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1篇
  2篇
综合类   30篇
水产渔业   10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抑制性消减杂交技术(SSH)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分离、克隆差异基因的新技术。系统阐述了该技术的原理和优缺点,综述了该技术在水产无脊椎动物差异表达基因筛选方面应用的研究进展,并对该领域面临的问题进行剖析。  相似文献   
32.
研究了不同浓度生长因子、激素和条件培养基对大菱鲆Scophthatmus maximus鳍、鳃和肾组织原代培养细胞生长和增殖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氢化可的松(HC)浓度为0.4μg/mL时,鳍、鳃组织贴壁率和迁出率最高,分别为89.4%、53.3%和92.3%、59.6%,浓度为0.8μg/mL时,肾细胞的增殖量最大;当表皮生长因子(EGF)浓度为10 ng/mL时,鳍、鳃组织块的贴壁率和迁出率均达到最高,分别为85.9%、54.6%和88.1%、56.8%,肾细胞的增殖量最大;当胰岛素(Ins)浓度为5μg/mL时,鳍、鳃组织块的贴壁率和迁出率均达到最高,分别为90.8%、52.3%和92.3%、54.2%,肾细胞的增殖量也达到最大值;当sp2/0条件培养基的添加比例为1/5时,鳍和鳃组织块的贴壁率均达到最高(96.8%和92.8%),鳃的迁出率最高,为59.3%,肾细胞的增殖量最大;sp2/0条件培养基比例为1/4时,鳍的迁出率最高(52.3%)。  相似文献   
33.
针对中间球海胆Strongylocentrotus interm edius育苗生产中很难进行活体性别鉴定这一特点,采用组织切片法和微卫星标记分析法对海胆进行观察分析。试验用样品由大连太平洋海珍品有限公司提供,共31只。采用组织切片法鉴别雌、雄个体,发现17只个体为雌性,14只个体为雄性。同时,将31只个体分为雌、雄两个群体,提取性腺组织基因组DNA,利用已经筛选好的11对引物对雌、雄两个群体进行微卫星分析。结果表明,两个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没有显著差异;发现INST09-A,INST10-A,INST10-B三个等位基因的频率在两个群体间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位点INST10在雌、雄两个群体中的基因型频率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初步说明这些位点及相应等位基因可能与性别决定位点存在一定的连锁关系。  相似文献   
34.
采用反转录PCR(RT-PCR)与c DNA末端快速克隆(RACE)法首次从壳长为28 mm的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外套膜中克隆出RP2基因(Gen Bank登录号:KF826881)。结果表明:RP2基因c DNA序列长度为1158 bp,包括62 bp的5'端非编码区,41 bp的3'端非编码区,开放阅读框1053 bp,编码350个氨基酸;推导的氨基酸序列具有TBCC(57aa~175aa)和CARP(65aa~102aa)保守结构域,并为非跨膜糖蛋白;经Blast同源性比较表明,菲律宾蛤仔RP2氨基酸序列与太平洋牡蛎Crassostrea gigas的相似性较高(56%),与高等哺乳动物、鸟类、鱼类、两栖类和节肢动物各模式动物之间的相似性为43%~53%,与非洲眼线虫Loa loa的相似性较低(33%);利用实时定量PCR技术检测RP2基因在菲律宾蛤仔不同组织中的表达,结果显示,RP2基因在菲律宾蛤仔雄性性腺中表达量最高,在鳃、水管和外套膜组织中次之,在斧足和闭壳肌中表达量极少,在雌性性腺中无表达。研究表明,RP2基因在菲律宾蛤仔各组织中的表达较为广泛,但不同组织的表达量存在明显差异,本研究结果可为无脊椎动物RP2基因的结构及其功能研究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35.
海洋酸化和升温对中间球海胆幼虫发育和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海洋酸化和气候变暖对海洋生物的联合作用,按照文献[4]和[7]中对海洋环境变化的预测趋势,设置了3组海水,即对照组(pH为7.93~7.99,水温T为18℃)、试验组E3(在对照组基础上pH减小0.3,T升高3℃)、试验组E6(在对照组基础上pH减小0.6,T升高6℃),在此条件下对中间球海胆Strongylocentrotus intermedius幼虫的发育及生长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酸化及升温海水对海胆孵化率没有显著影响;E3组海胆与对照组发育进程一致,而E6组则较慢;E3和E6组海胆分别存活了18 d和12 d,分别发育至八腕幼虫和四腕幼虫阶段,可见试验海水环境严重影响海胆幼虫的存活;E3组海胆幼虫的生长在受精后的前10 d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之后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E6组海胆幼虫的生长在整个试验阶段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将骨针长度分解为口后腕骨针长度和躯干部骨针长度,各组海胆的生长差异主要表现在口后腕骨针长度上;试验组长腕幼虫畸形均不同程度地表现为腕短小、萎缩、腕骨针折断、骨针弯曲变形等。研究表明,中间球海胆对海洋酸化和气候变暖的海洋环境非常敏感,如果按照预测趋势,海洋环境变化将会对该海胆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36.
李霞  秦艳杰 《农林科学实验》2013,(24):329-329,351
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从现存问题出发,阐述水产院校如何构建细胞工程实验课创新型教学平台,同时提出实验室应具备的基本条件以及教学方式方法,并对提高学生实验技能和创新意识进行初步探讨,以为细胞工程实验课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7.
旨在研究不同浓度氯化镉对60~80 代二倍体和三倍体泥鳅鳍细胞系(DIMF和TRMF)的毒性效应,比较不同倍性细胞系间的敏感性差异。采用MTT比色法测定半致死浓度,采用酶活力测定法、微核试验和实时定量PCR法测定了氯化镉对2 种细胞系的细胞毒性和遗传毒性。结果表明:氯化镉处理下DIMF、TRMF细胞系半致死浓度分别为(24.0±0.7)、(27.3±1.3) μmol/L。2 种细胞系的SOD、GSH-Px活性随着氯化镉浓度的增加,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而GST活性则表现为逐渐降低。随着氯化镉浓度的增加微核率先升高后降低,DIMF、TRMF最大微核率分别为(7.33±0.33)‰、(8.33±0.67)‰。经氯化镉处理的细胞金属硫蛋白(MT)表达量显著增加,30 μmol/L 浓度组表达量最大,分别为对照组的55.6 和57.6 倍。研究表明,氯化镉对泥鳅二倍体和三倍体细胞系具有细胞毒性和遗传毒性,且二倍体细胞系较三倍体细胞系对氯化镉更为敏感。  相似文献   
38.
雌激素对双齿围沙蚕性比、生长和卵母细胞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性未分化的双齿围沙蚕Perinereis aibuhitensis暴露在双酚A和17β-雌二醇两种雌激素下,研究了雌激素对双齿围沙蚕雌雄比例、个体生长、死亡率及卵母细胞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雌激素各浓度下的试验组沙蚕均为雌性。与对照组相比,双酚A浓度为50、100μg/L时,对沙蚕有极显著的促生长作用(P〈0.01);浓度为10、150μg/L时,对沙蚕的促生长作用显著(P〈0.05);浓度为200μg/L时,对沙蚕的促生长作用不明显;沙蚕的死亡率随双酚A浓度的提高而增加。与对照组相比,当17-β雌二醇浓度为1、5、15 mg/L时,对沙蚕有极显著的促生长作用(P〈0.01);浓度为30 mg/L时,对沙蚕的促生长作用显著(P〈0.05);浓度为45 mg/L时,对沙蚕的促生长作用不明显;随着浓度的提高,沙蚕的死亡率明显加大。双酚A浓度为10~150μg/L、17β-雌二醇浓度为1~30 mg/L时,对沙蚕卵母细胞的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P〈0.01);而双酚A浓度为200μg/L(P〈0.05)和17β-雌二醇浓度为45 mg/L(P〈0.01)时对卵母细胞的生长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39.
李霞  郭莹  秦艳杰  姜志强 《水产学报》2013,37(2):168-174
采用组织块培养法启动大泷六线鱼鳍、吻端和肾脏3种组织细胞的原代培养,并稳定传代培养30代、31代和35代.结果发现,用透明质酸酶和Ⅱ型胶原酶联合消化鳍和吻端组织后细胞分散效果更好.培养于添加5 ng/mL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20 μg/mL硫酸软骨素、40 ng/mL Ⅰ型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I)及20%胎牛血清的DMEM/F12培养基(pH 7.2)中的3种组织细胞生长分裂旺盛,均为成纤维样细胞.在此条件下第20代的鳍、吻端、肾脏组织细胞群体倍增时间分别为58.7,50.4和32.9 h.第25代大泷六线鱼3种组织细胞的特征性染色体数目均为48条.细胞经液氮冷冻保存60 d后,解冻复苏并经台盼蓝染色,3种细胞成活率分别达84.59%±1.07%、85.75%±1.03%和87.39%±1.05%.3种细胞现已保存在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3种组织细胞体外培养方法的建立为鱼类疾病防治和病理机制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0.
为探究重铬酸钾的毒性机制,建立适合监测铬污染的体外检测系统,以体外培养的泥鳅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鳍细胞系(DIMF)为试验材料,研究了重铬酸钾的毒性效应。结果表明:通过噻唑蓝(MTT)比色法测定重铬酸钾染毒后细胞的24 h半致死浓度为(25.3±1.2)μmol/L;暴露在浓度为0~30μmol/L的重铬酸钾中,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随着染毒浓度的增加而增大;谷胱甘肽超氧化物酶(GSH-Px)在重铬酸钾浓度为0~20μmol/L时活性升高,当染毒浓度为30 mol/L时,活力开始下降;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活性则随重铬酸钾浓度的升高而降低;微核试验显示,DIMF微核率随染毒浓度的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其中最大微核率为0.733%;实时定量PCR结果显示,对照组的金属硫蛋白(MT)基因表达量很低,经重铬酸钾诱导后MT基因表达量显著升高(P0.01)。研究表明,重铬酸钾可对细胞的酶系统和遗传物质造成一定的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