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6篇
农学   2篇
综合类   9篇
水产渔业   43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鸡腿菇多酚氧化酶动力学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邻苯二酚(C6H6O2)为底物,采用分光光度法在波长398nm下测定鸡腿菇Coprinus comaus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分析其pH值、温度及底物浓度等因素对PPO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鸡腿菇PPO活性的最适pH值4.0~5.0,最适温度20℃,在沸水浴30s后酶基本被钝化.鸡腿菇酶促褐变反应的动力学符合米氏方程,米氏常数Km为0.64mol·L-1,最大反应速度vmax为0.08U·min-1.对鸡腿菇不同部位的PPO活性分析表明,菌盖PPO活性>菌柄(上)>菌柄(下).  相似文献   
2.
海藻多糖是大型海藻重要的组成成分,其生物活性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和重点。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海藻多糖的水提、醇提、酸碱提、酶提、超声波辅助提取和微波辅助提取等6种方法,比较了不同制备方法的适用性及优缺点,详述了海藻多糖的免疫调节、抗肿瘤、抗病毒、降血糖、降血脂和抗氧化等生物活性及作用机理,介绍了海藻多糖在生物医药、食品以及化妆品领域的应用情况,展望了海藻多糖未来的研究重点,以期为海藻高值化开发利用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海鲜调味品的不同加工方法出发,把海鲜调味品分成抽提型调味品、分解型调味品和反应型调味品,并对这三种调味品的研究进展进行综合论述,同时展望了海鲜调味品的研究方向和发展趋势,旨在为开发新型海鲜调味品及提高水产品的附加值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壳聚糖絮凝法回收鱼糜漂洗水中水溶性蛋白质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壳聚糖作为絮凝剂进行鱼糜漂洗水中水溶性蛋白质的回收试验。分别通过体系的pH、回收温度和壳聚糖絮凝剂加入量的单因素试验及这3个因素的正交试验,研究其对蛋白质回收率、透光率和化学耗氧量(COD)去除率的影响,得出壳聚糖絮凝法回收40mL已知蛋白质质量浓度(9.0mg·mL-^1)的鱼糜漂洗水中水溶性蛋白质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体系pH8.0,回收温度35℃,1%壳聚糖添加量为1.5mL。该工艺获得的蛋白质回收率为73.17%,透光率87.50%,COD去除率47.20%。  相似文献   
5.
以罗非鱼(Tilapia)鱼皮为原料,分别用碱法、酸法、酶法进行前处理,对3种方法的提取效果进行比较,筛选出最佳水解方法为酶法。优化了酶法处理后的漂白、熬胶工艺,获得鱼皮提取明胶的最佳工艺。结果显示,前处理采用0.2%的混合酶,调p H值至3.5,于40℃水浴中酶水解鱼皮1 h,用6%高锰酸钾溶液进行氧化漂白3 h,再用1.5%草酸溶液进行还原漂白45 min。控制p H值为5?6,分3次熬胶,每次分别将水浴加热升温至60℃、65℃、70℃,各加热2 h,过滤后将3次胶液合并,在真空度不低于500 mm Hg,温度不超过60℃的情况下浓缩至20%左右。然后在60℃的鼓风干燥箱干燥至明胶含水量14%以下,经粉碎机粉碎,即可得成品明胶。该工艺产品得率19.93%(湿基)、粘度13.1 m Pa·s、凝胶强度1034.3 g/cm2。  相似文献   
6.
鲟鱼硫酸软骨素的制备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史氏鲟鱼软骨为原料,按碱提-酶解-乙醇沉淀工艺流程进行提取硫酸软骨素的各主要工序工艺的研究.通过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得出最佳碱提工艺为以两倍量6%的NaOH为溶剂,于40℃的水浴中搅拌提取4 h.通过正交试验,得出最佳酶解工艺条件是先将浸提液调节pH至8.6,加入胰酶0.5%,50℃保温水解3 h;后降温至40℃,调pH至5.7,加入胃蛋白酶0.3%,保温水解2h.通过单因素试验,得出最佳的乙醇沉淀工艺条件是将滤液pH调为6.5,加入95%的乙醇至醇沉浓度为70%,静置过夜.制备的硫酸软骨素经检测符合WS1-C3-0030-2000(硫酸软骨素口服片)和WS-10001-(HD-0892)-2002(硫酸软骨素注射品)标准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为了提高鮑资源的利用率,开发新型香精,以鲍蒸煮液美拉德反应产物为基料,感官评定为指标,在单因素及L_9(3~4)正交试验基础上,确立了口感和海鲜风味俱佳的鲍复合调味品最佳配方为:盐添加量35%、味精添加量40%、玉米淀粉添加量9%、鲍风味基料添加量为6%、白砂糖添加量4%、麦芽糊精添加量3%、呈味核苷酸二钠(I+G)添加量1.5%、酵母抽提物添加量1.5%。研究了不同的造粒方式和干燥方法对颗粒产品吸湿性、溶解性、流动性、质构特性及感官评定的影响;相关理化、性能指标为:完全溶解于90~100℃热水中的时间需要72 s,且分散良好、溶液微浑浊、无沉淀,鲜味足;堆密度为(0.61±0.01)g/cm~3,硬度为(3 642±122.198)g,吸湿性为(9.35±0.01)%,临界湿度值为60%,休止角为33.0°,总体可接受度为(7.81±0.12)分。研究结果表明,旋转造粒和流化床干燥的产品质量最佳,吸湿性比较小,溶解性、流动性和质地性都比较好,感官评分最高。  相似文献   
8.
为开发品质较好的紫海胆(Anthocidaris crassispina)黄油微胶囊,以辛烯基琥珀酸酯化淀粉(HICAP100)和β-环糊精为壁材,通过喷雾干燥制备紫海胆黄油微胶囊,以乳化液稳定性及包埋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紫海胆黄油微胶囊的壁材比例、乳化液浓度及油脂添加量对微胶囊的影响。以单因素试验的结果为基础,采用正交实验得出紫海胆黄油微胶囊化的最优制备工艺,并检测其理化性质和卫生指标。结果显示,最优制备工艺为:壁材比例为4∶2(HI-CAP100∶β-环糊精),乳化液质量浓度为17%,油脂添加量为15%。经过分散机乳化30 min,利用料理机均质5 min,在进风温度180℃、出风温度80℃、进样速度500 mL/h下进行喷雾干燥时,得到的包埋率和乳化液稳定性分别为95.7%和96.8%,紫海胆黄油微胶囊的水分含量为2.82%,溶解度为71.94%,自流角为22.05°,菌落总数为480 CFU/g,大肠菌群数30 MPN/100 g,霉菌和酵母10 CFU/g,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志贺氏菌皆未检出。紫海胆黄微胶囊的理化性质及安全卫生指标皆符合行业标准。  相似文献   
9.
通过树脂吸附-解吸实验分析,对羊栖菜多酚大孔树脂柱层析纯化工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XDA-7型大孔树脂表现出良好的吸附与解吸性能;羊栖菜多酚柱层析纯化工艺条件为:上样浓度3.20 mg/m L,上样流速1 BV/h,洗脱剂为60%乙醇溶液,洗脱流速2 BV/h,在此条件下纯化制备的羊栖菜多酚样品纯度为61.86%。  相似文献   
10.
河豚毒素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从微生物到植物、动物都有发现.除河豚外,河豚毒素还在节肢动物、棘皮动物、软体动物、蠕虫、蝾螈、青蛙等其他物种中都有不同含量的分布.不同动物产生、富集河豚毒素的机制可能存在很大差别,但是河豚毒素对其携带动物在自然选择进化中发挥着重大的作用.目前中国对河豚毒素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河豚毒素的分离纯化、检测分析及抗体制备等方面,而对河豚毒素产生的分子机制及生态作用的研究还很少,文章通过综述国外对河豚毒素分子机制及生态作用的研究,进一步阐释动物携带河豚毒素的分子机制及河豚毒素对动物的重要生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