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3篇
农学   5篇
基础科学   7篇
  6篇
综合类   59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6篇
畜牧兽医   20篇
园艺   9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5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目的】过去10年,山东省冬小麦田杂草种类、数量和发生区域均发生了明显变化,明确山东省冬小麦田杂草群落演替规律,分析其演替原因,为制定小麦田杂草精准防控策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山东省冬小麦种植区域调查300个调查地,每个调查地选择3块区域,每块区域采用倒置“W”型9点取样法,从2009—2019年10年间分3次调查山东省冬小麦田杂草群落分布,明确山东省冬小麦田7大区域杂草群落组成,分析杂草群落变化规律。【结果】山东省冬小麦田杂草群落结构及其变化有如下特点:(1)播娘蒿、荠菜一直是山东省冬小麦田的优势杂草,3次调查中播娘蒿优势度始终排在第1位,相对优势度分别为20.68%、22.49%、22.24%,荠菜也始终排在前3位,相对优势度分别为15.49%、15.77%和14.51%。(2)优势杂草种类越来越多,2009—2010年度调查时,相对优势度≥10.00%的只有播娘蒿、荠菜两种,后两次调查时,则分别为3种(增加了雀麦)和5种(增加了雀麦、节节麦和猪殃殃)。(3)禾本科杂草分布区域和危害程度逐年加大。2009—2010年度恶性禾本科杂草雀麦和节节麦主要分布在西北平原区、北部滨海区、中部山区;2013—2014年度扩散蔓延至南部山区、胶潍河谷平原区;2018—2019年度时已遍及全省。且危害程度逐渐加大,3次调查中雀麦相对优势度分别为7.66%、16.39%、17.94%;节节麦分别为3.08%、7.61%、11.38%;多花黑麦草、大穗看麦娘和野燕麦虽然总优势度不高,但也在逐渐增大。(4)婆婆纳、猪殃殃等阔叶杂草分布越来越广。3次调查中猪殃殃优势度分别为8.29%、8.94%、10.00%,逐年上升,分布区域也逐渐扩大,在山东省各个区域均大面积分布,尤其在西南平洼区、南部山区和中部山区分布最多,在西北平原区分布面积也很广;婆婆纳优势度分别为1.08%、1.18%、2.05%,主要分布在西南平洼区和南部山区,在其他区域也已有分布。(5)山东省7大小麦种植区域杂草群落变化最大的是胶东丘陵区,物种多样性呈现不断上升趋势,2009—2010年度时,反映物种多样性的香农指数仅高于北部滨海区,列第6位;2013—2014年度,超过西北平原区和胶潍河谷平原区,列第4位;2018—2019年度,仅次于南部山区,列第2位。【结论】耕作制度的变化、恶性杂草的传播入侵以及单一除草剂大面积连续应用明显推动了山东省冬小麦田杂草群落的变化。因此,在山东省冬小麦田杂草防控中,应推广化学除草剂与农艺措施相结合、根据田间草相精准选择除草剂以及不同机理除草剂轮换使用等杂草综合防控策略。  相似文献   
32.
尖塘鳢的形态生物学与细胞核型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观察并解剖30尾活体尖塘鳢(Oxyeleotris marmoratus),详细记录其形态特征和内部结构。尖塘鳢腹鳍胸位,胸鳍宽大呈扇形;背鳍2个,分离;闭鳔,I形胃,肠粗短,无幽门盲目囊;肝单叶;体被栉鳞,体表外观有纵向线条,无侧线。以肾脏为材料,用空气干燥法制备染色体标本。尖塘鳢的染色体数目为2n=46。核型公式为2Sm 2St 42t,MF=50。  相似文献   
33.
本试验采用辛酸去脂、饱和硫酸铵溶液盐析法提纯鹅卵黄抗体IgY,采用SDS-PAGE方法分析其纯度;用纯化后的IgY免疫试验兔,收集血清,测定血清抗体效价;采用辛酸-硫酸铵法结合Protein G树脂亲和层析法纯化免血清IgG,用改良的高碘酸钠法进行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直接ELISA法测定标记物效价.结果表明,提纯的鹅卵黄IgY浓度为11.5 mg/mL,纯度约为92%;血清琼脂扩散抗体效价为1∶32;Western Blotting试验证明,兔血清中含有抗鹅卵黄抗体IgY重链及轻链的特异性抗体;直接ELISA法测得标记物效价为1:1 100.  相似文献   
34.
近年来.随着生产反季节蔬菜为目的的大棚面积逐年增加.大棚番茄冬春栽培的面积也不断加大。然而.大棚番茄冬春栽培存在棚室温湿度变化大、品种不配套、病虫害发生频繁等问题.造成栽培难度较大、番茄产量低且不稳.影响了大棚栽培效益的发挥。追溯问题根源,品种不配套是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35.
为了筛选出适宜福建省龙岩市栽培的彩色花椰菜品种,从国内外引进12个彩色花椰菜新品种,对比其主要植物学性状、花球的主要商品性状、熟性和产量、抗病性,并对其进行综合评价。试验结果表明:金冠、改良艾玛、金宝贝这3个品种长势强、株型紧凑、整齐度高、花球圆整、中熟、产量较高、抗病性强,适宜我市秋冬季栽培推广的优良彩色花椰菜品种。  相似文献   
36.
体外培养的奶牛,绵羊和小鼠的附植前胚胎在热应激条件下能够合成热休克蛋白70以增强胚胎的耐热性保护其不受热损伤.而钙调蛋白(CaM)是细胞内最重要的Ca2+受体蛋白并参与细胞活动中重要基因的转录活动.本实验旨在研究CaM参与小鼠(Mus musculus)胚胎热应激诱导型热休克蛋白70(HSP70)的表达,且明确CaM参与HSP70表达的具体途径.将发育至早期囊胚的胚胎分成空白对照(37℃)组、W7处理非热应激(37℃+W7)组、热应激(39℃)组和W7处理热应激(39℃+W7)组.提取总RNA并分别检测HSP70、CaM和热休克转录因子1(HSFl) mRNA表达;提取胞浆蛋白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HSP70、CaM和HSF1表达;用免疫共沉淀法检测HSP70-CaM和HSP70-HSF1复合物.结果发现,W7能显著抑制39℃热应激1h小鼠胚胎HSP70 mRNA和蛋白的表达(P<0.05); W7对其他各组胚胎HSF1mRNA表达的影响不显著(P>0.05),但能显著降低39℃热应激1h小鼠胚胎HSF1蛋白表达(P<0.05); 39℃热应激时,胚胎HSP70-CaM复合物增多,HSP70-HSF1复合物减少.本研究表明,小鼠胚胎受热应激时,CaM通过与HSP70竞争性结合,解离出HSF1,从而使HSP70大量表达.本研究揭示了CaM参与小鼠胚胎热激反应中HSP70表达的一种途径.可为研究胚胎耐热性以及热激信号转导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37.
[目的]研究小麦生长过程中Cu和Cd胁迫对土壤蔗糖酶活性的影响。[方法]以烟农19为供试小麦品种,采用盆栽方法,研究小麦不同生育期Cu和Cd胁迫及其复合污染对小麦根区、非根区蔗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Cu和Cd胁迫下蔗糖酶活性随小麦生育期的推移变化趋势存在一定差异,但从幼苗期到抽穗期同类金属处理下根区、非根区酶活性变化趋势相似,且蔗糖酶活性最大值出现在抽穗期或成熟期。除拔节期,Cu-Cd交互作用增大了Cd单因素作用下的根区、非根区及Cu单因素作用下的非根区的蔗糖酶活性,而对拔节期单因素作用总体表现为降低作用。总体上看,Cu、Cd单独作用下根区蔗糖酶活性大于非根区。[结论]小麦根际对Cu、Cd胁迫下土壤蔗糖酶活性有一定的影响,并随小麦生长时期及重金属种类、处理浓度的不同而存在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38.
旱地冬小麦新品种陇选1号为从外引品系中梁9589变异单株中通过多代系谱法选择技术选育而成.在2012-2014年度甘肃省陇中部片冬小麦旱地组区域试验中,2a平均折合产量4745.85 kg/hm2,比统一对照品种陇中1号平均增产10.9%.半冬性,生育期286 d,株高106 cm,穗长7~8 cm,穗粒数52粒,千粒重43.6 g,容重788 g/蕴.抗寒、抗旱性强,丰产、稳产.籽粒含粗蛋白质116 g/kg(干基)、湿面筋含量239.0 g/kg(14%水分基)、赖氨酸4.35 g/kg(干基),沉降值37 mL(14%水分基).苗期对混合菌表现免疫,成株期对条中32号、条中33号、中4-1、郧22-14及混合菌均表现中抗.适宜在甘肃中部干旱半干旱及生态类似区旱地种植.  相似文献   
39.
张双 《林业科技》1995,20(2):63-64
施胶机冷却水装置改造张双(黑龙江省南岔林业局)南岔林业局晨明刨花板厂引进安装了罗马尼亚年产7000m刨花板生产设备。安装时保留了幅面大、压力高压力机等先进设备,同时对故障率高的设备进行了改造。其中施胶机冷却水装置改造具有明显效果,使其具有:(1)结构...  相似文献   
40.
马铃薯“草膜三覆盖”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轮作与选地、搭建拱棚、播前准备、适时播种、田间管理、收获等方面提出了马铃薯"草膜三覆盖"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