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综合类   17篇
畜牧兽医   5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6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31 毫秒
31.
为了探讨血清和组织中一氧化氮(NO)含量的变化与牦牛不同生长发育期的关系,采用硝酸还原法分别测定1日龄、1月龄、6月龄和成年牦牛4个年龄组血清和心、肝、脾、肺、肾、骨骼肌组织中NO的含量。结果:1日龄犊牦牛血清中NO含量最高,随着年龄的增长呈现递减的趋势,差异显著(P〈0.05)。犊牦牛组织中NO含量显著低于血清中含量,差异显著(P〈0.05);1月龄肝脏、肾脏和骨骼肌中NO含量明显增加,1日龄和1月龄组织NO的含量均高于6月龄,差异显著(P〈0.05),其余组织中NO含量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结果表明:NO与牦牛不同生长发育阶段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32.
高原低氧与家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世纪初发现 ,在引入美国克罗拉多高原牛群中常发生一种病 ,病牛常出现颈胸部的水肿 ,并可渐进发展为心力衰竭 ,临床治疗效果较差 ,但移入低海拔地区后一般可自行康复。因本病常表现有颈胸部的水肿 ,所以当地放牧员称此病为“兽胸病”(BrisketDisease)。“兽胸病”一词实际为人类对家畜高原性心脏病最初认识的记载。但该名词在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中仍然延用。Georce等〔1〕 首先报道了对本病的临床观察 ,并证实“兽胸病”与高原有关 ,而与饲养等条件无关。在此之后 ,国内外学者在高原因素对家畜的影响方面进行了诸多…  相似文献   
33.
34.
35.
绵羊支气管动脉立体铸型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绵羊支气管动脉具有管径很细、呈线型分布、分布距离远、分布位置广等特点,再加目前使用的铸型剂塑料材料的柔韧性差,支气管动脉的单独铸型标本难以显现血管的立体结构和分布.为了选择一种能较好表现支气管动脉立体分支分布情况的支架,分别选用肺动脉、肺静脉、支气管树与支气管动脉进行了联合灌注试验.结果表明,肺动脉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支气管动脉的支架,对制作绵羊支气管动脉的立体铸型标本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6.
为了进一步研究大通牦牛心肌对高原低氧适应的组织学特点,选取2个海拔高度(海拔3 700,3 200m)成年大通牦牛作为研究对象,并选取同海拔高度的泽库地区成年牦牛(海拔3 700m)和海晏地区成年牦牛(海拔3 200 m)作为对照,利用组织学、免疫组织化和电镜技术对心肌组织的显微和超微结构进行观测与分析,结果显示:海拔3 700m牦牛,其心肌纤维直径细于海拔3 200m牦牛,表面积密度大于海拔3 200m牦牛,差异显著(P0.05);海拔3 700m牦牛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微血管密度(MVD)均大于海拔3 200m牦牛,差异显著(P0.05);海拔3 700m牦牛平均体积和体密度大于海拔3 200m牦牛,差异显著(P0.05);而面数密度(NA)小于海拔3 200m牦牛,差异显著(P0.05)。大通牦牛心肌适应高原低氧环境的组织学特点主要表现为:肌纤维直径细、表面积密度大、VEGF和MVD均较高的特点,心肌肌线粒体平均体积相对较小、NA相对较大,而体密度大的特点。  相似文献   
37.
大通牦牛皮肤发育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大通牦牛的皮肤发育规律。[方法]采用组织学方法对4个年龄段(1日龄、30日龄、180日龄和成年牦牛)大通牦牛的皮肤组织结构进行研究。[结果]4个年龄段大通牦牛的皮肤均表现为表皮薄、真皮特厚的特点,且真皮层内毛细血管较少,表皮层内含大量色素细胞;4个年龄段大通牦牛的全皮厚均表现为出生后至30日龄逐渐变厚、至180日龄时又变薄、至成年时又变厚的一种变化趋势。[结论]为深入了解大通牦牛皮肤适应高原恶劣环境的组织结构特点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8.
为探明不同发育阶段牦牛大脑视皮质的组织形态结构,应用组织学技术及图像分析软件对不同发育期(1日龄、30日龄、180日龄和成年)对牦牛大脑视皮质厚度、神经元密度和神经元截面积进行分析测量。结果表明,随着年龄的增加,牦牛大脑视皮质的厚度增厚、神经元截面积增大和神经元密度在30日龄时最大,显著高于180日龄和成年组(P<0.05)。结果提示,牦牛大脑视皮质的厚度和神经元截面积从出生到成年逐渐增加,神经元密度从30日龄到成年则逐渐减少。  相似文献   
39.
采用静脉内灌注颜料的方法解剖观察了7条双峰驼后肢后脚部静脉的构筑.后脚部的静脉由内侧隐静脉、外侧隐静脉和足背静脉导引.内侧隐静脉由足底内侧静脉和足底外侧静脉汇合而成;足底内、外侧静脉均起自足底深弓.外侧隐静脉由前后两支汇合而成;前支由趾背侧第2~4总静脉汇合而成;后支起自足底外侧静脉.跖背侧第3静脉细小,成对,由跖骨表面的小静脉支汇合而成.每一趾的两侧均有6~8条趾枕支.在趾枕真皮和趾枕深筋膜之间发现有一发达的静脉网.  相似文献   
40.
有关脾脏的大体解剖学资料,在成年牛方面较多,而出生犊牛的资料则较少。为丰富解剖学资料,我们对西宁地区初生黑白花犊牛的脾脏进行了观测。试验动物与方法:西宁市奶牛场出生的1日龄健康未进食黑白花犊牛31头,其中公犊牛28头,母犊牛3头。称取犊牛活重,颈总动脉放血致死,剖腹采集脾脏,观察形态。用感量0.5g的架盘天平称脾重,依公式(脾脏重/体重)×100%求出犊牛脾脏的相对比。用浮水法量取脾体积。脾长为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