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林业   1篇
农学   2篇
  2篇
综合类   10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2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应用RT-PCR技术从ConA诱导培养的大熊猫外周血淋巴细胞总RNA中扩增得到大熊猫IL-4基因,并将其克隆到PGEM-T载体中。经菌落PCR鉴定、序列测定及序列分析,结果表明,克隆得到的IL-4基因开放阅读框由396个核苷酸组成,编码一个由132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包括编码24个氨基酸的信号肽和108个氨基酸的成熟肽。与GenBank中已登录的大熊猫IL-4(DQ166512)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9.5%和100%;与其他哺乳动物如犬、猫、人、猪、牛、羊、马、兔、鼠等的IL-4核苷酸同源性为50.7%(鼠)~87.7%(犬);IL-4编码氨基酸同源性在35.7%(鼠)~78.8%(犬);进化树构建结果表明,大熊猫与犬、猫遗传距离最近。  相似文献   
2.
医养结合包括养老机构医养结合、医疗结构医养结合和社区医养结合等三种模式,三种模式具有不同的内涵及特点、构成要素、优势及劣势。在综合比较的基础上,进行SWOT分析,认为不同老年群体可以结合自身身体健康状况、心理状况、个人偏好、经济条件等因素,在三种模式中作出满意的选择。  相似文献   
3.
主要围绕茄子种质资源的收集与保存、种质分类、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以及种质创新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对今后茄子优异种质发掘及遗传改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为科学评价茄子种质资源,选取有代表性的茄子种质材料135份,开展茄子表型性状鉴定和黄萎病抗性分析。结果表明,供试材料存在丰富的表型变异,21个表型性状变异系数变幅为15.71%~89.86%,平均为40.09%;遗传多样性指数变幅为0.322~2.135,平均为1.348。主成分分析将21个表型性状归结为6个主因子,即果形、色泽、果重、生长势、株型和果实商品性,6个主因子累计贡献率达72.84%。基于表型数据的聚类,在Pearson相关系数0.061处,将供试材料分为4组,即栽培茄+近缘野生茄、近缘野生茄、大果型栽培茄、紫色长条形栽培茄。黄萎病抗性试验鉴定出抗病(R)材料9份、中抗(MR)材料6份、耐病材料11份,占供试材料的19.26%;在抗性材料中,仅3份为栽培种,其余均为近缘野生茄。本研究结果为茄子优异种质的发掘和有效利用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饲料中 VE和 VD3 的技术及试验溶液的皂化、提取、浓缩等试样前处理方法。选出了最佳色谱条件 ,流动相 :甲醇 +水 (95 +5 ) ,流速 :1ml/min,温度 :室温 ,进样体积 :2 0μl,检测波长 :2 64nm。  相似文献   
6.
为科学评价辣椒种质资源,应用苗期人工接种鉴定方法和SRAP技术,对204份辣椒种质进行疫病抗性评价和遗传多样性分析。筛选出高抗和抗性材料各8份、中抗材料16份,感病材料172份;抗病材料占供试种质数的比例为15.69%,且主要来自我国南方地区。SRAP分析结果表明,20条引物组合共扩增出585条带,平均每个引物扩增出29.25条,多态性位点比例82.91%。204份材料两两不同种质间Jaccard相似系数0.413~0.996,平均为0.788。通过UPGMA聚类分析,以相似系数0.700为阀值,将204份种质分为7类,有25份抗病材料分布在第Ⅴ类和第Ⅵ类,占全部抗病材料的78.10%。  相似文献   
7.
袁欣  余明艳  高素萍 《安徽农业科学》2010,(25):13586-13587,13589
[目地]揭示野生天全凤仙光合作用的基本生理生态学特征和规律,分析其生长的适宜生态条件,为其园林应用提供理论指导。[方法]采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仪测定野生天全凤仙叶片的有关光合参数,研究了光合作用日变化的特征、影响因子与光合特性之间的关系,以及光补偿点与光饱和点。[结果]野生天全凤仙光合速率日变化呈单峰型,最大光合速率为10.99μmol/(m^2·s)。光合速率与气孔导度之间呈正相关,与胞间CO2浓度呈负相关。叶片光补偿点为13μmol/(m^2·s),光饱和点为500μmol/(m^2·s),表观量子效率为0.0549。[结论]野生天全凤仙的光合特性表明其为典型的耐阴植物。  相似文献   
8.
为筛选抗黄萎病茄子种质资源、对比野生茄或近缘野生茄与栽培茄对黄萎病抗性水平是否存在差异,利用苗期人工接种技术对15份野生或近缘野生茄和285份栽培茄种质资源的抗黄萎病性进行鉴定。结果共筛选获得抗病材料11份,占种质资源比例为3.67%,表明茄子种质资源整体对黄萎病抗性水平较差。野生或近缘野生茄资源中有10份材料表现抗病,占野生或近缘野生茄资源比例为66.67%,表明野生或近缘野生茄对黄萎病整体抗性较好。栽培茄资源中有1份材料表现抗病,占栽培茄资源比例为0.35%,表明栽培茄对黄萎病整体抗性较差。野生或近缘野生茄和栽培茄中抗性种质资源占所有鉴定材料的比例分别为3.33%和0.33%,表明野生或近缘野生茄对黄萎病的抗性水平远高于栽培茄。  相似文献   
9.
对雅安引种的撑绿竹在雨雪冰冻灾害后的发笋、退笋及幼竹高生长进行了连续观测,结果表明:退笋变化规律与发笋规律基本吻合,即发笋高峰也是退笋高峰(8月下旬),退笋率灾后明显大于灾前,发笋率灾前灾后变化差别不大,在笋期的前35 d冻前与冻后的高生长基本一致,35 d后冻后(即发笋盛期和末期)绝对高度与高生长速率明显大于冻前,冻后幼竹高生长的Logistic曲线模型为:H=651.915/1+e6.867-0.12t。  相似文献   
10.
<正>奶牛DHI技术充分体现了"能度量,才能管理;能管理,才能改进;能改进,才能见效"。布鲁氏菌病(brucellosis)简称布氏杆菌病或布病,是由布鲁氏菌(简称布氏杆菌)引起的以感染家畜为主的人兽共患的传染病。常见于牛、羊、猪等家畜,并由它们传给人和其他动物。布鲁氏菌病已成为世界性公共卫生问题,其疫情在人、家畜间逐年上升。本病以生殖器和胎膜发炎、引起流产、不育和各种组织局部病灶为特征。近年来,该疾病不仅严重威胁到人类的健康,而且对我国现代化畜牧业的发展造成严重的影响,拖延其发展的速度。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将布病列为B类疫病,我国农业部列为二类疫病。本病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我国多见于内蒙古、东北,西北等牧区。因此,对于布鲁氏菌疾病的及时诊断和治疗是净化和防治布鲁氏菌病的关键。本文主要从布鲁氏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