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7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33篇
农学   5篇
  1篇
综合类   34篇
水产渔业   159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采用流式细胞术对栉孔扇贝(Chlamys farreri)血细胞类群百分比的变化进行了研究,以探讨酵母聚糖和甘氨酸锌对贝类免疫防御影响的规律。体内注射酵母聚糖和甘氨酸锌后,分别于6 h、12 h、24 h、48 h、96 h和144 h测定其血细胞各类群的比例的变化。根据前向角散射光(FSC)和侧向角散射光(SSC)强度的不同,栉孔扇贝血细胞可明显地分为透明细胞、小颗粒细胞和大颗粒细胞3个类群。注射酵母聚糖后,在6 h、12 h、24h和48 h时,实验组透明细胞占总血细胞的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而实验组小颗粒细胞所占比例在6 h、12 h和24 h时显著低于对照组。注射甘氨酸锌后,在12 h、24 h和48 h时,实验组透明细胞所占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而小颗粒细胞所占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说明酵母聚糖和甘氨酸锌对栉孔扇贝血细胞的分群有明显的影响,可显著刺激透明细胞的数量增多,同时颗粒细胞数量减少。  相似文献   
72.
两种扇贝病害的ELISA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ELISA分析技术,对烟台海区不同时期的栉孔扇贝和海湾扇贝体内感染的病毒粒子的季节性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一龄栉孔扇贝体内病毒粒子的含量在8月份最高,其P/N值和OD值分别为0.8305和2.23,与栉孔扇贝大规模死亡时期相一致。一龄海湾扇贝的OD值在8月份的检测中大于1,即表示海湾扇贝中可能存在栉孔扇贝病毒粒子。其他月份的检测结果均为完全阴性,即没有检测到栉孔扇贝病毒粒子。  相似文献   
73.
研究了氯氰菊酯和氰戊菊酯对栉孔扇贝Chlamys farreri的急性毒性作用和不同农药浓度对栉孔扇贝鳃ATP酶的影响。结果表明:氯氰菊酯和氰戊菊酯对栉孔扇贝的96 h LC50分别为0.240、1.742mg/L,安全浓度分别为2.40、17.40 μg/L,栉孔扇贝对氰戊菊酯的敏感性低于氯氰菊酯;不同浓度的氯氰菊酯和氰戊菊酯均使栉孔扇贝鳃Na^+/K^+-ATP、Ca^2+-ATP、Mg^2+-ATP酶的活性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这是扇贝对农药作出的一种急性应急反应。  相似文献   
74.
扇贝多肽(PCF)对H2O2损伤胸腺细胞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将胸腺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H2O2模型组、0.1g/LVc组、0.5g/LPCF组、0.25g/LPCF组和0.125g/LPCF组6组,通过不同药物或不同浓度处理后,采用生物化学方法分别检测细胞裂解液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丙二醛(MDA)、总抗氧化能力(T-AOC)和活性氧(ROS)的含量,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各组细胞胞浆中的Ca2+含量和线粒体膜电位(ΔΨm)的变化。结果显示,扇贝多肽(PCF)能提高细胞中SOD,GSH-Px的含量,增强细胞的T-AOC,降低细胞中MDA和ROS的含量,并能引起胞浆中Ca2+含量的下降和ΔΨm的提升。表明PCF具有抑制H2O2对胸腺细胞氧化损伤的作用。  相似文献   
75.
采用流式细胞术对栉孔扇贝(Chlamys farreri)血细胞类群百分比的变化进行了研究,以探讨酵母聚糖和甘氨酸锌对贝类免疫防御影响的规律。体内注射酵母聚糖和甘氨酸锌后,分别于6 h、12 h、24 h、48 h、96 h和144 h测定其血细胞各类群的比例的变化。根据前向角散射光(FSC)和侧向角散射光(SSC)强度的不同,栉孔扇贝血细胞可明显地分为透明细胞、小颗粒细胞和大颗粒细胞3个类群。注射酵母聚糖后,在6 h、12 h、24h和48 h时,实验组透明细胞占总血细胞的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而实验组小颗粒细胞所占比例在6 h、12 h和24 h时显著低于对照组。注射甘氨酸锌后,在12 h、24 h和48 h时,实验组透明细胞所占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而小颗粒细胞所占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说明酵母聚糖和甘氨酸锌对栉孔扇贝血细胞的分群有明显的影响,可显著刺激透明细胞的数量增多,同时颗粒细胞数量减少。  相似文献   
76.
Cu2+对栉孔扇贝鳃组织抗氧化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栉孔扇贝置于不同浓度的Cu2 溶液中10d,测定其鳃组织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结果表明,随着Cu2 浓度的增高,CAT的活性先降后升再降,SOD的活性先降后升再降,GSH-PX的活性先降后升,但整体仍是抑制的特性.另外,对于低浓度Cu2 长期暴露,栉孔扇贝鳃组织中SOD较CAT和GSH-PX敏感,可考虑作为水生生态系统中低浓度Cu2 长期暴露的一种生物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77.
采用照射强度为1500μw/cm2的紫外线对长牡蛎(Crassostrea gigas)精子照射60s,将处理后的精子分别与长牡蛎和栉孔扇贝(Chlamys farreri)的卵子进行受精试验,受精后11.5h用浓度为60mg/L的6-DMAP对栉孔扇贝受精卵分别持续处理15、20、25、30min,运用热滴片法对各实验组进行倍性检测。结果表明,长牡蛎同源单倍体组中单倍体率为75.6%;栉孔扇贝异源单倍体组中单倍体率为14.7%,最佳药物持续处理时间为20min,其二倍体率为24.1%;异源诱导栉孔扇贝单倍体组和二倍体组中胚胎均可以发育到D形幼虫期,其单倍体组中的D形幼虫率为5.0%,20min药物加倍二倍体组D形幼虫率最高为6.1%。本实验结果为异源精子诱导栉孔扇贝雌核发育提供了诱导参数依据。  相似文献   
78.
栉孔扇贝生殖活动前后的滤食和生长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在桑沟湾用模拟现场流水法对栉孔扇贝的摄食生理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栉孔扇贝在进行生殖活动前后滤水率无明显的差异,但进行生殖活动前的摄食量较大。尽管栉孔扇贝的滤水率和摄食量随着个体的增大而增加,它的吸收率却与个体大小无关。在300 ̄600ml/min的水流范围内栉孔扇贝的滤水率没有明显的变化,水流小于300ml/min时扇贝的滤水率则明显降低。根据实验数据,用计算机模拟得出了栉孔扇贝在生殖活动前  相似文献   
79.
栉孔扇贝急性病毒性坏死症病原人工感染研究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发病疫区栉孔扇贝(Chlamys farreri)组织中分离出病毒和立克次体(Rickettsia organism,RO),对健康栉孔扇贝进行人工感染。结果显示,病毒注射组死亡率为75%,病毒浸浴组死亡率为68.7%;RO注射组死亡率仅为18.7%;灭活RO注射组死亡率为31%;灭活病毒注射和空白对照组死亡率皆为12.5%;病毒注射、浸浴组与灭活病毒注射组、空白对照组死亡率有显著差异。而RO注射组与灭活RO注射组、空白对照组死亡率没有显著差异。电镜复检结果显示,发病扇贝的外套膜、鳃、消化腺组织中分布有大量病毒粒子,该病毒粒子的形态特征、病理学特征与自然海区发病扇贝中的病毒粒子特征完全一致。人工感染实验结果证明,栉孔扇贝急性病毒性坏死病毒(A—cute Virus Necrobiotic Virus,AVNV)是栉孔扇贝大规模死亡的直接病原。  相似文献   
80.
菲律宾蛤仔和栉孔扇贝的呼吸与排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芳 《水产学报》1997,21(3):252-257
对菲律之后人蛤仔和栉孔扇贝的呼吸与排泄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温度和贝体重对两种贝类的耗氧率的氨排泄率都有明显的影响,且两者间存在着交互作用。菲律宾蛤仔的耗氧率(Qo,mg/g/h)和氨排泄率(QN,μg/g/h)与温度(T,℃)(W,g)存在下列关系:Qo=0.307W^-0.738 1.004^T,QN=7.841W^-0.919 0.990^T;栉孔扇贝的耗氧率和氨排泄率与温度、湿重存在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