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5篇
农学   3篇
综合类   31篇
农作物   7篇
水产渔业   10篇
畜牧兽医   29篇
园艺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78 毫秒
51.
为探明新疆北疆地区集约化肉羊养殖环境的四季变化规律,对新疆北疆地区春季某集约化湖羊养殖场新生羔羊舍、育肥羔羊舍及繁殖羊舍相关环境指标进行了监测,采集24 h变化数据,同时进行羔羊健康与疾病临床观察。结果表明,该羊场春季每天采光时间为07:00~21:00,约14 h;羊舍平均温度超过国家行业标准(China industry standard,CIS)限值(10~15℃);光照强度、湿度和噪音平均值未超过国家标准限值;NH_3、CO_2、CH_4、PM_(10)和TSP浓度平均值未超过国家标准限值。春季羔羊主要疾病为腹泻、肺炎和营养不良导致的瘫痪,发病率12.88%,死亡率6.25%。与《牲畜和家禽养殖场的环境质量标准(NY/T 388-1999)》对照,该场春季羊舍平均温度从08:00~23:00,约有15 h超过最高上限。  相似文献   
52.
【目的】探明新疆褐牛与国外优良品种安格斯牛产肉性能及肉品质差异、体脂代谢相关基因及其产物表达的品种间的差异性。【方法】选择相同饲养管理条件下24月龄新疆褐牛和安格斯牛进行屠宰试验,测定其胴体性状和肉品质性状;采集背最长肌和皮下脂肪,采用石蜡切片技术观测脂肪组织和肌肉组织形态学差异;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脂肪酸合成酶(fatty acid synthesase,FAS)、脂肪酸结合蛋白4(fatty acid-binding protein 4,FABP4)、激素敏感酯酶(hormone-sensitive lipase,HSL)、脂蛋白脂酶(lipoprotein lipase,LPL)和瘦素(Leptin,LEP)基因mRNA表达量;采用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测定FAS、HSL、LPL蛋白表达水平。【结果】1)新疆褐牛净肉率极显著高于安格斯牛(P<0.01),而背膘厚度显著低于安格斯牛(P<0.05)。其余所测定的胴体性状相关指标均无品种间差异(P>0.05)。2)新疆褐牛肉色L*显著低于安格斯牛(P<0.05);新疆褐牛平均肌纤维直径和横截面积均显著大于安格斯牛(P<0.05);新疆褐牛皮下脂肪组织单位面积脂肪细胞个数极显著多于安格斯(P<0.01),其余所测定的肉品质性状相关指标均无品种间差异(P>0.05)。3)新疆褐牛与安格斯牛背最长肌和皮下脂肪FAS、FABP4、HSL、LPL、LEP等5个基因mRNA表达量均差异不显著(P>0.05);新疆褐牛背最长肌组织中FAS蛋白表达量极显著低于安格斯牛(P<0.01);HSL蛋白表达量显著低于安格斯牛(P<0.05);新疆褐牛皮下脂肪组织中HSL蛋白表达量显著低于安格斯牛(P<0.05)。【结论】研究发现新疆褐牛产肉性能较好;但安格斯牛肉色较亮,且嫩度较好,体肪沉积能力较强。两品种间脂代谢相关基因产物FAS和HSL蛋白差异可能与安格斯肉牛背膘厚度差异有关。  相似文献   
53.
1例鸡白痢沙门氏菌的分离鉴定与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查明河南省新乡市某规模化蛋鸡场疑似沙门氏菌感染病例的病原,进而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本研究无菌采集疑似病雏鸡肠管样品,用革兰氏染色、培养特性观察、生化试验、PCR方法对其进行确诊,并进行病原回归试验,采用药敏纸片琼脂扩散法(K-B法)分析分离菌对19种常见抗生素的耐药性。结果显示,本试验成功分离了一株革兰氏阴性短杆菌,该分离菌符合鸡白痢沙门氏菌的培养特性和生化特性;PCR成功扩出invA基因,通过与GenBank数据库比对分析确定该细菌为鸡白痢沙门氏菌;用分离细菌株感染SPF鸡能复制出与自然感染一致的病例,说明鸡白痢沙门氏菌是造成本养鸡场雏鸡发病的主要病原;分离株具有较强的致病性和多重耐药性,对阿米卡星、苯唑青霉素、青霉素耐药,对复达欣、氨苄青霉素、头孢曲松等药物敏感,将敏感抗生素用于临床治疗效果明显。结合以上结果,本研究提出该病的具体防治措施,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为鸡白痢沙门氏菌的分离鉴定及防治提供了参考,对鸡白痢沙门氏菌病病原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4.
河南省某养殖场83例仔猪出现厌食、呼吸困难等症状,并伴随不同程度的腹泻,死亡率约为4.5%。为确定该养殖场猪只感染的病原菌,本试验于无菌条件下对感染猪只肺脏进行病原菌分离、药敏试验和16S rRNA序列分析。结果显示,本试验分离的病原菌为革兰阴性短杆菌,在麦康凯鉴别培养基上菌落呈粉红色圆形,生化反应显示其可发酵葡萄糖、乳糖、甘露醇、蔗糖和麦芽糖;16S rRNA序列分析显示,病原菌与致病性大肠杆菌同源性为99%;药敏试验显示,该菌对苯唑西林、头孢噻吩、头孢吡肟、链霉素等23种抗菌药均有较强耐药性。本试验结果为肺源多重耐药大肠杆菌的鉴定和临床用药提供了有价值的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55.
【目的】 新生犊牛被动免疫转移失败(failure of passive transfer,FPT)会导致犊牛发病率和死亡率显著增高,影响后期生长发育。本试验针对国外引进的安格斯母牛初乳产量和质量进行测定,并对其新生犊牛被动免疫效果进行评估,以期为新生犊牛初乳管理措施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随机选择健康安格斯初产母牛(24月龄)和经产母牛(36~48月龄)各15头,待母牛产犊后立即进行人工挤奶测定初乳产量、营养成分及免疫球蛋白浓度。选取初产和经产新生犊牛各15头,测定其初生重,分别采集犊牛出生后未食初乳(0 h)和食初乳后(24~36 h)血样,测定其血清总蛋白含量及各生理生化指标。【结果】 初产母牛平均初乳产量极显著低于经产母牛,但其初乳中乳蛋白、非脂乳固体、乳糖、灰分含量,以及密度和电导率均极显著高于经产母牛(P<0.01)。初产母牛和经产母牛初乳中免疫球蛋白浓度分别为28.72%和26.24%,合格率分别为93.33%和91.67%,差异均不显著(P>0.05);初产和经产新生犊牛被动免疫失败率分别为33.3%和25.0%;初产新生犊牛平均初生重极显著低于经产新生犊牛(P<0.01);被动免疫成功犊牛平均初生重和球蛋白含量均极显著高于被动免疫失败犊牛(P<0.01)。【结论】 新疆安格斯犊牛FPT的主要原因可能是母牛初乳产量低导致新生犊牛初乳摄入不足,初生重较低的犊牛FPT的风险性较高。本研究为制定切实可行的新生安格斯犊牛初乳补饲计划提供了科学基础。  相似文献   
56.
1 购买仔猪育肥 因担心行情变化快,为抓住机遇,很多养殖者选择购买仔猪育肥.因此2008年春节过后,各地养猪积极性非常高涨,仔猪价格一路"高歌",20 kg左右的仔猪平均每头卖到800元以上,还是供不应求,很多仔猪刚刚断奶即被买走.  相似文献   
57.
围栏养蟹是利用大水面优越的自然条件和丰富的天然饵料资源,以优化养殖品种结构为宗旨,以养殖大规格商品蟹为目标,具有优质高效的一种新型养蟹技术。但是如何进行围栏建设,解决好河蟹的防逃问题成为水库围栏养蟹的基础工作。为此,2001年3月,平顶山市水产技术推广站与河南省水产技术推广站联合在白龟山水库开展水库围栏养蟹试验,  相似文献   
58.
白龟山水库太湖新银鱼胚胎发育过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太湖新银鱼人工授精后受精卵的胚胎发育过程,为太湖新银鱼在湖泊水库的人工移植驯化提供了生物学依据,同时认为以活卵为材料向大中型水库移植为好。  相似文献   
59.
[目的]为了筛选适宜徐淮地区春、秋季栽培种植的苦瓜(Momordica charantia L.)新品种。[方法]进行多年多点鉴定。[结果]徐深绿1号植株长势中等,第1雌花节位12~15节,主侧蔓均可结果瓜;外观品质好,果实纺锤形,果色深绿,瓜瘤密生,肉质脆嫩,苦味轻;瓜纵径30.3 cm,瓜横径4.8 cm,瓜肉厚1.0 cm;单果重0.386 kg,单株结果数125.67个;春播约60 d始收。[结论]徐深绿1号苦瓜综合性状优良,适合在徐淮地区进行示范种植。  相似文献   
60.
<正>近年来,由于传统抗生素的滥用,药物残留及耐药性问题日益严重,时刻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寻找新的抗菌药物迫在眉睫。抗菌肽是一类分子量相对较小并由基因编码核糖体合成的生物活性肽[1]。Boman G.等人发现第1个天然抗菌肽天蚕素以来,便开启了抗菌肽研究的黄金时代。随着抗菌肽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发现抗菌肽具有抗菌、抗病毒、抗癌、调节凋亡以及加快伤口愈合的功能。然而,天然抗菌肽的生产成本高、细胞选择性差,限制了天然多肽在临床上的应用[2],另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