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5篇
综合类   6篇
农作物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OsI2基因的克隆及其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旱稻IRAT109干旱胁迫下cDNA芯片分析结果的基础上,通过RT-PCR,5'-RACE及3'-RACE方法,从IRAT109总RNA中扩增得到了干旱胁迫下芯片表达谱中上升表达强度第二的基因全长序列,命名为OsI2,全长有523 bp,并对基因序列结构进行了分析.该基因与全长cDNA文库中的CT836140.1有99%同源.OsI2基因编码产物对应1个包含57个氨基酸的开放阅读框(ORF),为一功能未知蛋白.其编码产物也可能对应两个中间相隔19 bp的较小ORFs(43个氨基酸和42个氨基酸),都是功能未知的蛋白.在pBI121载体的基础上,将OsI2基因与CaMV35S连接成功构建了pBl121-OsI2植物表达载体,为进一步研究其功能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2.
BA作为最成功的人工合成细胞分裂素,在农艺试验研究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但未见在油菜上应用的报道。本试验结果表明,叶面喷施BA可以显著地增加单株角果数,改善主花序着果性状,提高角果的粒壳比,从而有效地提高菜籽产量。在不同的处理中,以20×10~(-6)的BA分别于开花期前后喷施,增产效果最好,增产率达15.96%。此外,BA处理对促进侧芽成枝也有积极的作用。而BA对角粒数、粒重等性状是否有促进方面的效应,则尚需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3.
旱粮是我省粮食生产的薄弱环节,而江西适于发展玉米间作大豆的秋闲田则有近27万km^2,发展旱粮的潜力很大。本试验采取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选择了间作行比、大豆密度以及氮、磷、钾肥施用量5个试验因子,建立了试验因子与间作体系的总量、能量总产出、0.067hm^2(亩)产值间作玉米产量、大豆产量间的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4.
不同激素配比对红花石蒜小鳞茎及茎尖的分化培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红花石蒜(Lycoris radiata)的鳞茎切块及茎尖为材料,采用不同激素配比的MS培养基,对离体小鳞茎的分化和增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BA 3 mg/L及NAA 1.5 mg/L配比获得的小鳞茎诱导频率最高,可达53%,诱导生成的小植株强健整齐。鳞茎茎尖培养可形成多种不同类型的愈伤组织,本试验中有2种类型愈伤组织转入分化培养基后可产生大量的小鳞茎。  相似文献   
5.
SRAP标记技术是基于内含子、启动子3’端含AATT核心和开放阅读框的编码区富含GC的序列规律进行随机扩增而获得DNA多态性的。由于不同的生物个体其基因组的内含子、启动子与外显子的间隔长度不同,因而扩增出的DNA指纹图谱也就产生了多态性。SRAP标记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DNA多态性分子标记, 以其操作简便快速、成本低、可信度高、易于测序等特点倍受关注。在短短的几年时间内,此标记已在马铃薯、水稻、苹果、柑橘类果树、樱桃、梅子、油菜、大蒜、芹菜和棉花等植物中实验应用,显示出良好的应用效果。本文综述了SRAP标记技术原理特点和在蔬菜遗传多样性研究领域初步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6.
SRAP标记技术及其在蔬菜作物遗传多样性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SRAP标记技术是基于内含子、启动子3’端含AATT核心和开放阅读框的编码区富含GC的序列规律进行随机扩增而获得DNA多态性的。由于不同的生物个体其基因组的内含子、启动子与外显子的间隔长度不同,因而扩增出的DNA指纹图谱也就产生了多态性。SRAP标记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DNA多态性分子标记, 以其操作简便快速、成本低、可信度高、易于测序等特点倍受关注。在短短的几年时间内,此标记已在马铃薯、水稻、苹果、柑橘类果树、樱桃、梅子、油菜、大蒜、芹菜和棉花等植物中实验应用,显示出良好的应用效果。本文综述了SRAP标记技术原理特点和在蔬菜遗传多样性研究领域初步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7.
甘蓝型油菜不育系20118A为三隐性上位互作遗传模式,其不育性受两对重叠隐性不育基因(a和b)与一对隐性上位抑制基因(rf)互作控制。rf基因纯合时对a和b基因起抑制作用,使油菜育性恢复,可用于核不育三系法育种。为缩短临保系的育种周期,本文利用一个20118A与其临保系M-6029的BC1分离群体获得了7个与rf连锁的AFLP(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标记,构建了局部连锁图,图距在3cM~17cM。其中距rf最近(3cM)的标记为EA10MC03。用引物对F3和R3成功地将EA10MC03转化成SCAR(序列特异性扩增区)标记,能区分杂合型Rfrf单株和纯合型RfRf单株,为分子标记辅助选择隐性核不育临保系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干旱胁迫导致很多基因的表达发生变化。以干旱胁迫下的耐旱稻品种中旱3号为材料,我们用SMART技术(RNA转录5'末端模板转换技术)成功构建一个高质量的干旱胁迫诱导的节水抗旱稻中旱3号全长cDNA文库。体外包装后感染大肠杆菌XL1-Blue宿主菌,未扩展文库的滴度为1.94×106pfu/mL,重组率为85.15%。扩展后文库的滴度为1.45×1011pfu/mL。将λ噬菌体臂转入pTriplEx2质粒,从中随机挑选100个克隆,PCR扩增检测插入片段长度,结果显示文库插入片段在500~2000bp之间。  相似文献   
9.
耕作制度的层次分析和模糊综合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耕作制度涉及的内容广泛.既有单作、复种,又有间作、套作和混作.而且耕作制度所含作物种类繁多,产品形式多种多样.应用一系列评价指标进行分析对比,或用综合评分法,都会给耕作制度的效益评价与分析带来一定的困难.本文介绍了应用层次分析法(Analytical HierachyProcess,简称 AHP),计算耕作制度的效益评价体系中各项指标的权重以及应用模糊综合评价进行耕作制度综合效益评估的方法.并将该方法应用到红壤旱地多熟方式的评价中去,取得较满意的效果.笔者认为,这是耕作制度定性与定量研究的一次新探讨。  相似文献   
10.
高效、新T-DNA侧翼序列分离技术——Actail-PCR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一种有效分离T-DNA插入突变体侧翼基因组序列的方法。【方法】分离侧翼的目标基因组序列是利用T-DNA标签法研究植物功能基因组学的一个关键步骤,笔者发展稳定高效的Actail-PCR分离技术。该技术一侧引物来自于T-DNA载体,另一侧引物为一个复性控制引物。复性控制引物在3'端为一个14 bp的随机简并引物,在5'端非目标尾部序列接上一个通用引物,中间由5个多聚脱氧次黄嘌呤核苷(poly(dI))连接。【结果】Actail-PCR技术将随机简并引物重新编辑成复性控制引物,在40℃的低严谨条件下,3'端的随机简并引物可以与T-DNA插入突变体的侧翼目标区段随机的结合,扩增得到目标片段,随后利用5'端的通用引物与T-DNA载体上的巢式引物依次组合,在65℃(10个循环后逐步降温至58℃)的高严谨条件下逐步扩增特异片段,同时抑制非特异性扩增,可以显著提高目标片段的扩增效率,减少假阳性。【结论】相对传统的TAIL-PCR,Actail-PCR技术可以更高效地分离T-DNA插入突变体的侧翼基因组序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