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0篇
农学   11篇
基础科学   18篇
  12篇
综合类   41篇
农作物   4篇
园艺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300mm行距插秧机在南方双季稻区栽插行距过大、穴数过少及不能充分发挥机插稻的增产潜力问题,在300mm行距插秧机结构的基础上,通过机械优化设计和田间农艺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对其插植部箱体、苗箱、支架(包括左右支架和中间支架)和浮板4个关键部位技术参数改进设计,研制出了适合南方双季稻区作业的2ZS-488B型(264mm行距)插秧机,并于2012-2013年在江西省2个试验点进行不同早晚稻品种机插行距的大田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该插秧机作业性能稳定,漂秧率、伤秧率和漏插率分别为1.55%、2.68%和1.93%,相对均匀度合格率为89.54%。与300mm行距插秧机相比,其产量平均增产529.43kg/hm2,平均增产率达8.57%。该研究结果创新了南方双季稻区新的机械化栽插方式,有利于农机农艺的有效融合。  相似文献   
2.
机插稻大田耕整质量与稻草还田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田试验结果表明:在确保规范化、标准化育秧的前提下,机插早稻大田田面平整度应小于3.0 cm,才能较好地保证机插质量;二晚机插大田稻草还田量应控制在80%以内,并结合施入适量氮素,加速稻草分解。  相似文献   
3.
4.
吴罗发  董献华  张文毅  陈立才  舒时富 《南方农机》2021,(6):I0001-I0001,1-3
针对南方丘陵区水田机械化收获效率低、损失率大等问题,改进设计了一种适宜南方水田水稻收获的4LZ-4.0型履带式联合收割机,阐述了该机工作原理,对割幅、行走系统、脱粒滚筒、清选筛和操纵机构等关键部件进行了设计,并开展了田间性能试验。结果表明:新设计的机子承载能力强,可靠性高,通过性好,转弯半径小;其生产率、含杂率、破碎率、损失率等作业性能完全符合设计要求,与同类机型相比较,生产率提高了22.9%,含杂率降低了38.8%,破碎率降低了50%,损失率降低了46.7%。  相似文献   
5.
贺捷  舒时富  廖禺  李艳大  陈立才  叶春  潘松 《安徽农业科学》2014,(28):9995-9997,10006
概述了以江西为典型南方丘陵山区地理地貌特征的水稻生产机械化发展状况,分析了耕、种、管、收4个主要环节上水稻生产机械化作业存在的问题,对制约南方丘陵山区水稻生产机械化发展的农村劳动力、农田基础建设、农机装备技术、政策引导等因素进行探讨,提出了促进南方丘陵山区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大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6.
不同灌溉方式对精量穴直播超级稻生产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8,他引:6  
为了探明精量穴直播超级稻湿润灌溉的需水量和不同灌水量对超级稻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以指导精量穴直播超级稻节水灌溉,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不同灌溉方式对精量穴直播和常规移栽水稻培杂泰丰(超级杂交稻)和玉香油占(超级常规稻)2个超级稻品种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精量穴直播湿润灌溉处理的灌水量相对于精量穴直播常规灌溉少23.51%,相对于移栽常规灌溉少30.46%,精量穴直播湿润灌溉处理和精量穴直播常规灌溉处理的产量没有明显差异,而这2个处理的理论产量分别比移栽常规灌溉处理高7.75%和9.62%,实际产量分别高9.18%和8.09%;精量穴直播湿润灌溉处理的干物质量和叶面积指数显著高于其他2个处理。说明湿润灌溉有利于精量穴直播超级稻高产的形成。  相似文献   
7.
8.
江西土壤特性和高度集约利用给机械化保护性耕作带来了更大的复杂性和难度。采用履带自走式旋耕机、轮式拖拉机带旋耕机和手扶拖拉机带旋耕机3种方式对水田进行耕作试验,结果表明,履带自走式旋耕机与轮拖和手扶相比较,效率高,行走灵活、不易陷泥,比轮拖省时30~75 min/hm2,比手拖省时10~12.5h/hm2;耕后地表平整,泥脚变化程度低,适宜机插;早稻较轮拖增产1.0%,较手扶增产2.3%,晚稻较轮拖增产0.5%~1.0%,较手扶增产0.5%~2.3%。选用履带旋耕机耕作,可以减轻机械对水田的破坏作用;增加水稻产量,达到保护性耕作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丘陵山地中稻5个品种机械化种植条件下的秧苗素质、茎蘖动态、产量与品种性状进行研究,筛选适宜丘陵山地中稻机械化种植的品种.结果表明,在丘陵山地中稻区应选择具有分蘖力强、结实率高和生育期适中的中稻品种.  相似文献   
10.
旨在阐明双季稻分蘖数与冠层反射高光谱间的定量关系,构建基于高光谱的双季稻分蘖数监测模型。基于不同早、晚稻品种和施氮水平的田间试验,于关键生育期(分蘖期、拔节期和孕穗期)测定早、晚稻分蘖数,同步使用FieldSpec HandHeld 2型高光谱仪采集早、晚稻冠层反射高光谱数据,分别利用光谱指数法和连续小波变换构建新型光谱指数和敏感小波特征对双季稻分蘖数进行监测,建立双季稻分蘖数光谱监测模型,并用独立试验数据进行检验。结果表明,新型光谱指数和敏感小波特征对双季稻分蘖数的监测效果优于其他类型光谱参数(植被指数和“三边”参数),其中位于红边区域的小波特征db7(s9,w735)监测早稻分蘖数时表现最优,监测模型R2为0.754,模型检验相对均方根误差RRMSE为0.128;位于红边区域的小波特征mexh(s6,w714)监测晚稻分蘖数时表现最优,监测模型R2为0.837,模型检验RRMSE为0.112。研究结果可为双季稻分蘖数快速无损监测和群体质量精确调控提供理论基础与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