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3篇
综合类   5篇
农作物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甘薯脱毒种薯连年使用后的病毒侵染情况及产量变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对在田间非隔离条件下连续种植的3 个品种脱毒薯,用血清学NCM- ELISA 方法检测甘薯羽状斑驳病毒(SPFMV) ,调查侵染率和反应强度,第1 年就出现了较高侵染率,以后几乎每年增加1 倍,第3 年可接近对照水平。阳性强度也逐年增加,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病毒阳性增长率与鲜薯增产率呈极显著负相关。该结果从理论上证实了脱毒种薯使用年限为2 ~3a 。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来,有关花生病毒病的研究报道较多,但未见其空间分布型的研究报道。了解空间分布型,对于确定病害调查中的抽样方法和样本数量,测定病害所致的产量损失,判断防治效果等都有较大帮助。为此,我们对分布型进行了调查研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戊唑醇种子处理防治小麦纹枯病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种子处理是控制小麦纹枯病的有效措施,在小麦纹枯病的综合治理技术体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苏南宜兴和淮北徐州,2%戊唑醇湿拌剂和6%戊唑醇悬剂胺10kg麦种拌药0.3-0.4g有效成分,对小麦的出苗没有显著影响,对根系和冬前分蘖具有促进作用。对小麦纹枯病的控制效果较为理想,表现为冬前效果显著,病析率防效60%-100%,从而有效地抑制了冬前发病高峰。戊唑醇处理区拔节期的病情指仍然极显著地低于对照区,亦显著低于对照药剂纹霉净,侵茎高峰明显推迟,最终的枯白穗防效突出,0.3-0.4g ai/10kg种子拌种的枯白穗防效达到85%以上。由于控病和对小麦生长调控的双重作用,保穗、保产效果明显,最终产量较对照增加10%-15%。  相似文献   
4.
试验结果表明 :43 %乙果乳油 15 0 0ml/hm2 ,用于花生播后苗前除草 ,防除效果达 91.5 %以上 ,且对花生安全  相似文献   
5.
氮肥运筹对小麦纹枯病发生程度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由禾谷丝核菌(Rhzoctonia cerealis)引致的小麦纹枯病是我国长江流域及黄淮平原的重要病害之一,其发病程度除受品种抗性、气候条件及土壤菌基数等因素的制约外,麦田栽培环境也起着非常重要的调节作用。其中氮肥的施用数量、方法和时间对纹枯病的影响十分明显,因此,如何在目前小麦群体质量栽培体系中通过合理的氮肥运筹为控制病害,对于完善小麦纹枯病的综合防治体系、确保小麦的稳定高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2%立克秀湿拌剂对小麦种子发芽及成苗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爱根 《种子科技》2002,20(5):286-287
研究了立克秀不同用量拌种对小麦发芽、出苗及麦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2%立克秀湿拌剂拌种,当药种比不高于0.6%时,对小麦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及出苗率均无明显影响;当药种比达0.8%时,出苗率显著低于空白对照。在出苗时间上,当拌种药,当种比高于0.6%时则出苗期推迟1d以上。在试验设计用量范围内,立克秀拌种的麦苗鲜重增加,分蘖和次生根数量增多,具有明显的壮苗作用。  相似文献   
7.
甘薯种质资源抗(耐)病毒病评价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 12 0 0多份甘薯种质资源材料的研究结果表明 ,田间品种病毒病发病率 10 0 % ,发病程度较轻的品种占 2 .4 1% ,未发现免疫品种 ,品种间抗性差异较大 ;品种的发病程度与平均显症叶位呈极显著负相关 ,发病程度与脱毒后的增产幅度呈极显著正相关 ;进行品种抗性评价 ,采用先进行平均显症叶位调查 ,再结合脱毒后鲜薯增产情况综合评定品种抗性的方法是可行的 ;调查时间在 9月中下旬为宜  相似文献   
8.
戊唑醇种子处理剂防治小麦纹枯病应用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戊唑醇不同剂型及用量作麦种处理对纹枯病防效和小麦出苗的影响.结果表明,戊唑醇对小麦出苗安全;对纹枯病防治效果好、持效期长且控制枯白穗效果突出.2%戊唑醇湿拌剂10~20 g和6%戊唑醇悬浮剂3.3~10 ml处理10 kg种子,冬前病株率防效68.1%~81.0%;拔节期防病效果显著高于对照药剂纹霉净;2种剂型以0.3~0.4 g有效成份拌10 kg种子,枯白穗防效高达83.7%~93.0%,相对于对照药剂纹霉净的枯白穗防效达53.3%~80.0%.  相似文献   
9.
栽培因子对小麦纹枯病的综合效应及高产控病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应用回归旋转组合设计试验和相应的技术分析,研究了播期等5个栽培因子对小麦纹枯病的综合定量效应.结果表明,各因子对纹枯病发病轻重的影响大小顺序为:氮肥用量>播期>基本苗数>追氮时期>氮肥基追比.各因子间还存在着明显的交互效应,其中密度与施氮量之间互效达0.05显著水平.播期早、播种密度大和氮肥用量高是纹枯病发生程度加重的主要原因.文中还以高产和控病为条件进行平衡选优,提出了控制该病发生程度的高产优化栽培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10.
甘薯病毒病田间常见症状有四类:(1)叶片斑点斑驳型;(2)叶片畸形;(3)叶片枯斑坏死型;(4)叶片变色型。病害发生严重度年度间有差异,受环境因子影响较大。主要病毒种类为SPFMV和SPCFV。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