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6篇
  免费   2篇
农学   8篇
  1篇
综合类   43篇
农作物   41篇
畜牧兽医   8篇
园艺   19篇
植物保护   1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根结线虫对辣椒疫病发生及甲霜灵防效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进行了根结线虫对辣椒疫病发生及甲霜灵防效影响的研究。盆栽试验结果表明:消毒土境中,在没有根结线虫侵染时,单独接种辣椒疫霉菌照样会发生疫病;但是,提前接种根结线虫后再接种辣椒疫霉菌时,疫病的发生则较为严重,而且甲霜灵对疫病的防效比前者低。  相似文献   
82.
LSD(lesion simulating disease,LSD)基因编码一类特殊的C2C2型锌指蛋白,在细胞程序性死亡(Programmed cell death,PCD)和其他生物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通过鉴定杧果LSD基因家族成员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为探究杧果LSD转录因子在植物进化与发育中的生物功能奠定基础。根据杧果全基因组数据,对杧果LSD基因家族进行鉴定,包括理化性质、保守结构域、二级结构、三级结构、系统进化树分析等;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探究MiLSD基因在生物胁迫和激素处理下的表达模式。结果表明,杧果中共有3个LSD转录因子,其分子质量为10.36~17.58 ku,理论等电点(pI)为6.68~8.93;保守结构域、二级结构及三级结构分析发现MiLSDs成员具有较高保守性;系统发育树分析显示, MiLSD1 MiLSD2 MiLSD3分别分布在2个亚家族(ClassⅥ和ClassⅨ)。实时荧光定量PCR对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Cg)、细菌性黑斑病菌(Xanthomonas citri pv. Mangiferaeindicae,Xcm)、水杨酸(Salicylic acid,SA)、茉莉酸甲酯(Methyl Jasmonate,MeJA)侵染下杧果叶片基因表达量的分析显示, MiLSD1在Cg侵染下表达量明显升高,说明 MiLSD1可能对胶孢炭疽菌侵染起正调控作用; MiLSD2在Xcm、SA处理下表达量也显著上调,说明 MiLSD2可能通过诱导SA来增加杧果对细菌性黑斑病的抗性; MiLSD3除在MeJA处理下表达量较高外其余3个处理均少量表达,说明 MiLSD3可能参与杧果对MeJA胁迫的响应而对于真菌和细菌侵染以及水杨酸胁迫并不表达;此外,在MeJA处理下 MiLSD1 MiLSD2的表达量也显著上调,表明茉莉酸甲酯可能受MiLSDs的调控。  相似文献   
83.
为筛选出有效防治芒果细菌性黑斑病菌(Xanthomonas campestris pv.mangiferaeindicae)的复配剂,采用Horsfall法对6种复配剂进行室内增效评价。试验结果表明,硫酸链霉素与噻菌铜各配比、敌磺钠与中生菌素以1∶4、4∶1配比及噻菌铜与盐酸四环素以4∶1、3∶2、2∶3配比时有明显的增效作用;其余的组合则表现协同或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84.
本研究通过对1994—2012年SCI-Expanded(简称SCI-E)收录的世界木薯主要相关文献的出版年、引文、国家/地区、语种、文献类型、基金资助机构、组织扩展(发文机构)、作者、WebofScience类别(学科)等几个方面的检索、统计与分析,对世界木薯科研发展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85.
杧果细菌性黑斑病的发生流行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杧果细菌性黑斑病在我国杧果主产区内的发生流行规律,依托农业部杧果病虫害监测站,2011—2013年连续3年在四川省米易县、攀枝花市仁和区,广西百色市右江区,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市、保山市和海南省三亚市调查统计杧果细菌性黑斑病的发生情况。结果表明,雨季是杧果细菌性黑斑病的高发季节,湿度是影响病害发生的主要因子,尤其是台风暴雨对杧果造成的多伤口和高湿度是病害暴发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6.
87.
在开展香蕉叶部病害调查时,发现了1例国内新记录病害。通过组织分离、柯赫氏法则验证以及病原菌形态学、rDNA-ITS序列克隆和绘制Pyricularia属系统发育树等鉴定方法,系统性地鉴定了这一病害,将该病害命名为香蕉角斑梨孢叶斑病,病原菌为Pyricularia angulata Hashioka。  相似文献   
88.
云南小规模芒果种植模式和病虫害防治调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2008~2010年抽样调查了云南省主要芒果产区120个小规模芒果种植农户的芒果种植模式、病虫害知识、病虫害防治态度和行为。调查结果表明:农民种植芒果品种多达10个,套种模式多达11种。芒果种植户病虫害防治知识普遍缺乏,病虫害识别能力和防治意识较差,防治方法单一,以农药防治为主,管理相对粗放,致使芒果病虫害成为云南芒果产业发展中的主要障碍。  相似文献   
89.
【目的】为明确Lasiodiplodia theobromae侵染芒果组织的过程中对防御酶相关基因的诱导表达情况。【方法】本研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qRT PCR)研究了Lasiodiplodia theobromae侵染芒果叶片和成熟果实时Mi POD、Mi PPO、Mi CHI、Mi PR1等7个防御酶基因表达情况。【结果】Lasiodiplodia theobromae侵染芒果果实后均不同程度的激活芒果抗病防御酶的活性,抗病防御酶相关基因的表达量极显著,均在被侵染36 h后达最大值,基因Mi POD表达量最高为0 h的33倍,Mi PAL为0 h的450倍;侵染叶片后,活性氧相关基因表达量极显著,均在被侵染24 h后达最大值,抗病相关基因中Mi POD和Mi PPO的表达量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基因Mi CHI持续高表达,48 h时表达量达到最大值约为0 h的40倍,Mi PR1在接种72 h时出现最高表达量。【结论】研究表明,寄主植物感病后,Mi POD、Mi PPO、Mi CHI、Mi PR1等7个防御酶基因活性增强,增加寄主植物对病原菌的抵抗能力,进而延缓了病原菌在寄主组织内的迅速扩展。  相似文献   
90.
四种杀虫剂防治芒果横线尾夜蛾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出高效低毒适用于无公害芒果园使用的芒果横线尾夜蛾防治药剂,2009年4~5月进行了4种杀虫剂对芒果横线尾夜蛾的防治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在芒果树嫩梢抽出2~5cm时,以2.5%溴氰菊酯乳油2500倍液连续喷雾3次后,能有效控制芒果横线尾夜蛾的为害,防效达87.0%,且对果树安全,适宜在芒果生产中推广应用;2%阿维菌素乳油2000倍液对芒果横线尾夜蛾也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可以作为防治芒果横线尾夜蛾的农药在生产上轮换使用;敌敌畏和毒死蜱对芒果横线尾夜蛾的防效较差,可能是长期反复使用,使害虫对其产生了抗药性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