照“民生为本、创新驱动、营养健康、优质安全、绿色高效”的指导方针,提出了食品产业科技创新的发展战略构架、主要任务和重点方向,并讨论了促进食品产业科技创新相应的保障措施与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0.
罗非鱼无乳链球菌鉴定及基于cfb和16S rRNA基因同源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进一步阐明不同宿主不同地区无乳链球菌之间的关系,本研究从细菌形态学、生理生化、16S rRNA和cfb基因等方面,鉴定了2009—2011年广东、海南等地区的25株罗非鱼链球菌病原。同时结合全球不同宿主来源的84株链球菌16S rRNA 基因序列,利用 Modeltest 3.7、MEGA 3.0、MrBayes 3.0 b4进行综合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2009—2011年罗非鱼链球菌病原均为无乳链球菌且它们在进化上聚为一个支系,说明2009—2011年广东、海南等地区罗非鱼无乳链球菌病原具有相同的起源。此外,罗非鱼无乳链球菌与法国人源、美国人源、牛源以及日本猪源等无乳链球菌均以高支持率(100)聚在一个支系,说明全球不同宿主来源的无乳链球菌亦具有相同的进化起源,同时也证明了中国罗非鱼无乳链球菌的潜在人畜共患性,这是国内首次对不同宿主无乳链球菌进行系统发育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