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5篇
林业   12篇
综合类   1篇
园艺   2篇
  2009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 毫秒
1.
杉木地理种源核型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研究杉木地理种源对杉木核型的影响,将20个杉木产区的种子在25℃条件下发芽,当根生长到5厘米时,用8-羟基喹啉预处理,压片观察。杉木染色体是22条,在5个种源内发现了1—2个B-染色体。杉木核型具有多态型,这种多态型表现在随体的形状、位置及上述两个方面特征的杂合性。随体形状有大随体、小随体、复和随体、线形随体和T-随体。随体不仅稳定地位于一对染色体上,而且变动在第一对和第五对染色体上。多数情况下随体位于短臂上,有时在长臂上也出现随体。多变量分析表明:四川德昌的核型是一个独特的类型,基因飘移并不明显,其余19个地区虽然地理分布广泛,但是有较为一致的核型,经纬度对随体的变异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2.
3.
杨树抗云斑天牛纤维材无性系选育*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较抗天牛的I-69杨为母本,以I-63杨、欧洲黑杨和晚花杨272为父本,于1983年春进行人工控制授粉,组合编号分别为34、32和37。经苗期选择选出优良单株营造比较林,经5年生无性系比较林和9年生无性系比较林测定,采用主成分分析、主成分遗传距离聚类分析和选择指数,选出速生、抗虫和材质较好的纤维材无性系34-301和34-286。这两个新选出的无性系(34-301和34-286),在9年生时与对照I-69杨相比材积分别提高24.9%和16.6%,抗虫性明显提高(单株幼虫数分别为0.4和0.5,而I-69杨为5.38);与34-314相比材积分别提高16.7%和8.9%。化学物质测定表明,抗虫性与树皮中酚类含量和丹宁含量呈正相关。分子生物学测定表明,杨树对云斑天牛的抗性受基因控制,找到了与抗虫基因连锁的RAPD分子标记。  相似文献   
4.
结球甘蓝的病虫安全控害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早熟结球甘蓝和中晚熟结球甘蓝的培育无病虫壮苗,定植期病虫防治措施,定植后病虫防治措施等病虫安全控害措施。  相似文献   
5.
新杂交种——群众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华北、西北选育抗逆性强的速生品种,我们于1957年用小叶杨为母本,钻天杨及旱柳的混合花粉(1:8)为父本进行杂交,得杂种苗。通过选择率8.05%选得杂种苗10株,形成10个无性系,其混合材料命名为群众杨,其各无性系为群众扬无性系。通过性状测定和区域化试验,说明群众杨是一个速生(木材增益达114%—690%)耐盐碱、高光效、耐旱、抗腐烂及溃疡病、材质优良的杨树新品种,适应于华北及西北栽培。通过同功酶、免疫化学等测定,它的遗传基础中参有旱柳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正> 叶锈病是杨树苗圃和人工林中发生最普遍的病害,常造成叶片提早脱落,使树木生长减慢。我国寄生于杨属的锈菌中,最常见的两个种是Malampsora magnusiana 及M.larici-populina。前者侵染白杨派各树种,只银白杨表现抗病,青杨、黑杨和胡杨均不受侵染;后者主要侵染青杨和胡杨,黑杨中有感病和抗病多种类型,白杨则全部表现免疫。防治叶锈病最为经济有效的方法是培育和  相似文献   
7.
本文是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研所主持下,与各省协作开展的不同气候带杨树杂交育种的简要总结,扼要介绍了通过“七五”攻关鉴定的杨树新品种及其主要特性,可供各地作为推广依据。  相似文献   
8.
秋延晚保护地“昌田一号”薄皮甜瓜是在立秋以后,国庆节左右上市,利用大棚(冷棚)保温作用继续生产香瓜。该茬前期处于高温季节,病毒病较严重,后期温度急剧降低,因此在栽培管理上与春天露地香瓜管理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9.
中赤黑小杨是内蒙古赤峰市林研所与中国林科院林研所赤峰市八家杨树良种繁育场协作,于1960年选用黑杨为母本,小叶杨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1961年将其初选的混合系提供赤峰市林研所进行无性系选择。历经27年培育、观察、选择、品种比较和生产栽培试验,决选出的两个优良无性系——中赤黑小杨—♂和中赤黑小杨—♀,具有速生、抗寒和抗病虫,树干端直(最高达35米),树冠较窄等优良特性。17年生,品种比较林树高达26.5米,胸径34.19cm,平均单株材积0.9486m~3,亩产材积28.307m~3,其生长量为当地推广品种小黑杨的118%,为引进国外优良品种健杨的110%,为当地原有树种小叶杨的329%。本文总结了中赤小黑杨—♂和中赤黑小杨—♀两个优良无性系的选种程序方法、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及栽培推广意见等。认为这两个优良品系一但广泛用于生产将会收到比小黑杨更为显著的效果,具有非常现实的生产意义。  相似文献   
10.
前言随着林木遗传育种工作的深入发展,近年来核型的研究引起人们的广泛注意.核型是指经过测量了数目、长短和形态的染色体组.研究表明,植物细胞的核型与其遗传变异规律有着密切的关系.目前,国外对裸子植物尤其是对双维管束松亚属的核型研究较多(Saylor,1972).??对云杉属核型作过较详细的描述.同年??等报道了针叶树种核型的研究方法.??(1978)对新疆五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