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09篇
  免费   75篇
  国内免费   220篇
林业   488篇
农学   236篇
基础科学   320篇
  156篇
综合类   1774篇
农作物   195篇
水产渔业   167篇
畜牧兽医   1140篇
园艺   344篇
植物保护   184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47篇
  2022年   65篇
  2021年   59篇
  2020年   88篇
  2019年   164篇
  2018年   139篇
  2017年   74篇
  2016年   102篇
  2015年   99篇
  2014年   203篇
  2013年   234篇
  2012年   263篇
  2011年   239篇
  2010年   255篇
  2009年   300篇
  2008年   234篇
  2007年   282篇
  2006年   211篇
  2005年   204篇
  2004年   207篇
  2003年   213篇
  2002年   214篇
  2001年   135篇
  2000年   104篇
  1999年   97篇
  1998年   80篇
  1997年   71篇
  1996年   78篇
  1995年   70篇
  1994年   51篇
  1993年   41篇
  1992年   59篇
  1991年   52篇
  1990年   35篇
  1989年   53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24篇
  1986年   20篇
  1985年   17篇
  1984年   18篇
  1983年   14篇
  1982年   14篇
  1981年   13篇
  1980年   15篇
  1979年   3篇
  1963年   3篇
  1962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明确草地贪夜蛾对小麦的产卵选择性及其是否对小麦安全生产构成威胁,本研究以玉米和小麦作为测试寄主,比较分析了草地贪夜蛾对两种作物不同部位的产卵选择性,并利用两性生命表方法研究了取食小麦、玉米对其生命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草地贪夜蛾更喜欢在玉米上产卵,其在玉米、小麦叶片、玉米和小麦茎秆上的产卵量存在显著差异(df=102,F=15.593,P<0.05),以玉米叶片背面卵块数量(7.11±1.55)块/笼最高;草地贪夜蛾取食小麦可以完成生活史,但幼虫存活率、化蛹率、羽化率和世代存活率低于取食玉米。取食玉米的幼虫发育历期为(16.31±0.15)d,显著高于取食小麦的(14.66±0.12)d,蛹期、蛹重、产卵前期、成虫寿命和世代周期无显著差异。取食小麦羽化出的雌虫寿命、平均单雌产卵量显著高于取食玉米,分别为(16.39±0.40)d、(976.31±57.21)粒和(14.64±0.32)d、(831.57±30.55)粒。生命表参数显示取食玉米的净增殖率为363.14,显著高于小麦的258.63,但内禀增长率、周限增长率和平均世代周期无显著差异。研究结果为草地贪夜蛾在小麦上的预测预报和有效防控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2.
旨在利用长纯合片段(runs of homozygosity,ROH)信息评估不同绵羊群体的近交情况,并鉴定与绵羊经济性状相关的基因。本研究基于Illumina Ovine SNP50芯片对来自10个绵羊群体共440个个体进行全基因组ROH检测,统计ROH在不同绵羊群体中的数目、长度及频率,根据ROH计算基因组近交系数(F_(ROH)),并对高频ROH区域进行基因注释。结果,在10个绵羊群体中共检测到25 920个ROH片段,不同绵羊群体ROH的数目、长度、频率及分布存在明显差异。ROH平均数目的变化范围从10.17个(苏尼特羊)到95.99个(杜泊羊),平均长度的变化范围从2.04 Mb(四川藏羊)到4.71 Mb(罗布羊),平均F_(ROH)的变化范围从0.010(苏尼特羊)到0.172(杜泊羊)。引进品种的(杜泊羊和德美羊)平均F_(ROH)明显高于地方品种。在地方绵羊群体中,西藏藏羊(0.085)具有最高的平均F_(ROH)。在高频ROH区域鉴定到26个与绵羊经济性状相关的基因,如与生长发育相关的基因NCAPG、LCORL、PRKAA2、FAIM2和HYDIN,与脂肪代谢相关的基因LEPR、WNT10B和NCKAP5L,与肉质及胴体性状相关的基因CDIPT、CAPN3和FGF9。基于ROH评估的近交情况可为绵羊种群育种和保种提供参考依据,鉴定到的候选基因可以作为绵羊标记辅助选择重要的基因。  相似文献   
3.
普通野生稻在稻属中的分类进化及资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普通野生稻是对栽培稻进行遗传改良的宝贵基因资源。近几年随着测序技术的发展应用,从基因组水平上对普通野生稻的分类及在进化中的作用进行了补充和证实。本评述结合最新研究进展,从世界野生稻分类概况、普通野生稻在稻属中的分类进化地位、中国普通野生稻的分布及类型、普通野生稻在国内外的研究侧重点及进展作了综述,同时,对云南普通野生稻这一独特类群的研究利用情况也作了一定介绍。对普通野生稻的广泛而深刻的认识,将有助于功能基因的研究与育种利用。  相似文献   
4.
<正>1产地环境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应选择在无污染和生态条件良好的地区,避开工业和城市污染源的影响,生产过程中严格按照生产操作要求,使用符合规定的生产资料,同时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应具有可持续的生产能力。1.1环境质量。应符合NY/T391要求。1.2茬口安排要求。选3年内未种植过洋葱、大葱、大蒜,前茬选茄果类、瓜类、豆  相似文献   
5.
森林资源是我国自然资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森林资源保护与管理工作是林业发展建设中的重要内容,森林防火则是森林资源管理中的重要工作,通过建立完善的防火工程立体防护网,可以在发生火灾时对火势进行控制,防止火灾的进一步蔓延,可以将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森林防火工程立体防护网的建设对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主要对其具体建设方法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为了分析山羊白介素17A(IL-17A)对山羊单核、中性粒细胞功能的影响,采用RT-PCR方法对山羊IL-17A基因进行克隆,并在体外表达得到重组蛋白质(rIL-17A),以不同质量浓度的重组蛋白rIL-17A(5、10、20、40μg/mL)与单核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共孵育,测定rIL-17A对山羊单核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的迁移、中性粒细胞凋亡的免疫调节效应。结果显示:5、20、40μg/mL的rIL-17A能够极显著促进山羊单核细胞的迁移(P0.01),10μg/mL的rIL-17A也能显著促进山羊单核细胞的迁移(P0.05);与中性粒细胞共孵育时,10μg/mL(P0.05)和20、40μg/mL(P0.001)的rIL-17A能显著或极显著促进山羊中性粒细胞的迁移;20μg/mL(P0.05)、40μg/mL(P0.001)的rIL-17A能显著或极显著诱导山羊中性粒细胞的凋亡。结果表明:重组蛋白rIL-17A具有良好的生物学活性,能在体外不同程度地促进山羊单核细胞、中性粒细胞的迁移及中性粒细胞的凋亡。  相似文献   
7.
为了明确不同氯素供应水平对烤烟烘烤质量的影响,采用温室水培的方法,比较了不同氯素供应水平下烤后烟叶的外观质量、主要化学成分、经济质量及感官评吸质量。结果表明:低水平(2 mmol/L)氯素供应有利于烤烟烘烤质量的提高,其外观质量加权平均得分比对照高0.32分,上等烟、中上等烟比例分别比对照烟叶高3.74、4.71个百分点,均价比对照烟叶高7.0%;同时还提高了烟叶中总糖、还原糖及钾的含量,提升了烤后烟叶的香气质及香气量,减轻了烟气刺激性,增强了余味;而高水平(10mmol/L)氯素供应的烤烟烘烤质量整体上差于对照。  相似文献   
8.
20 0 0年 3月 4日一位村民的 1头仔猪阉割手术后 ,伤口一直不能愈合 ,不吃不喝 ,伤口流脓。经检查 ,体温 4 1℃ ,精神沉郁 ,伤口有缝线 ,未愈合 ,创口周围有脓汁结痂 ,中央有脓汁流出。检查完后 ,消毒皮肤 ,拆除缝线时发现一段缝线把小肠及皮肤缝合在一起 ,扩创后发现在小肠缝合点两侧有约 15cm坏死 ,且有比较严重的粘连现象 ,碍于该处创口太小 ,不能有效实施手术 ,所以采用正中线切开术。方法 :将小猪背卧 ,四肢向外侧固定 ,清洗消毒后放置创巾 ,在手术部位施行局部普鲁卡因浸润麻醉后切开皮肤 ,钝性分离结缔组织 ,及时止血、扩创 ,切开腹…  相似文献   
9.
锌分布于机体的所有组织中,其中以肌肉、肝脏、皮毛等器官组织中锌的浓度较高。当猪锌缺乏时,主要以侵害表皮、且呈慢性、无热、非炎性的一种皮肤病。临床特征主要见于皮肤痂皮增生和皱裂,所以又称皮肤不全角化症。  相似文献   
10.
甘草亦称甜草,属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主根甚长.奇数羽状复叶;夏季开花,蝶形花冠,紫色,总状花序;荚果狭长,椭圆形,弯曲成镰刀状或环状,有褐色腺状刺.产于我国东北、西北和华北,主要类型有粗毛甘草、光果甘草和胀果甘草.以根及根状茎入药,具有补脾益气、止咳祛痰、清热解毒、缓急定痛和调和药性之功效.现将其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