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2篇
  5篇
综合类   2篇
园艺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研究了以南瓜为原料,经热水2次浸提(1kg南瓜:4000ml水)所得南瓜母液,每100ml母液添加14g白沙糖、0.18g柠檬酸的甜酸型南瓜茶饮料和每100ml母液添加14g白砂糖、0.2g柠檬酸、0.09g食用盐配方而成的复合风味南瓜茶饮料的生产技术。  相似文献   
2.
板栗水选后,用KMnO4溶液浸果,捞起沥干,分成散贮、打孔袋贮,三种保鲜液膜处理后再打孔用5种不同方式进行袋贮藏。结果表明:各处理对板栗保鲜均有一定效果,其中以海藻酸钠保鲜液膜和水果保鲜蜡液处理效果最好,失水率、腐烂率低,好果率较高,色泽鲜亮,颗粒饱满,口感好。  相似文献   
3.
葛仙米的保护与利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1 生物学特征及保健药用价值 1.1 生物学特征 葛仙米(Nostoc sphaeroids Kutz.)是蓝藻门(Cyanophyta)、念珠藻科属的植物,与地木耳(N.commune Vauch.)、发菜(N.flagelliforme)为同属植物,出现时间要早于螺旋藻.葛仙米是一种多细胞的丝状微藻,细胞结构简单,个体由许多圆球形细胞组成不分枝的单列丝状体,一般丝状体呈念珠状,群体呈球体,肉眼可见.葛仙米丝状体的外面有一个共同的胶质衣鞘,易形成层状结构,比较坚固,由于葛仙米的含水量较高,因此,胶质衣鞘不易发现.葛仙米的细胞壁有内外两层,内层主要由纤维素组成,外层为胶质衣鞘,主要成分是果胶质,有钙化现象,即是在胶质衣鞘的层状结构中有石灰质的沉淀.  相似文献   
4.
微波在党参多糖的提取技术上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党参为原料,与常规水提法为参照,研究微波对党参多糖提取率、效果和结构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研究出经微波处理的党参多糖提取工艺和条件,解决目前水提法因沸水处理时间长而导致多糖生理功能下降的负面影响.以微波的功率、提取时间、料液比作为影响因素进行了正交实验设计,研究党参多糖提取率,并采用红外线扫描对党参多糖的结构进行了分析,用硫酸-蒽酮法对所提多糖含量进行了测定.确定了微波提取党参多糖的最佳提取方案小火(所设置的最高档位),20min,料液比125,最高得率33.7%,仅比经过3h水提后的多糖得率低2.3%.该方法节能、省时,微波提取与水提相比对结构未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5.
茶叶有效成分复合分离提取技术研究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2  
以中、低档绿茶为原料,研究了茶多酚、咖啡碱和茶多糖的复合提取技术,探讨了微波对绿茶茶多酚类物质浸出特性的影响,建立了从同一茶叶原料中同时获得茶多酚、茶多糖、咖啡碱3种产品的工艺。研究结果表明:1)以水为介质,微波处理绿茶有利于茶叶有效成分的浸出,平均粒径0.246mm的绿茶用料液比(W/V)1∶20,时间3min,微波浸提2次,再50℃水浴浸提10min,1次,茶多酚浸提率达90.73%,高于乙醇水浸提。2)Al3+沉淀茶多酚的最佳pH范围为5.3~5.7;确定茶多酚——铝盐的最佳转溶条件为:茶多酚——铝盐沉淀用pH1.5的酸溶液,以料酸比1∶2(V/V)于60℃水浴中转溶15min,1次,茶多酚的转溶率达79.09%。3)萃取法结合升华法制备咖啡碱,较直接升华法得率高;确定咖啡碱最佳萃取条件为:供试液中NaCl浓度0.2%,二倍量的乙酸乙酯萃取3次,咖啡碱萃取率达95.14%。4)以水为介质,茶末经微波联合水浴浸提,溶剂法和沉淀法分离,能制备得率为11.8%的茶多酚、1.5%的茶多糖和1.2%的咖啡碱,效果明显优于单一溶剂法和沉淀法  相似文献   
6.
葛仙米藻胆蛋白提取工艺的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为确定最优的提取条件,以提高葛仙米藻胆蛋白的得率,采用三因素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试验,研究了磷酸缓冲液pH值、浸提时间和盐浓度对葛仙米藻胆蛋白得率的影响,建立了各因子与葛仙米藻胆蛋白得率关系的数学回归模型;最后确定了最佳的提取条件为:磷酸缓冲液pH值为7.3、浸提时间4.3 h、NaCl浓度0.21 mol/L,葛仙米藻胆蛋白得率为7.125%。  相似文献   
7.
糖姜片的无硫护色及加工工艺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为寻找能替代存在食品安全问题的亚硫酸盐的护色剂,研究了糖姜片无硫护色生产工艺,达到了更高的食品安全的要求。以柠檬酸、植酸、EDTA二钠、氯化钙对姜片进行独立和复合护色处理,并对相关工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三种试剂复合的效果优于单独或两种复合处理。同时姜片的厚度、护色工艺、烘干条件影响着护色效果。经0.02%EDTA二钠+0.10%柠檬酸+0.05%~0.15%的氯化钙护色处理的糖姜片感官质量最好,产品可以保持原有生姜的亮黄色;护色及加工工艺关键是将姜片切成1~2 mm厚的薄片,先用0.02%EDTA二钠+  相似文献   
8.
微波对茶多酚浸出及其结构和组成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该文以中、低档绿茶为原料,研究了微波对绿茶多酚类物质浸出及其结构和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以水为介质,微波处理绿茶有利于茶叶多酚类物质的浸出,平均粒径0.246mm的绿茶用料液比(W/V)1∶20,时间3min,微波处理2次,再50℃水浴浸提10min1次,茶多酚浸提率达90.73%,高于乙醇水浸提;HPLC分析结果显示,经微波处理制备的茶多酚制品主要含表没食子儿茶素(EGC)、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和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CG)3种儿茶素。儿茶素总含量占茶多酚的78.4%,其中以EGCG含量最高,约占3种儿茶素总量的45.8%。与乙醇水溶液浸提法制备的茶多酚相比,其儿茶素组成略有变化,酯型儿茶素EGCG和ECG的含量略有减少,但其减少量远小于沸水提取法。紫外和红外光谱分析证实,微波对茶多酚制品的化学结构无影响  相似文献   
9.
我省板栗生产随着种植业的调整,产业化的推广,产量逐年增加.板栗呼吸作用强,易失水风干、酶类活性强,淀粉水解快,极易染病霉烂.具体表现为怕热、怕干、怕闷、怕水、怕冻,且极易生虫和发芽.由于缺乏有效的贮藏保鲜手段,每年板栗的损失率高达30%.为此,深入研究板栗的保鲜技术已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0.
软包装即食蕨菜的加工工艺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幼嫩野生蕨菜为原料 ,采用先腌制再加工的方法 ,对软包装即食蕨菜加工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腌渍脱盐后的蕨菜经 pH4 0 ,2 0 0× 10 -6醋酸铜复绿液浸泡 2 0min ,再用 0 5 %Na2 CO3 溶液调pH值约至 7 0 ,并保持 10min ,复绿效果最佳 ;采用 10 0℃、10~ 15min杀菌条件杀菌 ,蕨菜成品的货架期较长 ,且能较好地保持蕨菜原有风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