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4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16篇
林业   28篇
农学   10篇
基础科学   20篇
  16篇
综合类   135篇
农作物   9篇
水产渔业   30篇
畜牧兽医   32篇
园艺   17篇
植物保护   31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1年   1篇
  1966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 毫秒
21.
22.
单行棉花套播机 武汉市机电局设计。采用平斜流线型罩壳和合理的宽度,能分开枝叶,不缠草,适于在棉、豆地套播棉花,或更换排种器在棉田套播麦类,也能用于行间施肥。播用棉籽拌上草木灰即可。它采用锐角锚式开沟器,花盘式排种机  相似文献   
23.
采用超声波萃取法提取滩涂盐生植物碱蓬黄酮类化合物,并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最佳萃取方案.试验结果表明:料液比为1 g∶20 mL、60℃、超声波功率为225 W的条件下65%乙醇溶液萃取40 min,总黄酮得率达5.734%.此外,就碱蓬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24.
连续两年在田间自然状态下,采用PCR-DGGE方法研究6个不同生育期种植转Bt基因玉米MON810对根际土壤细菌群落遗传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2008年,同一生育期内转Bt基因玉米与非Bt基因玉米根际土壤细菌16S rDNA DGGE指纹图谱相似,细菌群落的遗传物质组成差异不显著,仅在抽丝期和乳熟期Bt玉米出现两条差异条带。2009年,苗期、拔节期、喇叭口期、抽雄期4个生育期两种玉米出现差异条带,抽丝期和乳熟期无差异条带。对DGGE图谱条带进行克隆测序,部分图谱中的条带所代表的DNA序列相同,最终得到51条DNA序列,共涉及主要细菌门类8个,典型差异条带分别属于芽单胞菌门(Gemmatimonadetes)、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厚壁菌门(Firmicutes)。总体来看,与不同品种相比,不同生育期、不同年份间细菌群落差异更为显著,Bt蛋白的积累对根际细菌群落变化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25.
【目的】探明云南主要辣木种植区的病害种类及其分布、为害,开展辣木果腐病防治试验,为辣木果腐病防治提供参考。【方法】2016—2017年在云南省景洪、元谋、元江、江城、龙陵、芒市和富宁等7个辣木主要种植地区采用五点取样法进行辣木病害调查。选用70%代森锰锌330倍液、50%多菌灵750倍液、1∶1的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330倍液与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750倍混配液(简称70%代森锰锌∶50%多菌灵)为供试药剂,按常规喷雾进行施药处理,测试上述药剂对辣木果腐病的田间防治效果。【结果】云南辣木主要种植区常见病害有果腐病、枝条回枯病、嫩梢萎焉病、炭疽病、白粉病和根茎基腐病等,其中果腐病发生最为普遍,所调查的每个地区均有发生,最严重的是芒市,果腐病发病率高达72%。果腐病田间药剂防治试验结果表明:3种药剂对辣木果腐病均有一定的防治效果,校正防效大小依次为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330倍液(69.79%)70%代森锰锌∶50%多菌灵(68.01%)50%多菌灵750倍液(57.43%)。【结论】研究确定了云南辣木种植区辣木主要病害6种,筛选出防治果腐病的化学药剂。  相似文献   
26.
【目的】旨在探究施加溶磷菌肥联合构树对铜污染土壤的修复效果,为土壤铜污染的改良及修复提供理论依据及技术支持。【方法】采用江西德兴铜污染土壤为研究对象,以毛竹林地筛选出的伯克霍尔德菌(Burkholderia)为微生物菌剂,制成溶磷菌肥,通过土壤熟化试验,设置对照(CK)、生物制剂(SW)、溶磷菌肥(JF)3个处理,测定土壤pH、有机质、有效铜含量指标,探究溶磷菌肥对土壤有效铜含量的影响;以1年生构树(Broussonetia papyrifera)盆栽苗为供试植物进行盆栽试验,测定构树生长特性、铜积累量等指标,探究溶磷菌肥对构树铜富集特性及对铜污染土壤修复效果的影响。【结果】溶磷菌肥能改良土壤酸碱度,提高土壤有机质;同时活化土壤重金属铜能力突出,有效铜含量较对照处理提高9.26%~38.04%;生物制剂对土壤pH、有机质、有效铜影响不显著。两种处理均能提高构树生物量,菌肥促生效果更显著,地上、地下部生物量较对照处理分别提高91.44%~345.85%、156.58%~306.50%。生物制剂可促进无铜、低铜污染中构树转移能力,提高构树地上部铜富集能力;菌肥能增强构树根部富集能力,促进构...  相似文献   
27.
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转基因玉米瑞丰1号-双抗-12-5(RF1-12-5)种植对根际土壤酶活性、微生物群落的影响,可为RF1-12-5的环境释放和商业化应用提供科学的安全性评价数据支持。研究结果表明:①在5个生育期内,RF1-12-5与其非转基因对照品种瑞丰1号(RF1)根际土壤碱性蛋白酶、脲酶和酸性转化酶活性均没有显著性差异;RF1-12-5根际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在收获期、碱性磷酸酶活性在乳熟期显著低于RF1,其他生育期差异不显著。②在5个生育期内,RF1-12-5与RF1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的Shannon多样性指数、McIntosh均匀度指数和Simpson优势度指数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主成分分析未发现RF1-12-5与RF1根际微生物功能多样性存在规律性差异。  相似文献   
28.
物联网技术在我国智慧林业建设中的应用现状及发展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智慧林业是现代林业发展的新方向,是改善生态环境、提高林业生产力、促进林业现代化和建设美丽中国的必然要求。物联网技术具有实时感知、快速响应、精确控制等特点,在林业信息感知、获取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是智慧林业的关键技术之一。文中简介物联网相关技术,概述国内外利用林业物联网技术在森林资源监管、林业灾害监控、林业生态监控、林产品安全质量监管等智慧林业建设中取得的应用进展,比较其在国内外智慧林业建设发展现状中的差异,探讨林业物联网技术在标准建设、林业专用传感器研究、林业信息传输、林业信息处理等方面存在的不足,提出我国林业物联网的发展策略,以期为我国林业物联网的发展及智慧林业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9.
有机肥配施保水剂对紫色土水分入渗及氮素淋溶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以有机肥、保水剂(聚丙烯酰胺PAM、高分子吸水树脂SAP和沃特)为供试材料,通过室内土柱模拟试验,研究有机肥配施保水剂对紫色黏土水分入渗及氮素淋溶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机肥配施保水剂可有效增加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是控制土壤水分和养分淋失的有效措施。单施有机肥和有机肥配施保水剂均降低了湿润锋运移深度和入渗速率。与对照相比,单施有机肥和有机肥配施保水剂处理的湿润锋运移深度降低了33.33%~46.49%,入渗速率降低了22.73%~31.82%,累计淋溶液体积降低了1.25%~6.78%。施用有机肥有一定增肥保肥能力,但随淋洗次数增加保肥能力逐渐降低,与对照相比,在持续淋溶条件下单施有机肥的硝态氮和全氮累计损失率分别升高了12.00%,17.51%。有机肥配施保水剂可有效减少氮素淋失量,降低氮素淋失率,提高土壤保肥能力。与施用有机肥相比,有机肥配施保水剂硝态氮损失率降低了35.49%~78.46%,全氮损失率降低了35.53%~71.85%,其中有机肥配施PAM处理保水保肥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30.
烟草扭脉病毒部分基因组特征及其分类地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RT-PCR从烟草丛顶病发病烟株总RNA中获得烟草扭脉病毒(Tobacco vein distorting virus,TVDV)基因组部分序列。序列分析显示该片段全长1655bp,共包含TVDV的部分RdRp基因、完整的CP基因和完整的MP基因。其中RdRp基因与CP基因的间隔区(IR)长201nts,符合马铃薯卷叶病毒属病毒的归属依据;对RdRp、CP、MP基因以及IR序列的对比分析,显示了TVDV与黄症病毒科马铃薯卷叶病毒属病毒的较高同源性。根据三个ORF编码的氨基酸序列构建的分子同源树的分析,也都显示了TVDV与黄症病毒科马铃薯卷叶病毒属病毒的同源性最高,进一步证实了TVDV应该是黄症病毒科马铃薯卷叶病毒属的确定成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