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2篇
综合类   10篇
畜牧兽医   5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8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41.
支原体(Mycoplasma)是一类能够在体外营独立生活的无细胞壁的原核生物,可引起动物、植物和人类的病害[1]。近年来广西山羊群多发的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也是由支原体感染所致,从2006年刘棋等[2]报道和本实验室临床分离的病原来看,  相似文献   
42.
2010年9月从一起以皮下浅表淋巴结肿大,后期呈脓性干酪样坏死的山羊病例的脓汁中,分得一株多形态、无荚膜和芽胞的革兰氏阳性的球杆菌,该菌在马丁汤和马丁琼脂平板上生长缓慢,在麦康凯琼脂上不生长,但在鲜血琼脂或犊牛血清琼脂上生长良好,48h可长成直径在1mm大小,灰白色、不透明、干燥、中央突起、边缘不整齐,在鲜血琼脂平板上呈β型溶血的菌落。经对病原分离培养、生化试验、动物致病性试验和PCR检测鉴定该菌为伪结核棒状杆菌。并根据药敏试验的结果对病羊进行治疗,提出了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43.
本研究目的是了解广西不同养殖模式猪源大肠杆菌的耐药情况和耐药基因流行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治疗猪大肠杆菌病以及减缓细菌耐药性产生提供参考。采用K-B纸片法测定了180株分离自广西3种养殖模式猪源大肠杆菌的耐药情况,并通过PCR检测其携带EABLs(bla_(TEM)、bla_(CTX))、PMQR因子(qnrA、oqxA、oqxB、aac(6′)-Ib-cr)、大环内酯类耐药基因(ermB)、磺胺类耐药基因(suL)和氟苯尼考耐药基因(floR)的情况。结果显示,大规模、中小规模和散养户养猪场的大肠杆菌对头孢西丁、头孢他啶和阿米卡星的敏感率高于70%,而对青霉素G、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利福平、林可霉素和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均高于90%。大规模养猪场大肠杆菌对恩诺沙星的耐药率极显著低于散养户(P<0.01),对氧氟沙星、庆大霉素和氟苯尼考的耐药率显著低于散养户(P<0.05);中小规模养猪场大肠杆菌对恩诺沙星、强力霉素和氟苯尼考的耐药性显著低于散养户(P<0.05);散养户大肠杆菌对环丙沙星、卡那霉素和壮观霉素的耐药率极显著高于大规模养猪场和中小规模养猪场(P<0.01),而对头孢噻肟的耐药率极显著低于大规模养猪场和中小规模养猪场(P<0.01)。大规模养殖场、中小规模养殖场和散养户大肠杆菌的多重耐药指数(MARI)分别为0.62、0.63和0.68,分离自散养猪场的83.3%菌株(50株)表现为对13-23种药物的多药耐药,极显著高于大规模养猪场(50%,30株,P<0.01),显著高于中小规模养猪场(61.7%,37株,P<0.05)。在3种模式养猪场的大肠杆菌中均检测到bla_(TEM)、bla_(CTX、)qnrA、oqxA、oqxB、aac(6′)-Ib-cr、ermB、suL和floR 9种耐药基因,其中bla_(TEM)和suL的阳性率高达100%,bla_(CTX)的阳性率最低,各模式猪场均低于57%。3种养殖模式之间的耐药基因阳性率相比差异显著,但与耐药表型不具有显著相关性。结果表明,3种养殖模式的猪场分离的大肠杆菌均具有严重的耐药问题,且菌株可携带多种耐药基因,表现为多重耐药,而不同养殖模式猪场分离的菌株耐药性存在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44.
正山羊脑多头蚴病,俗称脑包虫病,是由多头带绦虫的幼虫引起的一种危害严重的寄生虫病,它寄生于山羊大脑内,有时也在延脑或脊髓中发现。成虫寄生于犬类动物的小肠中,人也偶尔感染,该病多见于犬活动频繁的牧区。2014年10月,隆安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接诊了一起山羊出现转圈等神经症状后死亡的病例,诊断为山羊脑多头蚴病,现报告如下。1发病情况隆安县丁当镇红阳村山羊养殖户兰某,2013  相似文献   
45.
隆安县是猪布鲁氏菌病老疫区。该病于1966年因引进种猪而传人并扩散蔓延,1972年普查全县10个公社均有阳性病猪,普查301个生产队有137个发现阳性猪,普查种猪780头有297头是阳性,阳性率高达38.08%。1996年隆安县被确定为布鲁氏菌病防治国家级监测县后,采取了普查、检疫、淘汰病猪及可疑病猪、免疫、消毒、大力...  相似文献   
46.
近年来,畜禽规模化养殖蓬勃发展,但我国畜禽养殖业标准化工作相对滞后,而畜禽养殖业的标准化建设是畜禽养殖业发展方式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只有加快我国畜禽养殖业标准化工作,才能促进畜禽养殖业产业化、品牌化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本文分析加快我国畜禽养殖业标准化工作的重要意义,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47.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病毒引起的急性自然疫源性传染病,所有温血动物均可感染,人主要通过咬伤感染,一旦发病,几乎全部死亡[1]。家犬注射狂犬病疫苗是预防狂犬病的有效手段和最主要措施之一。2011年—2012年,隆安县在广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指导下开展农村家犬免疫注射、血  相似文献   
48.
利用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试验与分子生物学方法对分离自牛瘤胃内容物的1株肠球菌GXNN20210320-4进行分类学鉴定,并通过生长性能测定,动物安全性试验、耐受性试验及体外抑菌试验等评价该菌的益生特性,旨在为进一步研究该菌株及开发成益生菌制剂提供一定的前期基础。结果显示,肠球菌GXNN20210320-4为屎肠球菌,该菌从4 h开始进入对数增长期并持续至14 h,生长繁殖速度较快,生长周期短,适合工业化生产。小鼠安全性试验显示,屎肠球菌GXNN20210320-4不是致病性微生物,对于动物可能是安全的。在模拟人工胃液(pH值=3.0)和模拟人工肠液(pH值=6.8)中孵育3 h后屎肠球菌GXNN20210320-4存活率分别为76.85%、80.26%,在0.3%胆盐浓度下孵育1、3 h的存活率分别为83.15%、70.74%,在0.5%胆盐浓度下孵育1、3 h的存活率分别为57.97%、46.78%,说明屎肠球菌GXNN20210320-4具有较好的耐酸耐胆盐能力,该菌株能够经受胃肠道消化液的抑制而发挥作用。屎肠球菌GXNN20210320-4在60℃水浴中孵育15 min后仍有82...  相似文献   
49.
【目的】试验旨在研究植物乳杆菌GX20200417-1菌株的生物学特性及体外抑菌活性,探讨其在生产中应用的可能性。【方法】将植物乳杆菌GX20200417-1菌株接种至不同pH和含不同浓度胆盐的PBS,以及人工胃肠液中,使用菌落计数分析其对酸、胆盐和人工胃肠液的耐受性。使用牛津杯法检测GX20200417-1菌株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沙门氏菌的抑菌能力;通过与霉菌毒素共培养后使用ELISA方法研究GX20200417-1菌株对霉菌毒素的降解能力,并饲喂小鼠进行安全性试验。【结果】植物乳杆菌GX20200417-1菌株能够耐受pH 2.0及0.3%胆盐,并在人工胃肠液中有至少1×104 CFU/mL的活菌数;GX20200417-1菌株发酵上清液对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玉米赤霉素及黄曲霉毒素均有降解作用,但对呕吐毒素无降解作用;灌服GX20200417-1菌株后小鼠安全、无毒副作用。【结论】植物乳杆菌GX20200417-1菌株具有优良的益生特性,在畜禽生产中有一定的开发潜力。  相似文献   
5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