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9篇
林业   9篇
农学   14篇
  3篇
综合类   36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23篇
园艺   4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肠道屏障功能主要是通过调节黏蛋白和紧密连接(TJ)蛋白的合成来实现的,这对维持动物肠道健康和生产性能至关重要。作为先天性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宿主防御肽(HDPs)在黏膜防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肠道中的HDPs缺乏与屏障功能障碍和稳态失调有关。HDPs通过直接诱导多种黏蛋白和TJ蛋白的表达来增强肠道屏障功能。HDPs的诱导化合物有改善动物肠道形态、生产性能和饲料转化率的功能。本文将从HDPs对黏蛋白和TJ蛋白的转录调控作用、肠道屏障的分子调控机制以及动物生产性能的影响等方面进行综合阐述。  相似文献   
2.
以1.0%纤维素酶和0.5%蜗牛酶不同处理时间的桑黄菌丝为试材,采用0.1%秋水仙素诱变桑黄菌丝研究其诱变下桑黄菌丝再生菌株的生长速率以及多糖、黄酮和三萜等活性成分含量变化,以期获得生长快且活性成分含量高的菌种,以期为桑黄菌株选育、种质资源创新和应用奠定基础。结果表明:秋水仙素诱变后桑黄菌丝再生菌株的生长速率以及多糖、黄酮和三萜等活性成分含量基本呈增加趋势。其中,与对照相比,诱变酶解桑黄菌丝20 min获得的再生菌株20-1生长速率最快,增加了366.67%;三萜和多糖含量最高的再生菌株为10-5,分别增加了1069.73%和281.85%;多酚含量最高的再生菌株为5-1,增加了530.56%;黄酮含量最高的再生菌株为30-1,增加了3771.43%。  相似文献   
3.
张萌萌  张倩  张国琛 《安徽农业科学》2014,(11):3385-3387,3390
麦角硫因氨基酸是金针菇提取液中富合的一种天然抗氧化物质,可作为食品抗氧化剂使用.然而,国内对麦角硫因氨基酸研究甚少.介绍了金针菇提取液中麦角硫因氨基酸的特性、检测方法及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前景,并提出其对生鲜肉类货架期的延长以及肉质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连续流动分析法测定烟用香料中总糖和还原糖含量的方法。[方法]以体积分数为5%的冰醋酸水溶液作为萃取剂,振荡萃取30 min,静置后直接用连续流动分析法同时测定烟用料液中总糖和还原糖含量。[结果]总糖和还原糖的回收率在94.65%~99.16%,相对标准偏差(RSD)≤2%。[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且检测结果准确度高和重复性好,符合实验室质量控制规范的要求,可用于烟用香料中总糖和还原糖含量的快速分析。  相似文献   
5.
试验旨在对多杀性巴氏杆菌recN基因进行克隆和原核表达,并对其表达蛋白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参照GenBank中recN基因序列(登录号:CP003313.1)设计1对引物,通过PCR扩增获得目的基因片段,构建pET-28a(+)-recN重组质粒并转化E.coliDH5α感受态细胞,提取质粒进行酶切鉴定,将鉴定正确的重组质粒转化E.coliBL21(DE3)感受态细胞,经IPTG诱导表达,对融合蛋白进行SDS-PAGE及Western blotting鉴定。结果表明,试验成功克隆了大小约为1 677 bp的recN基因序列,通过诱导表达的His-Tag融合蛋白大小约为66.94 ku,主要以包涵体形式存在。经生物信息学分析,recN蛋白的分子式为C2735H4428N786O855S16,消光系数为24 785,不稳定系数为43.99,属于不稳定蛋白;理论等电点(pI)为5.62,为酸性蛋白;总平均亲水性为-0.316,与试验表达的包涵体蛋白性质相同,即同为疏水性蛋白;recN蛋白在哺乳动物网织红细胞的半衰期为30 h,在酵母(体内)中的半衰期>20 h,在大肠杆菌(体内)中的半衰期>10 h;二级结构主要以α-螺旋(64.87%)及无规则卷曲(21.00%)为主;经疏水性分析,预测该蛋白有3个高疏水性区域和9个高亲水性区域。本试验结果为进一步探究多杀性巴氏杆菌recN基因的功能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试验旨在对多杀性巴氏杆菌recN基因进行克隆和原核表达,并对其表达蛋白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参照GenBank中recN基因序列(登录号:CP003313.1)设计1对引物,通过PCR扩增获得目的基因片段,构建pET-28a(+)-recN重组质粒并转化E.coli DH5α感受态细胞,提取质粒进行酶切鉴定,将鉴定正确的重组质粒转化E.coli BL21(DE3)感受态细胞,经IPTG诱导表达,对融合蛋白进行SDS-PAGE及Western blotting鉴定。结果表明,试验成功克隆了大小约为1 677 bp的recN基因序列,通过诱导表达的His-Tag融合蛋白大小约为66.94 ku,主要以包涵体形式存在。经生物信息学分析,recN蛋白的分子式为C2735H4428N786O855S16,消光系数为24 785,不稳定系数为43.99,属于不稳定蛋白;理论等电点(pI)为5.62,为酸性蛋白;总平均亲水性为-0.316,与试验表达的包涵体蛋白性质相同,即同为疏水性蛋白;recN蛋白在哺乳动物网织红细胞的半衰期为30 h,在酵母(体内)中的半衰期>20 h,在大肠杆菌(体内)中的半衰期>10 h;二级结构主要以α-螺旋(64.87%)及无规则卷曲(21.00%)为主;经疏水性分析,预测该蛋白有3个高疏水性区域和9个高亲水性区域。本试验结果为进一步探究多杀性巴氏杆菌recN基因的功能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为了了解不同桑黄分离的原生质体活力、产量和再生能力是否相同,采用酶解法处理桑黄菌株菌丝体获得原生质体。比较分析五种生长在不同树种上的桑黄菌丝的原生质体活力和产量、葡萄糖和p H对原生质体再生的影响,并对暴马丁香桑黄原生质体释放与再生过程进行显微摄影观察。结果显示:暴马丁香桑黄的活力与产量最高分别为81.82%和3.85×105个/m L。在p H 7、葡萄糖浓度为30 mg/m L时,暴马丁香桑黄原生质体再生率达最高,分别为23.67%和19.33%。初步摸索通过酶解法制备桑黄原生质体和原生质体释放与再生的过程。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环境与摄食因素对人工鱼礁区不同体长许氏平鲉分布的影响,采用2017—2018年山东省近岸3处鱼礁区环境和渔业资源的调查数据,利用变异系数CV均值将样本的体长分为10组,每组体长间隔为33 mm,并使用Bray-Curtis相似性指数比较不同海域许氏平鲉体长组成的相似性;运用去趋势对应分析(DCA)、典范对应分析(CCA)分析各环境要素对不同体长组许氏平鲉分布的影响;运用胃含物分析法分析许氏平鲉的食物组成。结果显示,西霞口与长岛鱼礁区样本体长组成相似性指数为70.66%,前三岛鱼礁区与西霞口鱼礁区、长岛鱼礁区的相似性指数较低,分别为54.94%和59.46%;大体长(299~365mm)许氏平鲉的分布与水深、水质指数(WQI)和化学需氧量(COD)相关性较大,喜好水深较深、营养丰富的水域;小体长(35~200 mm)许氏平鲉喜好水深较浅,水质好的水域。大体长(200~365 mm),高龄(2~3龄)的个体主要摄食鱼类、虾类和蟹类,优势饵料为鱼类(IRI为65.94%);小体长(35~200 mm),低龄(0~1龄)的个体主要摄食虾类和蟹类,优势饵料为虾类(IRI为45.69%)。研究表明,在浅水区域投放幼鱼保护型鱼礁,为幼鱼提供庇护所;将捕捞作业集中在深水区,减少对许氏平鲉小体长个体的兼捕,可以达到针对性增殖、保护许氏平鲉资源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在目前的学校教学中开始重视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而良好的身体素质是学生学习的基础,因此在目前的高等院校教学中,学校就需要重视体育教学,在体育教学中渗透拓展训练的教学理念,能够使学生的身体素质进一步的提升,培养他们的良好生活习惯,本文主要结合当前的高等院校教学现状,分析拓展训练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以我国北方地区常见的3种丁香属植物紫丁香(Syringa oblata)、白丁香(S.oblata var.alba)和暴马丁香(Syringa reticulata(Blume)H.Hara)为试验材料,利用快相叶绿素荧光动力学技术研究3种丁香叶片的PSⅡ光化学活性之间的差异。结果表明:3种丁香叶片Fv/Fm之间差异不大,但暴马丁香叶片的Fv/Fo和PIABS却小于紫丁香和白丁香,达到极显著差异水平,说明暴马丁香叶片的PSⅡ光化学活性相对较低。暴马丁香叶片PSⅡ电子受体侧电子由Q_A向Q_B传递的速率明显低于紫丁香和白丁香,而且Q_A~-向Q_B传递速率也明显低于紫丁香和白丁香,但3种丁香叶片Sm无显著差异,即在PQ库容量差异较小情况下,暴马丁香叶片Q_A向Q_B传递速率较低的原因与Q_B接受电子能力较低有关,受Q_B下游PQ库的影响较小。暴马丁香叶片放氧复合体OEC的功能和类囊体膜结构的稳定性也明显低于紫丁香和白丁香。虽然暴马丁香单位反应中心吸收的光能ABS/RC明显高于紫丁香和白丁香,但是3种丁香叶片的ET_o/RC之间却无显著差异,但DIo/RC极显著高于紫丁香和白丁香。因此,暴马丁香叶片PSⅡ反应中心能量分配的不均衡性也是其PSⅡ反应中心光化学活性较低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