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8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47篇
林业   28篇
农学   85篇
基础科学   62篇
  49篇
综合类   377篇
农作物   62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157篇
园艺   72篇
植物保护   24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53篇
  2022年   45篇
  2021年   43篇
  2020年   43篇
  2019年   60篇
  2018年   70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54篇
  2013年   46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50篇
  2010年   61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901.
炭疽病是菜用大豆生产上发生的常见真菌性病害,破坏力强,发病时在豆荚表面形成黑色斑点,严重影响鲜荚外观商品性和品质,已成为我国菜用大豆生产上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为明确浙江省菜用大豆炭疽病病原菌的种类,本文对采集的菜用大豆炭疽病样本进行分离纯化培养,基于柯赫氏法则分离到引起菜用大豆炭疽病的病原菌,并通过病原菌的菌落形态特征结合其rDNA-ITS区域的序列分析对病原菌进行种类鉴定。结果表明,造成浙江省菜用大豆炭疽病的主要病原菌为平头炭疽菌(Colletotrichum truncatum)和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为筛选可以用于防控菜用大豆炭疽病的杀菌剂,测定了分离得到的病原菌平头炭疽菌Cts18和胶孢炭疽菌Cts22对生产中常用杀菌剂多菌灵和戊唑醇的敏感性,发现多菌灵对Cts18、Cts22的抑制中浓度(EC50)分别为2.13 μg·mL-1和96.12 μg·mL-1,戊唑醇对Cts18、Cts22的EC50分别为0.27 μg·mL-1和0.63 μg·mL-1。结果表明,平头炭疽菌Cts18相比胶孢炭疽菌Cts22对多菌灵和戊唑醇更加敏感,其中戊唑醇可作为生产中防控菜用大豆炭疽病的杀菌剂之一。  相似文献   
902.
滇东南相当部分耕地属石漠化地区,表现为保水保肥力低,改良石漠化地区土壤理化性状成为日益关注的问题。为探寻有效改良石漠化地区耕地性状的途径,本研究选用生物腐植酸肥,设计4个梯度水平,与习惯性施用化肥对比,检验施用腐植酸肥料后土壤中水解性氮、有效磷、速效钾、有机质含量及油菜单株产量,通过相关性分析,检验各养分与单株产量的关系,初步分析影响耕地性状的原因,同时确定油菜的最佳腐植酸肥料施用量。结果表明,施用生物腐植酸肥料和习惯性施用化肥后,土壤中N、P、K和有机质含量均有提高,相关分析显示,当施用腐植酸肥50 kg/hm~2时,水解性氮、速效钾与单株产量呈显著相关,而施用腐植酸肥100 kg/hm~2时,水解性氮、有效磷、速效钾、有机质与单株产量呈不显著负相关。说明本腐植酸肥在油菜上的最佳施肥水平为50~100 kg/hm~2。  相似文献   
903.
试验旨在研究复合植物营养素(CPN)对小尾寒羊屠宰性能、肉品质、肌肉氨基酸组成和肌肉抗氧化能力的影响。选取体重(24.18±0.31) kg的4月龄小尾寒羊母羊16只,随机分为2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羊。对照组(CON组)羊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CPN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3‰CPN。预试期7 d,正式试验期90 d。结果显示,与CON组相比,CPN组小尾寒羊的眼肌面积显著升高(P<0.05)。与CON组相比,CPN组小尾寒羊肉色黄度显著降低(P<0.05);CPN组小尾寒羊肉中粗蛋白和粗灰分的含量显著提高(P<0.05)。与CON组相比,CPN组肌肉中苏氨酸、丝氨酸、鲜味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含量显著提高(P<0.05),蛋氨酸、酪氨酸、精氨酸含量显著降低(P<0.05)。与CON组相比,CPN组小尾寒羊肌肉中总抗氧化能力(T-AOC)、丙二醛(MDA)含量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均差异均不显著(P>0.05)。研究表明,日粮添加CPN可增加小尾寒羊眼肌面积,降低背最长肌黄度值,增加肌肉中鲜味氨基酸含量。  相似文献   
904.
【目的】鉴定与评价小麦近缘种芽期和苗期的耐盐性。【方法】选用38份(含对照)小麦近缘材料,设芽期、苗期盐胁迫处理,鉴定与评价适宜的芽期和苗期耐盐性NaCl浓度,分析小麦近材料芽期、苗期耐盐性鉴定的NaCl溶液浓度分别为1.2%和1.5%。【结果】获得芽期高耐盐材料21份(占55.2%),耐盐材料8份(占21%),中耐盐材料3份(占7.8%),敏感材料4份(占10.5%),高敏材料2份(占5.2%);苗期耐盐材料7份(占18.4%),中耐盐材料17份(占44.7%),敏感材料12份(占31.5%),高敏材料2份(5.2%);成活率与成苗率均为100%的材料有2份。耐盐材料有7份,敏感材料有4份,成活率与成苗率100%的材料有2份。【结论】不同耐盐类型的材料在芽期和苗期耐盐性不一致,部分材料没有可比性,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905.
为了进一步提高豫北地区蜜薯种植技术水平,根据近几年的生产实践,结合豫北地区自然条件总结出一套蜜薯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模式,以提高蜜薯产量、品质和商品性,为豫北地区蜜薯种植生产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906.
以转基因抗虫、耐除草剂复合性状玉米SK12-5为研究对象,在吉林省公主岭市人为撂荒地和栽培地中进行生存竞争能力研究。结果表明,在荒地条件下,杂草生长速度快,密度大,占有了绝大多数的光照、水分与养分等资源,SK12-5在生存竞争能力方面较之杂草不具备优势。在栽培地条件下,SK12-5可正常生长,株高、覆盖率均低于其对应的非转基因玉米,但是二者不存在显著差异。在产量及发芽率方面,SK12-5与非转基因玉米也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907.
通过对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内涵进行阐述,以沧州市农村地区为例,分析其精神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效建设路径,明确需注意的相关问题,有利于推动当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进程,提升区域发展实效。  相似文献   
908.
种质资源的鉴定和评价是充分利用优异基因加速品种改良的第一步。为探究菜用大豆种质资源农艺性状的遗传多样性,构建食味品质评价体系,本文以在全国范围内收集的379份菜用大豆种质资源为材料,对25个农艺性状进行了2年的表型调查,并对其多样性进行了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25个农艺性状的遗传变异十分丰富,除3个质量性状之外的22个数量性状多样性指数的变化范围在1.40~2.06。在8个核心种质聚类方法中,最长距离法构建的核心种质代表性最好,涵盖了原始种质的所有变异范围。利用核心种质群体对影响菜用大豆食味品质的7个关键理化指标进行了测定,并对6个感官维度进行人工评价,通过相关性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明确了可溶性总糖、脂肪和总游离氨基酸含量是影响食味品质的3个关键理化指标,甜味、糯性和硬度3个维度可解释整体喜好变化率的68.2%。本研究结果可为提高菜用大豆种质资源的评价与利用效率,加快高产、优质菜用大豆品种的选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09.
为了解小麦不同部位叶片对籽粒微量元素(Zn、Fe、Mn和Cu)和蛋白质含量的影响以及不同品种微量元素和蛋白质含量的源库限制程度,以8个冬小麦品种为材料,通过开花后去倒一叶、倒二叶、倒三叶和去50%小穗处理,分析成熟期籽粒中Zn、Mn、Fe、Cu和蛋白质含量与籽粒重的变化及其相互关系。结果表明,不同部位叶片的去除均降低了籽粒重和蛋白质含量,也降低了籽粒中Zn、Mn、Fe和Cu含量;几个品种平均来看,去倒一叶处理籽粒重下降幅度最大,为14.43%,去倒二叶处理籽粒微量元素含量下降幅度最大,Zn、Mn、Fe和Cu含量分别下降11.31%、15.27%、10.29%和8.32%,去倒三叶处理籽粒蛋白质含量下降幅度最大,为11.63%,各品种对去叶的反应有差异。去小穗减少库,剩余籽粒Zn、Mn、Fe、Cu和蛋白质含量分别提高26.02%、25.01%、8.93%、8.99%和3.51%,剩余籽粒粒重提高10.41%,说明籽粒Zn、Mn、Fe、Cu和蛋白质含量主要受各元素供源限制,且受源限制程度因品种而异。籽粒中4种微量元素含量之间及其与蛋白质含量之间具有一定的正相关性,说明籽粒微量元素含量与蛋白质含量存在同步提高的可能性,蛋白质含量可作为衡量Fe、Zn等元素含量高低的参考。  相似文献   
910.
弯曲杆菌引起的食源性胃肠道疾病是21世纪人类面临的一项严重经济和公共卫生负担。当前国内外进行的弯曲杆菌属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研究的靶基因均为16S rRNA基因。为满足检测试剂标准化需求,制备了候选弯曲杆菌16S rRNA基因质粒DNA标准物质,经均匀性和稳定性检验,证实其于-20℃保存12个月,4℃短期保存8 d,反复冻融30次后依然稳定。对候选标准物质采用微滴式数字PCR (ddPCR)方法,联合8家实验室进行联合定值,对不确定度进行量化、合成,确定了标准物质的扩展不确定度。最终确定弯曲杆菌16S rRNA质粒DNA标准物质标准值为4.95×103 copies/μL,扩展不确定度(k=2)为0.47×103 copies/μL。临床试用结果表明,该产品具有良好的均匀性和稳定性。该标准物质的研制,为我国弯曲杆菌分子生物学检测试剂的标准化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