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13篇
  1篇
综合类   5篇
园艺   2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遏蓝菜油为原料,采用单因素试验、响应面设计和正交试验研究了遏蓝菜油的乳化特性。结果表明,油酯与司盘80配制遏蓝菜油乳化液的复配乳化剂最佳配比为12∶13。当复合乳化剂的添加量为0.595g,用油量为2mL,用水量为64mL时,乳化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2.
浓缩梨汁生产过程中HACCP体系的建立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少颖  于有伟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4):6606-6608
将HACCP体系应用于浓缩梨汁的生产过程中,对浓缩梨汁的生产过程进行了危害分析,并确立了原料验收、后巴氏杀菌、灌装前过滤、发运前检查签封4个关键控制点,并根据生产的实际情况及实验确立了每个关键控制点的关键限值、监控和纠偏措施。同时对生产浓缩梨汁HACCP体系的有效运行做了说明和分析。  相似文献   
3.
以金针菇、燕麦和桑葚为主要原料研制一种复合保健饮料,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了饮料的最佳配方。结果表明,燕麦汁、桑葚汁和金针菇汁为4∶3∶3时,复合饮料感官品质最好。通过正交试验确定的其他辅料的添加量为白砂糖4%,柠檬酸0.08%,黄原胶0.10%,蔗糖脂肪酸酯0.05%。所制备的复合饮料呈明亮的鲜紫色,风味浓郁协调、口感细腻爽滑,是一种具有开发潜力的新型保健饮料。  相似文献   
4.
以马齿苋、黑豆和苦荞麦等为原料,经过发酵和炒制等工艺开发出了一种风味马齿苋野菜酱。以感官评分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了干马齿苋的蒸制时间为10 min,大豆油用量为40 g,白砂糖用量为3.55 g,同时确定了马齿苋野菜酱的最佳配方。在此条件下制备的马齿苋酱风味浓郁、无异味;颜色呈暗红色、明亮,口感酸甜适口;汁液均匀、无分层和沉淀。  相似文献   
5.
为丰富梨果酱的口感与营养成分、提高其商品价值,在梨果酱中添加不同比例的沙棘汁,研究沙棘汁添加量对梨果酱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沙棘汁与梨的质量比为3∶10时,色泽诱人;其峰值黏度、谷值黏度和最终黏度都较为适中,且果酱细腻均匀,组织流动缓慢;脱水率1.27%,pH值3.37,可溶性固形物含量48.43%,抗坏血酸含量514.10mg/100 g,黄酮含量9.57 mg/100 g,DPPH自由基清除率10.38%,还原力28.93%,金属离子螯合力28.54%。所制得的果酱酸中带甜、组织状态良好,且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性;可为特色梨果酱的精深加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为了促进一氧化碳(CO)在植物生理生化方面的研究,本文归纳了CO在植物体中的生物合成途径,CO作为信号分子对植物各种生理功能的调控,以及CO与其他信号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经过分析得出,CO在植物生物胁迫过程中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面的研究还很少,因此,CO在这方面的研究将会成为今后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7.
以羽衣甘蓝冻干粉末为原料,利用超临界CO_2流体技术萃取羽衣甘蓝叶黄素粗品;选择中极性、弱极性、极弱极性的溶剂体系,进行粗品的高速逆流色谱纯化。结果表明,萃取温度35℃,萃取压力25 MPa,主泵频率30 Hz,叶黄素粗品萃取量最高,达到32.43 mg/g;采用正己烷—乙醇—水(6:5:1.5)溶剂体系,纯化效果最好,得到纯度98.5%的羽衣甘蓝叶黄素。  相似文献   
8.
以车前草、龙井茶为原料,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用感官评定方法得出最佳配方。结果表明,龙井茶车前草复合饮料的最佳配方为龙井茶与车前草的配比2.5∶1,柠檬酸的添加量0.08%,白砂糖的添加量6%。所制得的复合饮料是一种保健饮料,清澈透明,酸甜适宜,茶香柔和宜人,具有龙井的淡雅和车前草的清新。  相似文献   
9.
将HACCP体系应用于出口浓缩苹果清汁的生产过程中,对浓缩苹果清汁的生产过程进行了危害分析,并确立了原料验收、拣选、后巴氏杀菌、灌装前过滤、发运前检查签封五个关键控制点,并根据生产的实际情况及实验确立了每个关键控制点的关键限值,监控和纠偏措施。同时,对HACCP体系的有效运行做了说明和分析。  相似文献   
10.
以新鲜马铃薯切片为试验材料,探讨了其在不同低温条件下品质的变化。评估了在0、1、2℃等3个低温处理温度下,马铃薯切片在不同储藏时期的感官品质变化得分,测定了褐变度,总酚、丙二醛(MDA)的含量,多酚氧化酶(PPO)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结果表明,在1℃处理时鲜切马铃薯片保持了最佳的感官品质,同时此温度下显著抑制了酶促褐变反应、PPO活性和POD活性,显著影响微生物繁殖与MDA的积累,感官评价较高,马铃薯保鲜效果最佳。本研究为马铃薯食品的加工和贮存保鲜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