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1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6篇
  4篇
综合类   28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18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采用鸡大肠杆菌多发病型菌株以及地方病型菌株作为制苗用菌种,保证了疫苗既具有一定的广谱性,又具有一定的特异性;采用液体通气培养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菌数;采用中草药蜂胶作为佐剂不但可有效地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同时兼具有治疗,保健和促生长作用,另外蜂胶还可以增大抗原表面积,延长抗原在组织的贮存时间,可持久地释放抗原,保证了机体持续产生高效价抗体。  相似文献   
2.
为筛选并鉴定与猪瘟病毒(CSFV)衣壳(C)蛋白相互作用的宿主蛋白,本研究采用酵母双杂交技术以CSFV C蛋白为诱饵从猪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c DNA表达文库中筛选与之相互作用的宿主蛋白,共筛选到6种蛋白,分别为ATP5B、SON3、PKN1、PCBP1、RPS20和IQGAP1,根据Gene Ontology分析结果,这些蛋白分别参与细胞的增殖和代谢等过程。本研究选取丝/苏氨酸蛋白激酶N1(PKN1)进行进一步验证,经酵母共转化试验、免疫共沉淀试验和GST pull-down试验证实,宿主PKN1蛋白与CSFV C蛋白之间存在特异性结合。本研究首次证明PKN1与CSFV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为进一步研究PKN1蛋白在CSFV感染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正>山茱萸是一种重要的药材树种,其果肉是一种名贵的中药材。被称为"中国名特优经济林——山茱萸之乡"的西峡,山茱萸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但产量却不稳定,优果率不高,其主要原因之一是由于病虫害的危害,造成落果,果品品质差,使山茱萸的产量和商品率受到很大影响。为促进山茱萸产业的发展,我们应高度重视山茱萸病虫害的防治,现提出以下防治技术,供广大药农参考。1山茱萸病虫害的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猪瘟病毒(CSFV)与宿主细胞间的相互作用,本研究采用酵母双杂交方法以猪瘟病毒Npro蛋白为诱饵,从猪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 cDNA表达文库中筛选与之相互作用的蛋白,经共转化试验表明,共筛选到12个与Npro蛋白相互作用的宿主蛋白,应用Cytoscape 2.8.2软件绘制了蛋白质间相互作用关系图,根据GO分析结果,这些蛋白分别参与细胞代谢、细胞生长、免疫等过程,经双分子荧光互补(BiFC)试验表明筛得的部分宿主蛋白与CSFV Npro具有相互作用.本研究中筛选得到的蛋白质对CSFV复制的影响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5.
本实验室前期构建了腺病毒/甲病毒复制子嵌合载体猪瘟疫苗rAdV-SFV-E2,其免疫效力与商品化猪瘟C株疫苗相同,并具有鉴别检测特性.为进一步确定该嵌合载体猪瘟疫苗最早提供完全攻毒保护的时间,本研究将rAdV-SFV-E2免疫健康仔猪(n=5),免疫后于不同时间点采用猪瘟病毒(CSFV)强毒石门株进行攻毒,并检测其抗体应答、临床症状、病毒血症、病理学及组织病理学变化等.结果显示,rAdV-SFV-E2免疫后1周和2周,分别能对致死性CSFV强毒的攻击提供部分保护(3/5存活)和不完全保护(全部存活,但出现了短暂的发热和低水平的病毒血症);免疫后3周和4周,能够完全抵抗致死性CSFV强毒的攻击,表现为无病毒血症,无临床症状,无病理变化和组织病理学变化.该研究进一步证实rAdV-SFV-E2能够作为一种新型猪瘟标记疫苗,在猪瘟的紧急防控中能够起到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大花萱草又称多倍体萱草,为百合科萱草属多年生草本花卉,是经过人工杂交育成的园艺栽培品种群。大花萱草具有花色艳,花期长,花量大等特点,可广泛应用于园林绿化中,常用作地被、花境等。  相似文献   
7.
针对目前大多数管理信息系统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适用于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库的智能接口模型。该模型采用菜单驱动方式,用框架引导用户构造自己特定的操作,使之能更自然,更充分的利用系统的信息资源。文中介绍了该模型的结构。  相似文献   
8.
为建立一种操作简单并且能获得大量猪血管内皮细胞的分离培养方法,本研究采集新生健康长白猪脐带,取其脐静脉血管,灌注0.1%的Ⅰ型胶原酶,于37℃水浴消化10 min后收集内皮细胞,培养于含20%胎牛血清的M199培养基中,长满单层后用胰酶消化传代培养。并对培养的细胞形态学、相关抗原和其他特征以及对病毒的易感性进行鉴定。结果表明,Ⅰ型胶原酶消化后可获得大量内皮细胞,细胞培养后的形态学观察显示细胞贴壁生长良好,呈典型的铺路石状排列;第Ⅷ因子相关抗原和细胞摄取乙酰化低密度脂蛋白均呈阳性,内皮细胞比率可高达100%。传3代后的生长曲线显示细胞传代后延迟期小于1 d,对数生长期约3 d,第5 d进入平台期,第7 d开始脱落死亡。病毒感染试验表明所获得的内皮细胞对猪瘟病毒高度易感,病毒生长与常用的PK-15没有区别。上述研究结果表明本研究建立的血管内皮细胞分离培养方法简便有效,为大量制备原代血管内皮细胞提供了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为筛选和鉴定与猪瘟病毒(CSFV)E2蛋白相互作用的猪宿主蛋白,我们采用酵母双杂交方法筛选猪肺泡巨噬细胞表达文库得到与CSFV E2蛋白相互作用的宿主细胞RACK1蛋白,经共转化试验和GST pull-down试验进一步证实两者可以特异性结合,并且共聚焦试验表明两者共定位于细胞的细胞浆。本研究显示E2蛋白与宿主细胞RACK1蛋白存在相互作用,RACK1在CSFV感染过程中所发挥的功能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猪瘟病-毒(CSFV)蛋白与宿主细胞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本研究通过SMART技术合成猪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双链cDNA,以携带与载体pGADT7-Rec重组位点同源序列的特异引物经long-distance PCR扩增双链cDNA.纯化双链cDNA并与载体pGADT7-Rec共转化酵母菌株Y187,经同源重组构建PBMC cDNA酵母表达文库.以CSFV E2蛋白为诱饵进行酵母双杂交筛选,得到阳性克隆根据序列比对分析结果,进一步进行共转化验证.结果显示筛选到17个与CSFV E2蛋白相互作用的宿主细胞蛋白,基因注释(GO)分析表明这些蛋白分别参与免疫、代谢、细胞生长与增殖、生物调节等过程,为研究它们与CSFV E2的相互作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