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7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17篇
林业   6篇
农学   23篇
基础科学   49篇
  133篇
综合类   100篇
农作物   6篇
水产渔业   5篇
畜牧兽医   38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1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71.
为充分利用苏南冬闲稻田发展适宜绿肥作物种植,在大田试验条件下,研究了毛叶苕子(Vicia villosa Roth)、 光叶苕子(Vicia villosa var.)、 紫云英(Astragalus sinicus L.)和肥田萝卜(Raphanus sativus L.)4种绿肥作物的生长、 营养特性,比较分析了绿肥作物翻压前不同处理间耕层土壤无机氮含量与构成的差异。结果表明,在绿肥作物翻压期,4种绿肥作物均达到较高生物量和养分累积量,鲜重、 干重分别为24.8 30.7 t/hm2和3.6 4.2 t/hm2,不同绿肥作物间无显著差异。 4种绿肥作物的吸氮量为69.8 136.4 kg/hm2,毛叶苕子最高,肥田萝卜最低。吸磷量为7.1~11.3 kg/hm2,肥田萝卜最高,紫云英最低。吸钾量为117.6~151.3 kg/hm2,毛叶苕子最高,光叶苕子最低。与对照冬闲相比,种植绿肥作物不同程度地降低了耕层土壤无机氮含量(平均降低38.9 kg/hm2),其中硝态氮含量下降明显,铵态氮含量均较对照土壤有增加趋势(平均提高6.5 kg/hm2),毛叶苕子和光叶苕子处理铵态氮含量增加显著。4种绿肥作物均适合苏南冬闲稻田种植,能潜在降低无机氮的损失风险和为后季水稻作物生长提供养分。  相似文献   
72.
华北农田纳入冬绿肥能够提升土壤质量和抑制土壤风蚀。本文主要以一年一茬春玉米为例,将毛苕子(Vicia villosa Roth)与二月兰(诸葛菜,Oryehophragmus violaeeus)作为冬绿肥,研究春玉米冬绿肥轮作模式下的碳氮蓄积量及土壤养分和微生物的变化。2 年试验结果表明,冬绿肥区碳蓄积量是冬闲区的2.4~3.6倍;氮蓄积量约为冬闲区的4.0~4.7倍;二月兰区碳蓄积量比毛苕子区高32.7%~39.2%,毛苕子区氮蓄积量比二月兰区高约5.7%,差异显著(碳蓄积量是指在该轮作系统下植物体的碳素累积量;氮蓄积量是指在该轮作系统下植物体的氮素累积量)。春玉米种植制度短期纳入冬绿肥作物对玉米产量及对土壤pH,速效氮、速效磷含量、土壤总碳量无显著影响。冬绿肥区有机碳含量比冬闲区提高4.5%~5.7%,且二月兰区毛苕子区,差异显著;冬绿肥显著提高了土壤微生物数量,以细菌数量变化最为明显。冬绿肥区细菌数量是冬闲区的2.0~3.7倍,毛苕子区二月兰区。说明农田短期纳入冬绿肥,可以提高土壤有机碳含量,促进土壤微生物的活动,有利于保持土壤肥力。  相似文献   
73.
种植翻压二月兰配施化肥对春玉米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研究了华北地区种植翻压冬绿肥二月兰(Orychophragmus violaceus L.)后,在当地习惯施肥基础上玉米减量施肥措施对春玉米产量及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试验设不施肥(F0)、 习惯施肥(F100)、 单施绿肥(F0+G)以及绿肥与不同比例的化肥配施(化肥习惯用量的70%、 85%、 100%)(F70+G、 F85+G、 F100+G)6个处理。结果表明,施用化肥和化肥绿肥配施均能显著提高春玉米产量,增加地上部总养分量和不同器官养分的累积量,改善养分在不同器官中的分配比例。与F0比较, F100、 F70+G、 F100+G 和F85+G处理的春玉米产量分别增加101.4、 108.4、 115.5和130.4 g/plant,增幅达120.9%、 129.2%、 137.6%和155.3%。翻压绿肥后,化肥减量15%的处理(F85+G)春玉米子粒产量增加29.0 g/plant、 地上部吸氮量增加0.65 g/plant,显著高于单施化肥处理F100;绿肥配施100%的化肥和化肥减量30%的处理(F100+G、 F70+G)玉米生物量、 养分吸收量与习惯施肥(F100)无明显差异。翻压绿肥配施不同比例化肥的 3个处理与F100相比玉米子粒养分累积量及分配比例没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74.
富钾绿肥籽粒苋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对11个籽粒苋品种的引种观测、综合主人选定Cr072为较理想的富钾绿肥;模拟试验结果表明生物甸肥的钾素释放与等钾量的化肥有相同的趋势的特点;盆栽试验按时了籽粒苋对土壤缓效钾和矿物钾具有较强的活化、吸收能力。富钾绿肥的开发利用对缓解我国钾肥资源不足将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5.
为了研究低比转速离心泵内部流动特性,对10种不同设计方案的低比转速离心泵进行了数值模拟和性能预测,讨论了叶轮和蜗壳的关键几何参数对内部流场和外特性的影响,分析了不同设计方案下泵内的静压、流线、速度和湍动能等分布,并针对复合式叶轮短叶片的分布位置和蜗壳喉部面积进行了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文优选的方案D,通过增加偏置短叶片后,扬程提高了5.5 m,效率提高了3.23%;增大蜗壳内部和喉部面积后,5种设计方案的额定点扬程均提高了约10 m,效率提高了约5%,且扩大了高效区范围。该研究将为低比转速离心泵的性能  相似文献   
76.
紫云英(Astragalus sinicus)是重要的绿肥作物,选育花期适当的品种是重要的育种目标。AGL18是关键的开花抑制基因,为了探究紫云英AGL18基因的功能,本研究通过RACE技术成功克隆了紫云英AGL18基因,基因cDNA全长为957 bp,含有1个738 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的蛋白质含有245个氨基酸。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与大豆、蒺藜苜蓿、菜豆的同源蛋白相似性均在77%以上,具有较高的保守性。基因表达分析显示,紫云英AGL18基因在各器官中均有表达,表达量由高到低依次为花芽、花、叶、根、叶芽、茎、荚果。通过超表达AGL18基因拟南芥验证了该基因的功能,结果证明,超表达AGL18基因拟南芥株系的抽薹天数比野生型平均迟10.78 d,开花天数比野生型平均迟11.28 d。本研究为调控紫云英花期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7.
结合对北京地区竹芋栽培技术要点的调查,从上盆前的准备工作、上盆、上盆后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总结竹芋温室标准化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78.
有机肥绿肥配施对水稻土有机碳组分和水稻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该研究以两年稻田定位试验为基础,设置有机肥(OF)、有机肥+绿肥2 000 kg·hm~(-2)(OF+GM1)、有机肥+绿肥3 000 kg·hm~(-2)(OF+GM2)和有机肥+绿肥4 000 kg·hm~(-2)(OF+GM3)4个处理,探讨不同处理对土壤有机碳组分和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OF处理相比,有机肥绿肥配施未提高土壤及团聚体有机碳含量,却显著提高水稻产量(OFOF+GM1OF+GM2和OF+GM3);把0.25~2 mm团聚体直接分成3个组分后发现,有机碳含量随各组分粒径增大而提高,与OF处理相比,绿肥还田能显著提高0.05~0.25和0.05 mm两个组分有机碳含量,通过密度分组实验对比,发现这两个组分有机碳变化主要由游离轻组有机碳引起;相关分析表明,水稻产量与0.25~2 mm团聚体和0.05~0.25 mm组分有机碳含量显著正相关,由于0.25~2 mm团聚体有机碳在处理间无显著差异,绿肥还田可能主要通过0.05~0.25 mm组分有机碳含量变化间接影响水稻产量。综上所述,水稻生产中,提倡有机肥配施绿肥以提高水稻产量和进行土壤培肥,配施绿肥量可根据田间绿肥实际产草量选择3 000~4 000 kg·hm~(-2)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79.
  【目的】  箭筈豌豆、毛叶苕子与春小麦间作是西北地区推广的新型种植制度。利用15N自然丰度法,研究小麦间作对该系统中豆科绿肥的生物固氮量及其向小麦的氮素转移量,以期为该系统养分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在青海西宁和甘肃武威两地分别进行盆栽试验,供试绿肥包括箭筈豌豆和毛叶苕子,设置小麦单作、绿肥单作、小麦||绿肥间作等共5个处理,所有处理不施用氮肥,利用15N自然丰度技术,分析箭筈豌豆、毛叶苕子的生物固氮量及其向小麦的氮素转移量,调查了不同种植模式下小麦和绿肥作物的生物量,分析了影响绿肥生物固氮的因素。  【结果】  与单作相比,间作处理明显降低两地小麦和豆科绿肥的地上部干物质量,但间作系统中地上部干物质量土地当量比均大于1。间作后,小麦和箭筈豌豆、毛叶苕子的氮素积累量显著下降 (西宁小麦除外),但绿肥单作、小麦||绿肥间作模式下总氮素积累量均明显高于小麦单作。与单作相比,间作豆科绿肥的生物固氮效率无明显改变,但固氮量显著降低 (武威毛叶苕子除外),其中,西宁、武威两地间作箭筈豌豆的生物固氮量 (0.24、0.48 g/pot) 较单作 (0.88、0.78 g/pot) 分别显著降低了82.1%和38.5%,西宁间作毛叶苕子的生物固氮量 (0.38 g/pot) 较单作 (0.81 g/pot) 显著降低了51.2%。西宁毛叶苕子的生物固氮效率和生物固氮量均显著高于武威;两地箭筈豌豆的生物固氮效率差异不大,间作下的生物固氮量在武威较高。间作条件下,两种豆科绿肥生物固定的氮素均可向小麦转移,西宁、武威两地箭筈豌豆氮素转移量分别为0.13、0.19 g/pot,分别占间作小麦吸氮量的31.6%和24.7%;毛叶苕子的氮素转移量分别为0.09、0.06 g/pot,分别占间作小麦吸氮量的23.8%和11.4%。路径分析结果表明,地上部干物质量是影响生物固氮量和氮素转移量的最主要因素。  【结论】  在不施氮肥条件下,间作小麦对豆科绿肥生物固氮效率无明显影响,但显著降低豆科绿肥的地上部生物量,进而降低总的生物固氮量。间作春小麦吸氮量的11.4%~31.6%来自于豆科绿肥,箭筈豌豆向小麦的氮素转移能力强于毛叶苕子。品种和生长环境都会影响豆科绿肥的总生物固氮量,因此,还需进一步研究与小麦间作的豆科绿肥的种类和品种,以提高间作绿肥对小麦的氮素转移效率。  相似文献   
80.
通过对搅拌器搅拌原理的简要分析,提出了一种搅拌器转轮的设计方法,最后对转轮设计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探讨,从而得到了一种有效可行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