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5篇
农学   5篇
综合类   21篇
水产渔业   45篇
畜牧兽医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正斑点叉尾鮰(Letaurus Punetaus),原产于北美,是美国最主要淡水养殖品种~([1]),产量超过了美国鱼类养殖总量的60%以上~([2])。1984年,引入中国后,养殖面积和总产量不断增加,2016年总产量达28.5万t~([3])。中国已经和美国一起成为世界最主要的斑点叉尾鮰养殖国家。中国也从最初单一出口型国家,转变成为本土消费为主兼具一定出口,且出口主要针对美国。中国鮰鱼产业的发展壮大改变了世界斑  相似文献   
42.
长江江苏段浮游动物群落结构调查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4年9月和12月、2005年3月对长江江苏段浮游动物的群落结构进行调查.浮游动物108种,以轮虫最多,45个种属,占41.66%;原生动物12个种属,占11.11%;枝角类25个种属,占23.14%;桡足类26个种属,占24.07%.年浮游动物密度为47.96个/L,生物量0.3663mg/L.全年常见的优势类群为:轮虫的臂尾轮虫属、三肢轮虫属、龟甲轮虫属、晶囊轮虫属;枝角类的象鼻溞属、秀体溞属;桡足类的真剑水蚤属、温剑水蚤属、许水蚤属.  相似文献   
43.
乌苏里拟鳞属鲇形目,鳞科,习底栖性,生活于缓流中。在南北方地区都可以养殖,此鱼耐温0~36℃左右,南方生长周期长,生长速度较快。其肉味鲜美无比,无肌间刺,食性广,病害少,市场需求旺盛,价格较优,前景十分看好,倍受广大消费者和养殖户所喜爱,是具有养殖前途的一个特有新品。近年来我们对其进行了人工繁育试验工作,并取得了成功,现将一些技术经验总结如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44.
粗唇鮠和大鳍鳠为长江野生鱼类,其经济价值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由于长期的过度捕捞和工农业生产的污染,给鱼类生活环境造成了一定的破坏,野生资源量大幅下降。为了更好地保护野生资源,保护长江鱼类多样性,在合理开发长江渔业资源的同时满足市场的需求,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于2007年7月-2008年12月,陆续从长江南京江段收集粗唇鮠、大鳍鳠两种野生鱼类,开展了长江野生鱼类的移植驯化试验工作,其中粗唇鮠507尾,大鳍鳠261尾,运输成活率达95%,采用土池驯养,成活率分别为71.3%和78.72%,有望成为新的池塘套养或主养的养殖种类。  相似文献   
45.
长江江苏段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调查报告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2004年9月 ̄2005年3月长江江苏段枯、平、丰3个水期的浮游植物的采集调查,共检出长江江苏段浮游植物10门96属168种(包括未定种),其中绿藻门64种,占38.10%;硅藻门58种,占34.52%;蓝藻门25种,占14.88%;裸藻门8种,占4.76%;黄藻门5种,占2.98%;金藻门3种,占1.79%;甲藻门2种,占1.19%;红藻门、隐藻门和轮藻门各1种,占0.60%。丰水期浮游植物优势群为直链藻(Melosira)、颤藻(Oscilatoria)、脆杆藻(Fragilaria)和纤维藻(Ankistrodesmus);平水期优势群为直链藻(Melosira)、颤藻(Oscilatoria)、脆杆藻(Fragilaria)、微孢藻(Microspora)和圆筛藻(Coscinodiscus);枯水期优势群为星杆藻(Asteri-onella.)、新月藻(Closterium)、直链藻(Melosira)和脆杆藻(Fragilaria)。各江段浮游密度都以枯水期最高,基本以丰水期为最低。  相似文献   
46.
黄颡鱼人工繁殖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野生黄颡鱼成熟亲本通过人工催产、授精、孵化等措施,进行黄颡鱼人工繁殖。2001年的研究结果表明,催产率平均为73.6%,受精率平均为72.7%,孵化率平均为76.8%。生产1.0--1.5cm苗种316万尾。  相似文献   
47.
为探究池塘循环水槽(In-pond raceway system,以下简称IPRS)养殖模式下斑点叉尾鮰(Letaurus punetaus,以下简称鮰)肌肉中特征挥发性风味成分;以传统大池塘养殖(Traditional pond system,以下简称TPS)为对照,利用GC-MS技术对两种模式下的鮰肌肉的挥发性成分进行了萃取和分离鉴定,并结合ROAV确定了不同模式下特征挥发性风味成分;结果显示,IPRS及TPS下分别检测出50种及51种挥发性风味成分,主要由醛类、烃类、醇类及酯类等四大类组成,IPRS鮰肌肉醇类、酮类物质均高于TPS,IPRS下1-戊醇、1-戊烯-3-醇、乙酸乙烯酯、2-壬酮、2,3-辛二酮、1,3-戊二烯、十五烷等物质相对含量显著或极显著高于TPS(P<0.05或P<0.01),己醛等部分醛类物质在含量较高时易呈现令人不愉快的气味,IPRS下优势显著。IPRS下特征挥发性风味成分主要包括1-辛烯-3-醇、己醛、庚醛、辛醛、壬醛、2,6-壬二烯醛、癸醛、2,4-癸二烯醛及(E,E)-2,4-壬二烯醛,其中庚醛、2,6-壬二烯醛为TPRS特有的特征挥发性风味成分。结论显示,养殖模式对鮰肌肉挥发性风味成分及相对含量具有较大影响,IPRS下挥发性风味物质构成优于TPS,适合鮰集约化、高密度养殖。  相似文献   
48.
采用PCR扩增获得了长江下游鲿科(Bagridae)4个属6个种类的线粒体16S rDNA序列片段。序列长度介于920 bp与933 bp之间,A+T含量明显高于C+G含量。共有939个比对位点,其中190个为变异位点;52个为简约信息位点。以大鳞脂鲤(Chalceus macrolepidotus)为外群,采用邻接法(NJ)和最大简约法(MP)分析鲿科4属6种鱼类的系统发生关系。结果表明,16S rDNA序列可以作为鲿科属间系统发育分析的有效分子标记。聚类结果显示,鲿科鱼类构成一个单系类群,其中鳠属(Mystus)较特化,黄颡鱼属(Pelteobagrus)次之,而拟鲿属(Pseud-obagrus)与鮠属(Leiocassis)的亲缘关系最近。  相似文献   
49.
正斑点叉尾鮰(Ictalures Punctatus),属于鲶形目(Siluriformes),鮰科(Ictalurimae),是我国1984年从美国引进较为成功的一种淡水养殖鱼类,随着其产业结构日益完善,已成为我国经济性状较为优良的饲养鱼类品种之一。养殖上具有对环境的适应性很强、生长快、抗病能力强、集群摄食、饲料转化率高、管理方便、易上钩的垂钓品种等特点。各地人工可控的淡水水体中都适合养殖。其肉质细嫩、鲜美,无肌间刺,深受老人、孩子的喜爱。成鱼可在池塘中养  相似文献   
50.
我国水产养殖业历史悠久,可以追溯2000多年前[1]。近年来,我国水产养殖业的不断发展,养殖产量持续增长,水产品总量在世界范围一直保持领先态势。现代水产养殖业都是以集约化管理和高密度养殖来实现最大利润的,养殖环境日趋恶化,病害发生趋于频繁,不仅仅影响了养殖对象的健康生长,对我国水产养殖业健康持续发展构成严重制约,尤其是水产品的食用安全问题不断显现,直接危害到人的生存和健康。20世纪90年代初,世界范围内的大规模对虾病害爆发,使得人们意识到健康养殖的重要性[2]。在1993年,泰国曼谷召开的亚洲水产养殖病害会议上,与会的专家着重探讨了“水产动物健康养殖”的概念,强调在养殖生产过程中,预防和控制养殖病害需要通过改造生产条件、改善生态环境和提高养殖生物自身健康状况来实现[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